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清窈 金雨萱 劉正珍
【摘要】依托海南幾家早教機構,通過訪談、聽課、參觀、閱讀各種資料等途徑,對其辦學理念、內部設置、師資團隊、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教學模式、幼兒發展情況等有一個較為粗略的了解,為進一步探究海南省早期教育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海南早期教育 早教機構 問題 對策
目前,我國很多地區比較關注3~6歲幼兒的教育,而0~3歲孩子的早期教育卻還沒有引起廣大民眾以及相關機構的重視。相比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大中城市等高度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而言,海南省海口、三亞的早教機構由于種種因素,目前仍處于發展初期。已有的早教機構在其硬件設施、師資、教學方式等方面也存在較多問題。
一、海南省早期教育的現狀
(一)早教機構的場所
經過我們的調查以及實地走訪,發現海南省大多數早教機構基本都位于商業圈內或者靠近住宅區,但其標準確層出不窮。比如,某早教機構就位于海口一購物廣場的四層,基本設施簡陋,其教室外就是公共園地,教學區與其他區域并未明顯的區分,外圍有許多家長帶著孩子玩耍,但孩子們在上課時也會伴有其他小朋友玩耍嬉戲的聲音,容易受到環境噪音干擾。而有的早教機構由于成立時間較久,除設有專門的獨立園區外,園內設施也比較完善,如電梯門設置有柵欄與門禁卡,園內桌椅全部采用軟包裝,每一扇門的把手都設置在幼兒碰不到的高度,環境創設的手工作品也由老師親自采用環保材料制作完成。還有一些是海南省國際化高端早教品牌機構,這類早教機構引薦國際化理念,按照加拿大等國家優秀的各級教學場地的安全標準進行設計,硬件設施絲毫不遜色:各種類型的投影電子設備、兒童繪本,并有設有感統訓練教室、音樂教師、全腦力教室、多功能活動室等,資源豐富,設備齊全。
(二)早教機構的師資
經過我們的調查發現,當地早教機構師資容量大致在每所20~30名左右,在其選聘上,盡管都需要接受職前培訓,但在招聘時的標準和要求上略有不同。
比如,有的早教機構,選聘教師時的要求比較嚴格:一是要求前來應聘的教師英語口語水平需要達到4級及以上;二是至少本科及以上且為英語或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三是所有聘用的教師在正式上崗前,都需要接受職前培訓;四是教學過程中,注重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與特點進行,注重因材施教;五是在教學過程中,采取1對多的教學方式,即一名孩子配備多位早教老師,讓孩子逐漸學會與不同性格的教師相處等。有的早教機構則選擇配備兩位主班老師,其中包括一名全職外教,園內外籍教師皆來自英語為母語的北美國家,持有外國早教證,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還有一些早教機構,其每位老師在上崗前都必須撰寫專業的教案以及模擬教學步驟等方面的培訓,其教學內容根據孩子們的興趣愛好不斷地加以調整和完善,著重培養孩子的社會性如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秩序感等,同時要求必須持有相關幼師或早教等教師資格證。
(三)早教機構的課程
海南省早教機構的課程主要涵蓋早教、幼兒園、小學的教學課程,開設全腦課、潛能課、親子課、愛樂課、奧爾夫音樂課、創意課、科學課、數理課、感統課、全英文繪本課程、運動認知課程、生活認知課程、世界認知課程、思維藝術以及兒童商學院課程,IB國際適應性課程等。
如有的機構專門以年齡段作為標準來設置課程,如針對42天到兩歲半的孩子,有的機構開設了親子瑜伽課程以訓練嬰幼兒的聽覺、觸覺和視覺,同時還能較好地避免幼兒分離焦慮等問題;也有開設0~1歲原生態嬰兒游泳課的,設置這類課程的主要依據是胎兒及新生嬰兒的心理、生理需求,設置接近羊水環境的游泳池,讓嬰幼兒通過原生態的游泳訓練,并配以適當的音樂以達到啟發其智力、訓練其視覺、觸覺和身體的協調性等。0~6歲全腦快樂啟智課程則提倡愛心教育,旨在用快樂的方式啟迪寶寶智慧,用專業的教育全面開發潛能,用科學的知識培養優秀家長。3~7歲兒童左右腦思維拓展訓練課程則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特點和認知規律,將腦開發和思維訓練結合,采用豐富多彩的輔助材料,發展左右腦的思維,從而實現五大能力的架構和27種專項能力的培養。
還有一些課程主要從香港、臺灣引進,提倡“全人教育”,側重培養嬰幼兒的團隊合作、適應與情緒管理、學習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最大程度地開發嬰幼兒的潛能,如IB國際適應性課程等。
早教機構根據家長選擇的課程類型以及課時數,采取不同的收費方式:有的以課時包為主,一個課時包在24節~180節不等,最少1~3周共24節課,一年的費用大概在15000左右;有的以學期收費為主,每學期3000-4000元,另外每個月還需支付生活費400元,有的早教機構還按課時與課程類型收費,每節課100元左右。
(四)早教機構的教法
不同的早教機構有自己不同的教學形式和獨特方法,有的早教機構采取純雙語教學,是英文授課而不僅僅只是單純的教英文單詞,讓孩子在較早就沉浸于中英文的雙語學習環境之中。此外,很多早教機構都有音樂課,教師在前15分鐘為播放音樂供孩子欣賞,后30分鐘為配樂游戲;也有的早教機構則根據嬰幼兒的年齡及性格特征,設置15-20分鐘的課時,采取短時間多次上課的方法……還有多數早教機構比較重視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定期培訓家長,要求教師通過微信等方式與家長保持隨時聯系。
此外,有的早教機構還提倡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教學流程一般分為:(1)“閃卡”培養嬰幼兒的視覺記憶力;(2)音樂教學法:在音樂中感受學習;(3)游戲教學法:游戲活動配合適度的游戲訓練以促進幼兒身體的健康發展;(4)蒙氏的教育法:尊重孩子的天性。
二、海南省早教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從本次調查中發現,海南省早教機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混亂
目前海南省早期教育市場機構眾多,各早教機構為了爭奪市場,都絞盡腦汁地構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因而,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師資選聘等方面各具特色,標準不一。有的早教機構為了吸引生源,甚至還存在著辦學理念的宣傳與實際嚴重不符的現象。
(二)教師綜合素質較低
目前,海南省從事早教機構的師資團隊主要來源于本、專科學前教育專業或相關師范類的學生,這些學生在高校學習的課程及其內容缺乏早期教育相關的內容,因而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難免不讓人質疑。盡管在入職前有專業的培訓,但這樣的培訓時間短、培訓單一,因而其效果必定受到影響。此外,根據調研得知,多數早教機構表明他們不接受身心有殘疾的兒童,機構也并不配備具有教育特殊兒童的專業老師。
(三)家長配合度不高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家長是主要的陪護者和配合者,然而本團隊了解到的大部分家長都認為教育孩子是老師的責任,忽略了自身在早期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家長在孩子的教育特別是早期教育的問題上認識不深。
此外,還有社會整體對于學前教育和早期教育的重視程度,幼教行業薪資水平相對較低,早教機構的教學環境及硬軟件設施是否符合相關標準等都值得關注。
三、結論與反思
通過本次調研,本團隊了解到海南早期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希望在海南有關當局的關注下,大力宣傳早教的重要性,增強有關當局對早教機構的監管與引導,使其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同時也希望師范院校調整其培養方案如在學前教育專業開設0~3歲孩子相關的課程,為早教機構提供更多專業師資,以推動海南早教事業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