英語課程作為考高的必考科目,在高中的教學科目中是比較難掌握的,為高中生的學習無疑也增加了一些壓力。在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和創新,案例教學法越來越受到廣大英語教師的重視,他們紛紛將其應用到英語教學課堂中。這一舉措對于高中英語的學習和理解提供了有效的幫助,然而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一些細節化的問題仍然存在,這樣一來就達不到英語教學的最大效果。對此,本文主要通過對高中英語的案例教學法的實踐應用中出現的難點進行分析,并通過探究其原因提出促進案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發揮高效作用的優化策略。
近些年來,從整體方面看案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得比較廣泛,對高中生英語學習也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然而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還存在著較多的阻礙因素,主要表現在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形式化,部分仍保留著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應用形式強制化以及應用方式的錯誤性等幾個方面。從其實踐的英語教學課程中,如何更有效地提升高中英語教學水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學生自我準備,開展小組討論
在開展新的英語課程時,很多高中英語教師都是先學習英語詞匯,用簡短的時間來認詞和讀詞后,就開始進行文章的內容的具體學習。過多地局限于課本的內容,減少了學生動腦思考的空間。對此,課下教師對每一節英語課程內容可以提前向學生展示,高中生的學習任務較重,提前做好英語學習的計劃,讓學生可以做好充分地準備。另外,在學生的準備下,課上時可以進行適當的課前溫故預習。先通過小組討論,營造積極的英語教學課堂氛圍,讓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其中。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先解決一部分問題,最后通過教師的指導和總結,分析課堂學習的情況,進而達到案例教學的最佳效果。例如,在第三冊第十課的pre-read拓展學習中,本節要求對環保的認識,可以讓學生針對“What things can harm the environment ?”和“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improve our environment ?”做好課前的功課。在課堂中,開展小組討論,通過英語對話的形式開展溝通,類似A: We can ask the leader of the city to develop the public traffic. Such as adding more buses ,building underground. …
B: We have thought out many methods to improve our environment .I will try my best to tell our government that something must be done to make our city more beautiful. Have you ever made any pollution?
C: Yes . I sometimes spit in public places.
通過激烈的討論學生可以從互動的熱情中更好地學習英語。或者采用師生對話的方式,在學生遇到不會的英語詞匯時,可以讓學生說漢語,教師跟隨加強英語的練習和記憶,通過練習考慮污染源有哪些種類,發揮學生的記憶搜索和聯系,從而在學習的過程中促進環保意識的形成。整個教學過程不會單純地在課本的知識上開展,而是通過實際的現實環境開展案例教學法,讓學生理解起來更加容易。
二、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英語學習的積極性
現階段,英語教學還是以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主,大體上還是以教師講課教學為主要形式,并且這種形式往往都是單向的,缺乏課堂的趣味性和互動性。老師應該通過案例教學法來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增加一些情景對話的教學模式,來增加與學生的互動。但設計的情景以及提出的問題都不宜太過簡單,要留給學生較多的思考空間,使學生置身于教師所設計的情景當中,以此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 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制訂相應的教學方法
在語法教學中,很多時候教師只是簡單地說一些基本的句式,如何不斷地重復訓練,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的。在一個班內,每個人的英語學習情況都不太相同,因此要因材施教。在案例教學法中所用到的案例一定要貼合現階段的學習要求,并且要適當考慮底子相對較差的學生的理解和接收能力。在日常的教學環節可以對他們進行更多的指導,進而提升整個班級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這也是使用案例教學法的目的。
四、結語
案例教學法應用以來,給眾多的學科教學都帶來了幫助,在培養學生學習和成長的路上發揮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然而案例教學法的應用要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進行,采用合理的方式。不能盲目地模仿學習,要在借鑒的基礎上懂得自我創新發展。就本文研究的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法的應用來講,本著高中生自身學習壓力的影響,那就需要通過營造的英語課堂,讓學生得到適當的放松,激發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樂趣,從而促進學生自覺尋找英語學習中的難點和重點,更容易幫助其學習和掌握知識點,同時還能幫助教師更清晰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給予適當的方法和技巧指導。
【作者簡介】徐麗明,四川省成都市通錦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