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
【摘要】本文經過對公司起重機械管理設備的經驗和實踐進行分析和歸納,為企業在起重機械設備管理方面提供有力的參照。
【關鍵詞】施工現場;大型機械設備;管理措施
1、分析施工機械設備安全管理問題
1.1 建筑起重設備自身問題分析
隨著塔式起重機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建筑工地,相關問題也開始逐漸顯現。直至2000年,建筑電梯開始被廣泛應用,但是因為如此長時間的應用,許多起重機械已經靠近乃至遠超報廢壽命,此外,在設備的使用當中有很多超限使用的情況,設備大部分有一定程度的損壞,當損傷積累到一定地步時,廢棄設備是必須的,這是施工起重機安全的根本要求,但是這些設備采購成本大,維修成本也不低,一些設備的擁有者知道存在很多問題,但并不想消除,找一些小企業轉讓一些接近或超過使用壽命的設備,這些小企業使用一段時間的設備,然后找到一些較小的企業或個人重新轉讓設備。這樣,經過多次使用壽命很長的設備轉移后,其生產廠家一直無法進行驗證,自然生產壽命未知,這些設備不但沒有維保記錄,而且沒有相對應的說明書。這些舊設備的使用會對其所屬的工地安全構成極大威脅,為此而出現的安全事故的后果將是我們所無法估計的。
1.2 施工現場使用中存在的缺陷
(1) 越來越少的建筑起重機械人員會操作、維修和管理。很多人不愿意學習這項工作技能,導致已經掌握這項技能的群體年齡普遍偏高,但安拆人員在市場中的需求量不小,以至于大量缺乏工作經驗的農民工被錄用。
(2) 一些資質良好的企業將自己的資質借出或套現,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并且在當今社會十分嚴重,但這很難調查。
(3)機械設備的檢驗機構判別每一臺設備的質量都不一樣,是因為起重機械行業沒有統一的質量評判標準,導致每臺設備的質量鑒別規定不同。檢驗機構經常出具虛假的檢驗報告,為只想獲得“證書”的企業提供了設備的違規檢驗,同時導致部分起重設備在使用時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2、建筑機械安全管理對策
2.1機械設備的使用計劃及選擇定位
(1)項目設計按照實際的施工方案,對規格、數量和位置分布進行優化選擇和設計,以滿足各類項目的機械設備需求。(2)技術部門、設備主管部門、安全部門、工程部門等相關部門根據新項目的實際情況選擇施工起重機械的型號,對機械設備進行布局、租賃以及安全管理等工作。(3)工程技術部門負責起草起重機械設備施工方案、組織員工對圖紙進行審核,根據施工圖的要求,合理布置塔機和升降機的基礎位置,確保塔心與建筑物體兩者在合理的范圍內。與此同時,在方案中應確定基礎施工和排水措施所需的技術要求。(4)項目的生產部門試驗各種施工方案,同時讓有關部門驗收,收集工程的檢測報告,及時檢測混凝土的強度。
2.2嚴格設備準入與現場驗收
(1)規范起重設備的租賃方式,企業應建立合格的供貨商名單,確保起重機械設備符合企業的相關要求,實行嚴格的分級制度。企業各部門定期對供貨方進行檢查評估,建立合格的起重機械合格供方名單和合格承租人名單,定期對供方名單進行審核和更新。
(2)以招投標(洽商)的形式租賃機械設備,優勝劣汰,并由項目部的專人負責監督,參加招投標的租賃單位必須位列《合格出租方和合格供方名單》。同時,確定的設備租賃單位應盡快簽訂《租賃合同》和《安全協議》,積極配合租賃單位管理各項工作,確保合作雙方應盡的義務和履行相關的條例。
(3)為了保障現場安裝的設備切合企業管理需求,企業應建立準入前檢查機制,項目部會同企業主管部門和當地分支機構,對設備租賃單位的資質、設備相關證書和技術性能進行詳細的現場檢查,檢查合格后,貼上封條。設備進入現場前,設備租賃單位應及時檢修相應的設備,只有培訓合格的工作人員才能進入現場。
2.3 增強設備安裝、拆卸過程中的監管
(1)安裝單位的技術負責人審批通過安拆專項施工方案和應急救援方案后,企業、監理等單位在項目部審核后收到上報,開始審批,只允許在合格后安裝和拆除。(2)工程技術部定期對建筑起重機械的垂直度和地基沉降進行監測和登記。(3)施工現場升降機及塔吊等起重設備安裝過程應符合標準規范要求,監理與技術管理部分要做到有效的監督,安裝節點要重點檢查,如設備自由端高度應在手冊要求范圍內;針對起重設備相關附屬器件,在安裝前要檢查器件的相關進廠資質材料及委托書等質量體系要求文件;另外安裝過程中還應當檢查建筑支撐部位結構。(4)安裝單位在設備安裝完成以后需要對設備進行自檢、調整運行試,以確保設備能夠正常運作。
2.4起重設備的日常管理與使用
(1)施工和生產中使用的機械設備應保持良好的技術性能、正常運行、靈敏可靠的安全裝置。機器設備年久失修、喪失保修或者“病害承重”的,不得投入生產。(2)在施工場地的機械設備的操作應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工程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的規則和原工廠的操作規程進行。(3)施工項目中所使用的設備必須按照 JGJ46-2005 來執行。(4)每個進行租賃相關操作的機械設備單位應專門配備操作人員,經當地專業部門培訓、考核合格,并持有有效證件。(5)每個設備應有專業人員負責設備的日常管理,并在班前、班后對設備的各部分進行檢查。如遇突發的緊急情況,應及時維修,正常后才可使用。(6)機械的安裝部門當建立和完善機械設備定期檢查政策和維修制度。設備單位自行確定施工機械的檢驗期限和檢驗,并讓專人對施工機械進行檢查,根據機械設備施工和生產的實際技術條件,制定合理的機械設備維修、保養計劃。(7)除負責設備的正常運行外,機械設備操作人員還應完成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填寫當天的維護記錄和設備運行狀態。(8)項目組如果發現技術人員因技術層面原因違反項目管理相關規定,其有權要求更換技術人員。(9)如使用設備時有不符合管理規定的情況發生,如果項目負責人違反規定,違反“十不掛”原則,司機有權立即停止所有操作。(10)租賃單位如在同一工程項目中購置2套以上設備,租賃單位有權要求配備相應的維修人員。
總結:
目前,建筑起重機械一直注重表面的執行程序所要求的那些責任,但是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現在是時候建立起一套適合當前市場的調節機制,必須提高總承包/監理企業對起重機械的安全重視程度。
參考文獻:
[1]譙愛芝,于克忠.分析建筑起重機械施工現場檢測的要求及常見問題的對策[J].價值工程,2018(31).
[2]廖少棚,梁忠偉,朱宏鋒,等.施工現場建筑起重機械實體安全檢查情況分析[J].建筑監督檢測與造價,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