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標準》要求,小學教學要注重“以人為本”。因此,要想讓學校得到更好的發展,不僅僅要依靠老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提高,更要依靠關注學生的健康發展。開展小學德育教育,是學校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少先隊活動,是小學德育教學中的重要環節,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本文通過分析當前小學少先隊主題活動的情況,討論加強少先隊主題活動開展的重要意義,最終提出促進少先隊主題活動順利開展、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活動與互動;小學少先隊;主題活動
正如教育研究者瑞谷歐·艾米利亞所說的,環境可以被視為“一個可以支持社會互動、探索與學習的容器”。學生在自己感到舒適的環境中,學習效率自然會得到提高。因此,要為小學生開展主題活動,營造一個較為寬松、愉悅的環境。作為少先隊工作者,在組織開展少先隊主題活動時,要注重引導學生將“課堂”與“實踐”相結合。因此,少先隊輔導員在組織學生開展主題活動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行創新教育,使學生能夠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到進行創新的方式和思維,在與同學和老師進行互動的過程中,逐漸成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所謂創新教育,就是指充分發揮教育的指導作用,結合環境的相關影響,充分調動學生進行認識和實踐的主觀能動性,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一、 小學少先隊開展主題活動的現狀
小學是人一生中,培養習慣和性格的重要階段。在小學時期養成的好習慣,能幫助學生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適應社會學習的要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但是,現在,很多小學在開展少先隊主題活動時,并沒有經過實際調研,開展的活動既不能吸引學生的眼球和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也不能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對于少先隊輔導員來說,在選擇活動主題時,存在著脫離學生情況、不符合學生年齡的狀況。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由于活動形式單一,活動內容枯燥,也難以真正融入主題活動當中,不利于有關活動的持續進行和有序開展。同時,即使學生能夠且愿意參與到開展的主題活動中,大多數情況下,由于理論設想與實踐操作之間存在脫節,導致在實際的活動中,師生和同學之間的互動和合作不明顯,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從而導致學生在活動中的體驗和收獲也大打折扣。
二、 加強少先隊主題活動開展的重要意義
首先,少先隊輔導員定時組織和開展主題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學生在積極參與主題活動的過程中,能夠樹立在實踐中獲得收獲的志向,體驗與老師和同學進行互動的快樂。并且,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他們將來進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少先隊輔導員在開展主題活動的時候,會經過科學的探究和討論,最終設計出適合各個年級、各個年齡段的學生的活動。因此,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不會出現覺得游戲過于困難或者過于簡單的情況。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知識水平,能夠更好地與活動要求的內容進行結合,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也能對平時所學的內容進行鞏固和復習,使學生在活動中保持一個輕松、愉悅的心態。
最后,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必然少不了要與其他人打交道。經常性地與他人的交流和互動,能幫助學生增強他們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信心和勇氣,使他們敢于表現自己,更好地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同時,學生在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的過程中,也能了解到他人的所思所想,及時取長補短,學習他人的長處。并且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幫助學生養成健全的人格。
三、 促進少先隊主題活動順利開展、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的方法和措施
(一)尊重——放開學生的手
在設計主題活動的過程中,少先隊輔導員要真切地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關心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發展,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人。例如,在對年齡較小、年級較低的學生開展活動時,更多的是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日常習慣,讓學生在進行活動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因此,輔導員可以設計一次主題活動,專門來告訴學生分享的意義。老師在告訴孩子們應該如何對待玩具等物品時,要告誡學生不能隨意亂扔玩具,更不能和其他小朋友因為玩具而發生沖突。在參與到主題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與其他同學分享玩具的快樂,幫助他們認識到分享的意義。在主題活動的創設過程中,輔導員還應當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敢于自己去想、去做,讓他們自己考慮,在與其他同學因為玩具發生沖突時,應該如何處理,讓他們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提升他們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輔導員要提供空間,讓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增強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
(二)關愛——滿足學生所需
