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量利分析是一種利用數學模型,將企業經營活動中相關的一系列變量(如固定及變動成本、生產產品數量、單價、銷售額、銷量及利潤額等)進行管理建模,并通過計算分析管理模型,從而能為企業的戰略管理目標、經營管理方案、管理決策確定等提供重要的依據。然而,在實際管理工作中,受部分管理人員對本量利分析重要性認識不足、對本量利分析技術掌握不足等因素的影響,導致企業在應用本量利分析法開展經營管理活動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對此,就需要企業管理人員不斷加強本量利分析相關知識和技能學習,并積極探索本量利分析法在企業管理中應用策略,才能提高企業管理質量。本文主要簡述了本量利分析概念、基本計算模型及主要內容,本量利分析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意義,并分析了本量利分析在企業管理中應用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幾點提高本量利分析在企業管理中應用質量的對策,以期能為后續企業本量利分析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本量利分析;企業管理;對策
本量利分析是一種運用數學模型和圖示的方法,以變動成本為基礎,基于動態環境分析和以邊際利潤為核心,對企業成本、業務量、利潤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分析,從而能幫助企業制定出合理的經營管理方案的定量分析方法。利用該種管理分析方法,可幫助企業根據成本、業務量、利潤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合理調整產品結構,經營管理方案等,從而能確保企業的經營發展管理決策合理,并實現企業發展目標利潤最大化。本文主要探究了本量利分析在企業管理中應用的相關問題。
一、本量利分析概念、基本計算模型及主要內容
本量利分析也被稱為盈虧平衡分析、成本-產銷量-利潤分析,是一種以成本形態分析為基礎,根據企業經營活動中相關的一系列變量(如固定及變動成本、生產產品數量、單價、銷售額、銷量及利潤額等)之間的內在聯系,對企業利潤額和銷售量保本點進行計算的定量分析方法。從這個概念可以看出,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內容是研究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恰好處于保本狀態時本、量、利關系。由于本量利分析的基礎是變動成本法和成本性態分析,因此,它的計算公式也是變動成本法下計算利潤的公式,即利潤=銷售量-(變動成本+固定成本)×銷售價格=銷售收入-總成本=(銷售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固定成本,該公式能將企業成本、價格、業務量和利潤各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反映出來。在本量利分析過程中,除了要掌握基本計算模型,同時還需對本量利分析模型的主要分析內容進行明確,主要包含以下幾項內容:(1)盈虧平衡分析,即對盈虧平衡狀態下的企業產量進行計算,以確定盈虧平衡點,使企業的銷售額與成本開支盡量處于相等狀態或超過成本開支,才能實現企業的發展。(2)目標利潤分析,通過分析目標利潤,可明確目標利潤所對應的產品銷量和銷售收入等。(3)安全邊際分析,指的是在盈虧臨界點的基礎上分析企業產品銷量,以確定產品銷售部安全邊界數,若安全邊際數值越高,則企業經營虧損等風險越低。(4)敏感性分析,主要是對企業經濟效益影響較大的不確定性因素、技術方案及關鍵分析指標等各類不確定性因素進行分析,找到影響企業發展的因素,從而幫助企業根據相關因素制定出相應的改進對管理對策,進而有助于提升企業管理質量。
二、本量利分析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意義
由于本量利分析是一種基于成本狀態分析的可變成本分析法,通過利用數學模型將企業經營活動中相關的一系列變量(如成本、銷售、利潤及價格等)進行建模,通過計算和分析模型,能幫助企業管理人員明確成本、業務量及利潤之間的關系,根據三者之間的關聯,不僅能幫助企業了解自身的銷售情況和盈利能力,市場同行業的發展狀況,從而能根據這些內容制定出合理的銷售、經營方案,同時還能促進其作出正確的發展預測和管理決策,從而能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推動企業獲得良好發展。
三、本量利分析在企業管理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1.未合理劃分成本屬性
本量利分析的基礎是成本形態分析,而企業的成本形態有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種形式,需要管理人員在使用本量利分析過程中根據相關劃分規則,對成本屬性進行合理劃分,才能對所劃分成本類別的具體數值進行準確計算,否則不僅會影響計算結果的準確性,同時也會導致本量利分析結果錯誤和難以發揮其在企業管理中的指導意義,然而,在實際應用本量利分析過程中,有不少企業財務并未對成本屬性進行嚴格與明確的劃分,從而難以明確本量利分析中的成本屬于固定成本或變動成本。
2.未考慮時間相關的經濟指標與時間動態變化的關系
企業應用本量利分析法進行管理分析過程中,常會將企業的經營過程劃分為幾個相對獨立的時間段,以監測和分析各個時間段的經營發展情況,并通過分析和對比各個階段的經營成果,得出整個過程的經濟指標,這種管理理念雖能實現企業生產和經營管理活動的動態監測,但是,其卻忽視了在市場經濟背景下,企業經營發展中的各項成本參數、產品結構等均會隨時間變化而發生一定的改變,從而會導致本量利分析結果與企業實際經營發展結果出現一定的偏差。
3.本量利分析相關分析數據的選擇和計算無法滿足實際需求
確定企業經營的盈虧臨界點,不僅能明確企業相關成本數據和產品經濟數據之間的關系,從而有助于管理人員將企業目前的運營經濟狀況計算出來,同時還能促進其合理評價企業目前的經濟措施,從而能為企業經營管理和發展提供可靠的依據,因此,確定企業經營的盈虧臨界點是企業采用本量利分析法進行經營管理的主要任務。但是,在確定企業經營盈虧臨界點過程中需默認該時間段內的各項經濟數據不變,而本量利分析法本身應用的周期較長,再加上隨著時間、市場環境等因素的改變,若采用原有的經濟數據進行本量利分析計算,不僅會導致本量利分析計算結果出現誤差,且其計算和分析得出的結論也無法滿足企業發展實際需求。
4.將業務量作為影響本量利分析的唯一因素
