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城市建設發展的不斷成熟,房企在城市發展的局限性也愈發明顯。對于房企而言,鄉村振興戰略可以說是開拓了一片新的發展領域,順應了房企突破瓶頸、提高自身多元競爭力的需求。廣闊的鄉村,成為了房企們布局新賽道的新方向。目前,房企參與鄉村振興主要有四大途徑:政企合作推進產業扶貧、投資發展農業現代化建設、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和田園綜合體運營。
關鍵詞:鄉村振興;多元化;產業扶貧
中圖分類號:F2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1-9138-(2020)12-0058-61 收稿日期:2020-11-30
1 鄉村振興,因“企”而異
隨著城市建設發展的不斷成熟,房企在城市發展的局限性也愈發明顯。對于房企而言,鄉村振興戰略可以說是開拓了一片新的發展領域,順應了房企突破瓶頸、提高自身多元競爭力的需求。廣闊的鄉村,成為了房企布局新賽道的新方向。
目前,房企參與鄉村振興主要有四大途徑:政企合作推進產業扶貧、投資發展農業現代化建設、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和田園綜合體運營。
由于參與鄉村振興的切入角度不同,房企具體的運作模式和未來的發展空間也各有不同。目前投身鄉村振興的房企中以規模房企居多,如恒大、碧桂園以產業扶貧和農業現代化建設相結合、輔以教育扶貧,旨在保證鄉村扶貧脫貧的長效與穩定。而其他規模房企,如萬科、祥生參與鄉村振興的模式則主要以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居多,以農業產業、文化旅游等獲取收益,保證項目運營。
產業扶貧、發展農業現代化建設需要高投入和長期實地運營,對房企而言,風險較高、投入資金較大、周期更長,需要通過構建全產業鏈的運營才能實現農產品的銷售及盈利,并不能快速變現、獲取高利潤,目前主要以TOP3房企參與的格局為主。
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和田園綜合體運營,則有著更加廣闊的參與發展空間。其中,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以鄉村保護性改造為基礎,融入生態農業、文化、旅游等多重產業,運營模式可持續、對于房企而言可復制性較強,未來將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田園綜合體也被視為鄉村發展新型產業的亮點舉措。從實際運營的角度而言,田園綜合體可以理解為以鄉村及農業生產為特色的特色小鎮項目,更傾向于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房企的一種多元發展模式,也是房企目前投身鄉村振興最主流的模式。
田園綜合體注重打造多產業、多板塊、多功能的復合業態,同時結合當地特色,在傳承保留當地文化的基礎上,利用當地資源打造集農業、科技、文旅、地產等多業態于一體的區域化社群。在產業鏈延伸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其融合滲透效應。
2 碧桂園:走農業與科技深度融合的道路
2010年開始,碧桂園啟動“綠色產業扶貧”,在廣東清遠的英德西牛鎮樹山村,以苗木種植為支柱發展綠色產業。并將樹山村的優勢產業與自身業務結合,苗木直供碧桂園項目的園林。除了產業扶貧之外,隨著鄉村振興上升為國家戰略,碧桂園開始布局農業現代化。2018年6月,碧桂園宣布成立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正式進軍現代農業,同時積極拓展農業全產業鏈。通過其現代農業、扶貧自有品牌“碧鄉”和碧桂園社區生活服務零售品牌“鳳凰優選”,實現從生產到銷售的全產業鏈一體化。
碧桂園的農業戰略,應該說是一條農業+科技的道路,未來,碧桂園還將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農業,加快布局農產品育種、生產、加工、物流、銷售于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
創始人楊國強對碧桂園的農業戰略作過一番構想: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由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將平原上的農村人口集中到一兩萬人的綠色生態小鎮,有教育、就業、醫療、商業、文化和交通設施,在小鎮邊,建農產品深加工的工廠和其他一些沒有污染的工廠,解決就業問題。這樣通過農業機械化提高生產力解放出來的勞動力,也可以就近在小鎮就業,從根本上實現農村人口的就地城鎮化,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
3 恒大:以產業為核心,切入高科技農業
投身鄉村振興的房企,碧桂園并不是第一家。早在2014年,隨著恒大有機大豆油等在內的首批糧油產品上市,恒大正式進軍現代農業、乳業和畜牧業,并宣布在該領域的投資將超過 1000 億元,隨后又成立恒大乳業集團、恒大畜牧集團和恒大糧油集團。
2018年4月,恒大與中國科學院在北京簽署合作協議,布局高科技產業是恒大打造百年老店的重大戰略決策,其計劃在生命科學、航空航天、現代科技農業等重點領域創建引領前沿科技的三大基地:科學技術研究基地、科研孵化基地、科研成果產業化基地。
