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宏
摘要:財務管理工作是高校運營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高校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合理開展教育活動的前提和基礎。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民間資本參與辦學,高校的經營特質也隨之突出。為了保障高校工作穩定開展,并且更好地應對市場競爭環境,高校要進一步強化財務管理工作,充分發揮內部控制作用,降低高校運營風險。本文以高校財務管理為探討核心,研究在內部控制視角下優化高校財務管理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內部控制;高校;財務管理
一、高校財務管理應當遵循的基本點
(一)實用性與客觀性原則
財務預算管理是高校進行財務管理的有效手段,在實際的財務預算編制中,高校要結合自身運營實際和教育工作的開展情況,合理客觀地編制財務預算,嚴格把控財務預算的執行過程,避免資金超支情況的出現[1]。
(二)強化各項經費支出
經費支出是高校財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除科研經費外,高校還需加強對各項教學費用、人員管理費用、基礎設施費用等方面的管理和控制,對各項支出的核算流程進行統一管理,避免資金浪費現象。
(三)有效管理內部資產
內部資產管理一般分為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高校要加強資產管理力度,必須要建立完善的資產管理體系,對內部固定資產進行定期盤查,加強采購工作的高效透明,同時,注重對高校文化、品牌等無形資產的管理,避免資產流失給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產生的影響。
二、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工作制度和流程不完善
很多獨立高校將工作重點都放在教育和招生方面,缺乏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一方面,高校財務管理缺乏具有約束力的規章制度,導致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無章可循;另一方面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體系和機制不夠健全,工作開展流程存在主觀隨意性,很多財務人員自身能力欠缺,對財務管理工作沒有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
(二)財務管理人員專業水平不足
財務管理人員是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主體,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高校整體的財務管理水平。外部籌集資金、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這些都是高校內部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很多高校的財務管理人員并沒有形成對內部資產的管理意識,造成高校資產流失情況嚴重,賬實不符現象仍然存在。此外,高校財會人員缺乏相應的內部控制意識,對財務管理工作中潛在的風險認識不足,也沒有從信息溝通、財務監控等方面優化財務管理流程,以上這些情況都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帶來了負面影響[3]。
(三)內部控制環境不完善
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是高校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優化管理流程和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目前,高校在財務管理工作的內部控制環境建設方面投入不足,對經濟活動、業務活動的決策、執行和監督等環節沒有明確的實施流程,也沒有分離不相容崗位,導致“以人設崗”的現象屢見不鮮;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把財務管理監控重點主要放在教育收入上,對學校其他收入監管乏力,“小金庫”現象時有發生。此外,高校對于一些重大事項資金支出的決策缺乏科學論證和決策機制,權力過于集中難免出現違法亂紀行為,影響了內部控制環境建設工作,也不利于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獨立性。
(四)財務風險掌控力度不足
首先,隨著高校教育事業地不斷推進,市場競爭體系也逐漸走入院校。很多高校為增加收入來源盲目擴招學生,申請貸款用以擴建學校規模,隨之而來的巨大負債壓力和教育經費緊缺增加了高校財務風險;其次,高校內部缺乏相應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沒有建立有效的財務風險與防范體系,加之內部資金配置的不科學,造成高校內資金周轉困難;最后,高校會計體制的不完善使得對教育費用支出、資金流向表、基建貸款項目等內容缺乏全面的預算與控制,對風險掌控力度的不足,導致會計核算工作沒有真實反映出高校內實際的財務狀況。
三、高校優化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
為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高校需建立相應的制度保障,在切實了解外部市場背景和內部管理的基礎上,對財務管理工作形成統一和規范化的管理體系;同時,高校也要積極建構內部控制制度,將內部控制體系延伸到高校的教育業務和財務工作中,加強對教育投資和日常開支的有效管理與控制,提高財務管理的實施效果;同時,高校還要進一步建立監督體系,尤其要加強對財務管理工作的監督,對財務數據和報表形成二次審計,避免因個人失誤給高校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二)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素質
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可以直接影響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和內部控制的實施效果。因此,高校必須重視對財會人員的培養,要求財會人員不斷更新自身的思想觀念,將內部控制理念與財務管理實踐相結合,落實內部控制管理的標準和要求。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高校要重視培養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思想意識,促進財會人員不斷學習和接受新知識,重塑自身的知識框架,具備愛崗敬業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法制觀念,避免違法亂紀行為的發生;另一方面,高校要提高財會人員業務技能,定期對財會人員展開培訓教育,要求財務部門與高校內部其他部門建立緊密的聯系,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全面提升高校財務管理水平。
(三)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基于內部控制視角,有效的內控環境可為財務管理工作提供保障。為優化高校內外部運營管理環境,首先,充分了解內部控制相關的政策規范,基于內部控制管理理念,綜合高校實際的經營情況,建立科學的內部控制體系;其次,構建合理的組織框架,針對管理層要建立有效的決策機制和制約機制,要求管理層的任何一項決策都需要基層人員的參與,以提升管理決策的可行性;同時,形成各個組織機構之間的監督關系,建立依職定崗、分崗定權、權責明確的管理機制;最后,合理建構高校財務部門應當從打破各部門之間的界限入手,加強部門之間的緊密聯系,縮短信息交流和傳遞時間,形成以財務管理工作為核心的組織框架,依據內部財務狀況合理安排業務實施,實現權力與責任的有機結合。
(四)合理把控財務風險
針對高校因大規模舉債、盲目擴張引發的財務風險,高校要盡快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通過設立風險指標加強財務分析工作,確定負債預警臨界點,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劃分風險預警強弱度,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依據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設計原則,指標設置應當包括償債能力指標、運營績效能力指標、收益能力指標和發展能力指標。在完善各項風險預警指標后,高校還要重視評價指標所反映出的問題,重點監控財務管理的薄弱環節。此外,高校還要建立嚴格的財務審批制度,對一些大額流動的資金建立集體審批決策機制,加強對資金流動信息的動態監督,同時,高校也可以建立財務核算中心,實行賬單“雙簽”制和銀行定期對賬制,加強對資金的集中管理,全面把控財務風險。
(五)突出財務內控的關鍵點
首先,高校要做好預算業務控制工作,要求內部各部門都要積極參與到預算編制工作中,嚴格執行預算編制流程與預算審批流程,合理編制財務預算,并定期對財務預算進行分析和反饋,以保證財務預算管理的可操作性;其次,高校要有效控制收支業務,加強對各類財務數據發票和憑證的管理,嚴厲打擊賬外賬問題,依照教育收費標準對收入進行監督控制;同時,高校也要做好預算支出審批工作,嚴格辦理支出控制業務;最后,加強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管理,定期對內部固定資產進行賬目盤點和登記,并做好固定資產的維修與養護工作,延長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將更多的資源和資金投放到教育事業中,這樣才能提高高校的社會聲譽,以實現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的雙向管理。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內部控制視角下,高校進行財務管理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切實結合內、外部運營環境,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從風險管控和人員素質方面為財務內部控制管理奠定良好的實施環境,逐步提升高校的財務管理質量,促進高校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朱莎. 內部控制視角下高校財務管理的優化策略[J]. 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 2017(14):286-287.
[2]崔玉良. 內部控制視角下的高校財務管理優化研究[J]. 北方經貿, 2017(7):66-67.
[3]胡靜. 內部控制視角下的高校財務管理優化措施探討[J]. 時代金融(下旬), 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