小學少先隊主題活動的開展,自然要以學生的需求為主。輔導員在設計活動的時候,要為學生提供展示能力的機會,促進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水平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和提高。但是,每個人的思維能力和思維方式不同,不同水平的學生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情況適當地進行指導。讓學生針對在特殊期間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進行手抄報制作、話劇演出、朗誦比賽等不同活動,根據學生的年級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實施。讓學生通過這次的主題活動,理解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人員的不容易,讓他們學會感恩。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也能有所收獲。同時,因為環境的教育也蘊涵在環境創設的過程中,所以在創設主題活動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創作,將自己在特殊期間學到的、了解到的,與大家進行分享和交流,然后老師再選取其中優秀的進行表彰獎勵。這樣,教師能夠清晰地了解學生的現狀,更好地進行環境與學生及教師之間的互動。
(三)互助——在合作中創新
互助合作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學生應該從小就學到的。學生參與主題活動創設的過程,就是一個體現合作互助的過程。在活動開展過程中,老師要盡量利用所有的空間資源。例如,在開展“愛牙護齒”的主題活動時,可以要求學生自己組隊,來討論和分享自己平時在日常生活中在“牙齒保護”方面的小知識。少先隊輔導員可以要求以班級為單位,開展主題隊會,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表演,來展示自己在平時是如何刷牙的。各班級的老師,也可以通過播放視頻或者實際表演的方式,來告訴學生正確的刷牙姿勢是什么,正確的刷牙時長是多少,等等。也可以開展有關愛牙護牙的知識問答,讓學生進行學習搶答,并對答對題目數量較多的學生進行表揚。讓學生在參與這樣的活動的過程中,也能學到很多關于正確刷牙的方式以及愛牙護牙小知識。這樣,學生在開放、自由、輕松、靈動的環境中學習和玩耍,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思考,享受著探索的快樂。每個學生都參與了互動,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充分意識到,只有在大家的團結合作、互幫互助下,他們的活動才會更有意義和價值,他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
(四)發展——給學生以挑戰
在主題活動的創設過程中,每一次進步都是學生成長的記錄。因此,對于主題的內容,少先隊輔導員要始終做到以動態的形式,充分體現出主題活動的活動內容之間的連續性和發展性。例如,在開展“戲曲進校園”主題活動時,肯定不能單純依靠一次活動就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中國傳統戲曲的魅力,因此要讓學生懂得欣賞就必須持續性地開展一系列的主題活動。輔導員老師在設計這個主題活動時,可以邀請當地的戲曲家到學校來給學生現場表演,并由戲曲家來給學生開展相關講座,告訴學生在戲曲中,如何通過一個人的服飾來判斷他的年齡、官職,如何通過臉譜的顏色來判斷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等等。讓學生親自去感受,中國傳統戲曲的魅力。同時,輔導員老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回到家后去詢問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向他們學習有關傳統戲曲知識,并且要和他們一起觀賞一部經典的戲曲作品,并在看過之后,寫出自己的感想,與同學進行交流和分享。當學生親自參與到討論中時,他們不僅獲得了成功的體驗,而且也會主動去欣賞、領悟環境所蘊含的教育內容。在欣賞別人的作品時,又能夠激發學生生成新的問題,激發學生進行探索的欲望,從而提升他們的思辨能力,提高他們思維的靈活性。學生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會與其他學生形成互助的關系,相互之間進行交流和溝通,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四、 在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少先隊輔導員在組織開展主題活動的時候,要將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放在首位,努力通過創新的形式來展現相關活動。老師要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質,在日常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從小就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和自動意識,為將來成為新世紀現代化中國的主人做準備。在活動中,輔導員老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主動性,讓學生在活動中自己想主意,自己做總結,自己“動”起來。在開展主題活動的時候,一定要關注學生的興趣,從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入手,使學生能夠在參與主題活動的過程中放松身心、愉悅心情,將平時學到的知識正確恰當地運用到參與活動當中來。學生在與同學和老師進行互動的過程中,充分展現自己的能力和特長,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心得和體會,擁有不一樣的體驗。也在這個過程中,增強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
五、 結語
少先隊的工作是基于學生的情況而變化的,因此是復雜的,同時由于學生生活的社會和家庭環境之間的差異,每個學生都適宜不同的活動形式,因此是不斷變化和更新的。少先隊輔導員在設置主題活動的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盡可能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合理訴求,提升學生的素質和能力,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有所學習,有所收獲,逐漸養成健全的人格。
參考文獻:
[1]夏鵬翔,唐延延,左曉慧.新中國少先隊教育的發展歷程和啟示[J].人民教育,2019.
[2]邱孝感.強化光榮感,扣好人生第一粒組織扣子[J].新教師,2019.
[3]盧迎麗.新媒體時代少先隊輔導員工作的挑戰及應對策略[J].少年兒童研究,2019.
作者簡介:楊翠,廣東省湛江市,廣東省湛江市農墾湖光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