同一時間,恒大旗下的高科農業集團作為恒大宣布進入高科技產業之后首個面世的板塊正式揭牌。恒大高科農業集團將運用全球頂級的高新農業技術、高端農業裝備和現代管理經驗,采用國際最先進的全智能精準環境控制技術,大數據、物聯網和智能機械自動化等,全季節、全天候生產,全過程集約化、標準化、智能化,全方位打造綠色優質、高產高效的高科技農業。
4 萬科:定位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
郁亮曾表示,萬科今天不能僅僅關心城市,也需要關心鄉村,這里不僅包括城中村,也包括鄉村,萬科不是要去鄉村蓋房子,是要建設美好生活的場景、鄉村振興的場景。
今年2020年3月,萬科正式成立食品事業部,在業務開展初期,主要布局生豬養殖、蔬菜種植、企業餐飲三大領域。5月初,萬科又在招聘小程序招聘包括豬場拓展經理、聚落化豬場總經理、養豬場預結算專業經理、豬場開發報建專員、豬場獸醫在內的5個社招崗位。
實際上,早在2018年,萬科就將集團戰略升級為“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也是這一年,萬科在農業領域的拓展不斷走向縱深,例如建設種養循環產業園項目,這也是農業新業態中比較超前的模式。其目標是打造飼草種植、種豬繁育、商品豬育肥和屠宰、食品加工和冷鏈物流為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
在探索如何整合鄉村資源,投身鄉村振興中,東羅村是萬科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戰略中重要的一環。東羅村是江蘇省首批 45 個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村之一。2017年,萬科與興化市政府及村集體三方,采用“政府+社會資本+村集體”的合作模式,從鄉村營建、文化傳承、鄉村旅游、農業運營四個方面進行運營。
一方面,萬科以“微介入、輕建設”的針灸式改造思路,參與東羅村鄉村振興建設,挖掘蘇中水鄉風貌,建成或改造村民服務中心、東羅大禮堂、“東羅秋實”展覽館、村民食堂、特色老街、農耕體驗園等項目,通過整體策劃,建設獨具蘇中風貌的特色田園鄉村。另一方面,為助推東羅村特色農業產業振興,萬科構筑了從田頭到餐桌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并側重于農產品品牌與營銷渠道建設。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推行綠色生產方式。目前已形成“壹禾壹斗”興化大米、“青田萃”大麥箬葉青汁、“珍膏興”紅膏大閘蟹等系列品牌和產品。
5 祥生:打造鄉村振興型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特色小鎮的發展不僅能充分發揮對鄉村建設的輻射帶動作用,還有利于加快高端要素集聚、產業轉型升級和歷史文化傳承,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城鄉統籌發展。
特色小鎮的核心要素是必須要有特色產業支撐。如何因地制宜找到特色產業?怎么把特色產業做出來?城里需要什么?村里有什么?每個村有每個村的特點,產業模式復制其實并不容易。
是否具有地域特色?是否具有市場基礎?是否具有獨特產品?是否具有經濟效益?是否具有創新潛力?這是房企在因地制宜進行小鎮建設時需要考量的五個方面。
不同于其他傳統意義上的特色小鎮,祥生小鎮不是對區域的簡單開發,而是因地制宜的發展特色農業和鄉村旅游,打造當地特色獨有的IP文化。
以春風十里小鎮為例,當地出產的農產品通過祥生整合的各大平臺資源,不斷銷往各地;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西路亂彈在祥生與當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不斷沉淀和傳承,被越來越多的游客所熟知,成為了十里坪當地顯著的IP文化。預計項目全部建設完成后,錦繡楓橋可帶動當地農村就業崗位1萬個,年創造稅收可超過20億元。從目前已開園的春風十里小鎮來看,其在試運營階段就創造了春節期間7天吸引15萬游客的良好效益,不僅為村民和大學生創造了就業機會,還帶動了當地的創新創業。
春風十里小鎮不僅僅是一個休閑度假小鎮,而是祥生小鎮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從祥生對諸暨鄉村振興示范區“以點帶面,三鎮一區”的全局戰略來看,春風十里小鎮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它承載著休閑度假的功能,而在于通過鄉村旅游以點帶面,政企全面合作引導村莊產業布局,從而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由于地產開發天花板的約束,對于當前房企而言,開辟多產業、發展新賽道已成為家家“標配”。另一方面,社會需求、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也促使大家緊追趨勢,為未來業務增量尋找空間,“美好生活”已成為房企競相追捧的新風向。因此,未來如何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持續探索新的參與方式與經營模式或將是房企的一大重要任務。
作者簡介:唐高文欣,易居沃頓案例研究與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