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燕
(河北省遷安市閆家店鄉閆家店中心完全小學 河北 遷安 064400)
數學教學回歸本真不是一個人的思想認知,是數學課程動態發展的歷史所向。完成本真教學是我們數學執教者的責任,更是我們完成好數學改革的使命。本真就是教材之本、學生之本、教法之本的研究,我們從事各種研討活動都不能離開這些本的意義。數學教師必須要堅守本這一觀念,一切設計從本出發,目的是鼓勵小學生會理性思考。教師通過變化教學行為方式,使數學課程目標所倡導的自主發現問題、合作探究設計、分享式學習深入學生的心里,增強數學認知效率。目前,在實際教學中有的同仁對本真的認識不徹底,片面的認為本真就是讓學生活動起來,一切活動都是順其自然,感覺是讓小學生真的實現自由發展,結果導致本真教育過程形式化。
很多小學生把學習數學當成一種任務,并沒有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數學。學習數學應該是一種對數、圖、理等的體驗和成長,而不是獲得知識的那種壓力和困惑。教師應努力設計科學本真的數學授課模式,講解數學思維,演繹數學推理,展現數學趣味,理解數學價值,通過這些認知讓小學生認識到數學的本質。本真課堂的主體依然是學生,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去設計相關話題或任務,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鍛煉數學創造力。比如講內容為《100以內數的認識》一節時,通過交流與探究,小學生準確感知了100以內各數的具體意義,數學教師要采用多種手段,讓小學生在活動中學到知識,為培養學生對數的認知有一定的啟蒙。數與生活的聯系是緊密的,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卡通視頻的形式向小學生展示生活中的數,讓學生實實在在體驗身邊的數學。然后,教師讓學生利用想象的方式,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體或者事情可以用100以內的數去表示。有的學生說家里喝的果汁一箱有24瓶,有的小學生說爸爸的年齡是32歲,還有的小學生說中國有56個民族。接下來數學教師要指導小學生學會100以內數的對比,兩位數大于一位數,如果都是兩位數,要先看最高位,如果最高位也相同,就比下一位。之后由師生一道來歸納出所學的重點內容,可以由學生繪制思維導圖來加強記憶,培養其數感,發展其數學素養。
有效引入生活元素,可以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更切近現實,借助生活實例幫助學生對數學本真知識的感知,進而做到接受知識更快速。還能夠使小學生養成仔細觀察及分析處理的能力,生活中哪些地方是平行線,哪些物品是軸對稱圖形等等。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就某一個專題話題進行數學思維拓展,比如講內容為《公交車上的數學》專題時,教學中發現,小學生對于公交車的發車信息、始發站同時發車、估算賣票收入等問題還存在不理解的情況。針對這種現象,數學建議學生去實際搭乘公交車,通過觀察、咨詢、研討和總結,最終得出相關知識。如市區2路公交車間隔7分鐘發一班車,始發車是早晨6點,請小學生在等車的過程中想一想早晨6點到7點公交車的發車時刻表是什么,這樣以后在坐公交車的時候也會有經驗。再如車票收入問題,小學生可以從2路公交車的始發站上車,從終點站下車,在車上記錄一下上車人數,然后按照每人投幣一元計算,就能算出這個公交車大概的收入,再乘以一天2路公交車一共發車的班次,就能估算出一整天的收入。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回歸本真是數學課程改革的召喚,同時也是大教育發展的強烈要求。回歸本真對小學生的學習意義重大,我們要認真定位本真教學模式、探究的度。數學教學要回歸教育本真,離不開與日常生活的聯系,要巧設實踐活動,要盡最大可能發揮出小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使小學生對數學規律、運算等技能技巧有個全盤的掌握,形成規范、科學、可持續優化的數學學習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