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靈靈 周強
【摘要】目的 探究優質護理服務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ㄒ韵潞喎Q冠心?。┕诿}介入治療的作用。方法 選取我院2018年收治的98例冠心病冠脈介入治療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使用常規護理服務和優質護理服務,分析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狀況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冠心病冠脈介入治療中使用優質護理服務,可以有效的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者的身體康復,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優質護理;冠心病冠脈介入治療;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02
前言: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是老年人群常見的疾病之一,此病癥具有發病較快、病情嚴重等特點,對老年人群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且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壓力的增大,此病癥的發病人群也不斷擴展,中青年人群患病的數量也迅猛增長。因此,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到目前為止,我國臨床上治療冠心病主要還是使用介入治療,介入治療有著對患者造成創傷小、恢復快等多種優點。但介入治療的效果卻易受到治療時外界諸多因素和患者本身因素的影響,造成治療效果不佳、并發癥狀況多發等。故此,良好的護理干預在冠脈介入治療中顯得尤為必要。選取了2018年來我院接受冠脈介入治療的9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優質護理在冠脈介入治療中的作用[1],具體研究過程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收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且均接受冠脈介入治療。
對照組49例,其中男29例,年齡51~70歲,平均年齡(60.5±0.6)歲,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2±0.3)年;女20例,年齡46~65歲,平均年齡(56.1±0.2)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3.5±0.2)年。
觀察組49例,其中男28例,年齡51~71歲,平均年齡(60.7±0.5)歲,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3±0.2)年;女21例,年齡47~66歲,平均年齡(56.3±0.1)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3.6±0.1)年。
兩組患者在男女比例、年齡、病程方面對比無較大差異(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服務,具體為監測患者的各項身體數據,配合醫師進行治療,并進行常規護理等。
觀察組采取優質護理服務,具體服務措施如下[2]:
①入院指導:指導患者前往各項檢測室,并幫助患者完成各項身體數據檢測;為患者講解醫院和各項檢測以及負責醫師的基本情況,初步建立護患之間的聯系。
②心理護理:經過長時間的疾病折磨,即將面對治療,患者心理難免會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嚴重者還會出現一定的應激反應。護理人員積極和患者進行交流溝通,解答患者心中的疑惑,詳細講解治療的具體流程,著重運用各種宣教手冊、視頻等做好充分的宣教,消除患者心中的不良情緒。
③清潔護理:同時前往病房協助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身體清潔,著重清潔患者呼吸道和口腔以及術區。
④介入治療術中護理:交接患者,妥善安置患者至診斷床,同時向患者講解術中注意事項,消除恐懼心理,減輕心理負擔;術中要保持靜脈輸液、輸注造影劑等各種管道的通暢,遵醫囑正確給藥;嚴密監測患者的血壓、心律、心率、動脈壓波形的變化,異常情況及時提醒術者并遵醫囑做相應處理;嚴密關注患者術中主訴、神志、呼吸道管理等,適時詢問患者需求并給予處置;全程準確遞送所需各種耗材,配合完成手術并做好相關記錄。全程關注患者舒適度,注意保暖。
⑤介入治療術后護理及并發癥的觀察:患者介入術后,護送患者安返病房,護理人員應主動詢問有無不適主訴,并做相應處理;進行術后注意事項宣教,術肢局部護理,并發癥的觀察處置。保持病房內溫度、濕度適宜;配合患者家屬再次對患者口腔、呼吸道等進行清潔,避免出現口腔感染或呼吸道感染,且在患者進食后再次清潔;多幫助患者進行臥床體位變動,避免出現壓瘡。
⑥飲食護理:叮囑患者家屬為患者準備利于冠心病康復的食物,或者幫助患者按照醫囑準備流食或半流食。
⑦出院健康指導:遵醫囑用藥,定期門診復查,不適隨診,發放健康知識手冊,叮囑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進行運動鍛煉,戒煙戒酒等。
1.3 評判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由我院發放的滿意度調查問卷為準,納入: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項標準,此問卷發放98份,收回96份,問卷結果有效。
1.4 統計學處理
本文數據均采用SPSS 22.0系統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率(%)表示、計量資料使(x±s)表示,卡方檢驗比較、t檢驗比較,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2。
3 討 論
冠心病是臨床常見的疾病之一,多發于老年人群,此疾病具有發病較急、病情兇險的特點,因此有著較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壓力的增大,冠心病的發病人群也是迅速擴展,中青年人群中冠心病患者也逐年增加,成為中青年人群生命健康的重大威脅之一。
據統計,我國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數約2.9億人,其中高血壓患者約2.7億,腦卒中患者約1300萬,冠心病患者約1100萬,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約500萬,心力衰竭患者約450萬等。且自從2014年開始,我國疾病死亡率中,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連續數年占據榜首,龐大的患病人群基數下,心血管疾病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到目前為止,我國治療冠心病病主要還是使用介入治療,此治療方法具有對患者造成的創口小、恢復快等多種優點,且對冠心病病擁有著良好的預后效果,但此治療方法是通過侵入人體來進行的,因此臨床上治療后患者發生的并發癥也不在少數。近年來,隨著介入治療被大力的推廣和應用,其臨床上產生的各種問題也得到了醫學的關注,諸多學者都在積極探索一種可以優化介入治療、減少介入治療產生的臨床問題的方法,優質護理服務便是其中之一。
優質護理服務是指護理人員將常規護理服務細致化、人性化、全面化的更高效的優化護理措施。通過優質護理服務,護理人員可以增強和患者之間的交流,在提高護理人員積極性的同時,也可以增強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認可和配合,促進護理工作更好的進行[3]。
本文中,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表明,優質護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心血管介入治療的護理效果,促進患者的身體康復,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4]。
綜上所述,在冠心病介入治療中,使用優質服務可以有效的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者的身體康復,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構建和諧的呼喚關系,值得被大力的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何秀麗.優質護理在冠狀動脈介入術中的應用[J].2016,29(21):117-118.
[2] 梁麗霞.優質護理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2015,25(14):96-97.
[3] 段 甜.冠心病護理中應用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22):34.
[4] 程同賢.對進行介入治療的冠心病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20):17-19.
本文編輯: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