在傳統的企業管理和本量利分析過程中,不少企業管理人員均認為影響企業利潤指標實現的最重要因素為業務量,因為通過業務量計算和分析,可幫助企業更好地完成各項經營活動的成本和利潤計算,受這種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就有不少管理人員在本量利分析過程中將業務量作為影響本量利分析的唯一因素。然而,隨著各行業市場環境的不斷復雜化和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少企業在本量利分析計算時,除應用常規的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屬性外,還出現了動態成本轉化為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包含動態成本的情況,這種情況說明了業務量、成本和利潤之間的因果關系不再是企業進行本量利分析過程中需要關注的唯一因素,同時還需找出更加關鍵、細致的經濟指標數據,并明確相關指標數據間的因果關系,才能確保數據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四、提高本量利分析在企業管理中應用質量的對策
1.細致劃分成本屬性
為提高本量利分析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質量,首先就需對成本屬性進行細致劃分,原因為成本屬性劃分不當或錯誤,不僅會導致本量利分析計算難以順利進行,同時還會導致其分析結果出現偏差和錯誤,對此,相關人員需全面細化地做好成本屬性劃分管理,為達到這一目標,首先要全面收集和記錄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的相關經濟指標數據。其次,在本量利分析過程中,還需根據成本類型和相關劃分規則,對成本屬性進行合理劃分,將其劃分為固定成本或變動成本,若某些成本參數無法單純歸類到任意一種屬性,還需根據成本內容對其進行劃分,直至其可歸類到某種成本屬性。最后,還需明確成本屬性的劃分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實時區分成本屬性,并對相關的成本計算方法進行及時調整,才能動態劃分和管理成本屬性,從而能制定出有效的經營管理方案和決策。
2.全面考慮多成本動因
上面已說到未考慮時間相關的經濟指標與時間動態變化的關系,單純依靠單一成本參數對本量利分析進行計算分析,可導致本量利分析結果出現較大的偏差和錯誤,這說明成本因素具有顯著的時效特征,且在其分析應用過程中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對此,就需要管理人員全面考慮多成本動因進行本量利模型分析,也即將成本劃分為固定成本、短期變動成本、長期變動成本,多成本動因假設成立的條件主要在于其分析結果更加符合企業管理和發展的實際情況,并且,其還能改善企業經濟參數的計算分析,從而能有效促進企業經濟管理者的管理精度顯著提高,進而能有效提升企業的經濟管理競爭力。
3.及時調整本量利分析基礎數據與參數
企業經營發展管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相應的應用本量利分析法的周期也較長,在這一較長的時期中,受社會發展和市場環境的影響,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物價的變動,因此,就需于企業本量利分析管理人員時刻關注物價變動和掌握最新的物價信息,以實時更新和改進本量利分析中相關物價成本和產品的價格,使其與社會發展相符,另外,還需根據物價變動的信息,對本量利分析基礎數據與參數進行及時調整,才能確保本量利分析得出的結論更加準確,并符合市場實際發展要求。
4.采用動態化本量利計算進行本量利分析計算
受應用周期時間較長、市場環境變動等因素的影響,在應用本量利分析法開展企業管理過程中所受到的不準確因素、不確定因素也較大,因此,還需要企業管理人員積極探索其他有效的成本劃分和計算方法來修正成本參數計算。由于市場環境和企業經營發展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中,因此,管理人員可采用動態化本量利計算進行本量利分析計算,也即將整個周期劃分為多個短的時間段,在劃分時間段的過程中需找到合適的劃分節點,因為時間段劃分過長,難以保證分析結果的準確性,時間段劃分過短,又可顯著增加本量利分析計算量,另外,還需根據每個時間段的實際經營情況和市場發展狀況等,對每一個時間段的本量利進行計算,這樣不僅能有效避免或減少因時間因素帶來參數變化而引起的計算誤差,同時還能全面提升本量利分析法在整個使用周期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分析和計算出每一個時間段的本量利結果后,管理人員還需逐個修正分析結構,以促進分析結果的精準性全面提升。
五、結語
本量利分析是一種以成本形態分析為基礎,根據企業經營活動中相關的一系列變量(如固定及變動成本、生產產品數量、單價、銷售額、銷量及利潤額等)之間的內在聯系,對企業利潤額和銷售量保本點進行計算的定量分析方法,通過這一分析方法不僅能幫助企業制定出合理的銷售、經營方案,同時還能促進其作出正確的發展預測和管理決策,從而能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推動企業獲得良好發展,然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本量利分析法在不少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應用現狀并不樂觀,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如未合理劃分成本屬性、未考慮時間相關的經濟指標與時間動態變化的關系、本量利分析相關分析數據的選擇和計算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將業務量作為影響本量利分析的唯一因素,對此,就需積極探索提高本量利分析在企業管理中應用質量的對策,如細致劃分成本屬性、全面考慮多成本動因、及時調整本量利分析基礎數據與參數以及采用動態化本量利計算進行本量利分析計算,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本量利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從而能為企業經營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據。
參考文獻:
[1]賀金風.本量利分析方法在企業管理會計實踐中的應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04):128-129.
[2]程鈺,趙怡晴.探析本量利分析法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以X企業為例[J].中外企業家,2019,(15):31.
作者簡介:吳其圓(1969- ),女,漢族,江蘇太倉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財務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