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
【摘要】核心素養在全國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已經被提到了新的高度,美術教育專家對核心理念的解讀,在各地已經掀起深入研究和落實的高潮。以德樹人,成為核心素養所蘊含的深度目標,讓以德樹人落腳于中小學的美術課堂,也成為一線老師們熱切關注和追求的崇高教育思想。作為一名教研員,重中之重是將核心素養的內涵融入到教師平日的教學和研究中,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學的品質,實現提升全體中小學生美術綜合素養的總目標。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指導下,這一培養人的目標更有其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3F”美術教學?核心素養?以德樹人?綜合素養
美術教育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呈現多元、更新的局面。課程教學又從多個學習領域中把美術教育進行分類和歸納,呈現出既系統又有一定張力的知識體系。作為踐行美術教育者來說,關注學生的發展尤為重要。處于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美術學習的歷程從三維目標的統領到核心素養的落實,從重技能到重素養的巨大轉變,這其中的發展體現著時代的需要和發展的需要。現代教育的核心點,是讓兒童取得真正意義上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依靠兒童的內部自然來進行教育或教學,從而實現完美人格的培養。中國美術出版總社、人民美術出版社副總編輯、編審歐京海老師在青島市北區美術教學工作會上做了《走進核心素養的時代》的專題講座,講座的核心理念詮釋了美術核心素養與課堂教學的融合關系。歐老師講到,素養不只是知識與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過利用和調動心理社會資源(包括技能和態度),以滿足復雜需要的能力。而核心素養的根本要義就是以德樹人,培養合格的人,以適應于社會,服務于社會。美術教育是以美術文化和審美素養進行德育滲透的良好陣地。根據學生的美術學習在時間、空間上的定位,我確立了“3F”(即free自由、fly飛翔、field領域)美術教育理念,力求通過美術課堂學習,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想象、展翅飛翔和充滿創造力的學習領域,達到完善人格,提升素養。
free:“自由”之意。一是指人身的自由,二是指精神的自由。意在精神和思維的放松可以使學生得到真正的自由,它是美術課程人文思想的重要體現,是對學生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的綜合培養。fly:“飛翔”之意。free一詞的遞進,飛翔的前提是自由自在,才能更高、更遠。意在鼓勵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養成,對學生美術素養的教育和美術技能的學習,以及個性的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創作舞臺。field:“領域”之意,是fly一詞的遞進,飛得高,遠方能看到屬于自己的發展領域。意在為促進學生發展而進行評價,鼓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和能力,開拓屬于自己的表現空間。“3F”即free、fly、 field,在這里的意思被稱為“自由、飛翔和領域”,就是說在美術學習的天地里,給孩子們提供一個自由想象、展翅飛翔和充滿創造力的學習領域。
圍繞這一核心理念,我確立了以“畫語·童心”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從課例研究、名師培養、技能展示、德育融合等多角度為師生搭建一個融合創作、展示、培訓、交流為一體的平臺,師生們以傳承地域文化為己任,以立德樹人為目標,在激發兒童創作熱情、創新教學改革思路、培育打造名師團隊、創建特色教育品牌方面做了深入研究。
一、以美育情感為落腳點,實現跨域式審美提升
“3F”美術教學研究在美術評價中,關注學生的情感表達,以作品為落腳點,把創作過程的體驗和內心情感相溝通,彰顯真善美的完整過程。歐京海老師在教學評價改革中提到,面對評價改革,需要一個頂層設計。我們追求的終點是讓學生在走出校園后,在一個真實的情境中能夠直面挑戰,能夠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難,培養健全人格的人。在開展的教學成果展示中,不難發現孩子們喜聞樂見的事和隨處可見常態化的材料。比如,八年級學生的作品《錮·夢》,道出了當代中學生對簡單夢想的美好追求和向往,長卷上質樸的話語代表心聲,而鳥籠代表此時她們的狀態,這樣觸動靈魂的美術作品體現了孩子們的內心情感和才藝。“特色街”主題系列的作品,呈現了啤酒街、科技街、文化街、體育街以及身邊的古老建筑,作品的背后更是學生們對故土文化的感知和理解,以及藝術形式上的創新表現。情感的融入,讓作品充滿著鮮活的生命力和表現力,實現了跨越式的審美提升。
二、以地域文化為切入點,實現以德樹人的總目標
良好的育人環境從身邊做起,“3F”美術教學研究在學習環境中倡導以家鄉文化為背景的“身邊教育”。“愛市北、愛家鄉”主題實踐活動,將青島區域性的建筑、特色街、輪渡碼頭等地域文化作為創作元素,以裝置作品的形式多樣化地呈現出來。青島市北區是商業繁榮的老城區,這里有新興的世界級郵輪母港、有古老的小港灣碼頭、有“洋行一條街”之稱的德國風情街,還有歐陸建筑風格的紅酒坊一條街等。裝置展中,聚焦“將平面空間向立體空間拓展”“將學生學習與教師成長相連”“將課堂教學向社會生活延伸”三大核心,把美術活動的主題建立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將市北的名勝古跡、特色街、歐式建筑、郵輪碼頭等表現出來,體現了學生們對家鄉的深情厚誼。濃郁的地域文化主題活動,提升了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塑造青島文化形象的同時,形成兒童心目中的家鄉文化品質。
三、以名師引航為生長點,實現多元化特色發展
作為區域研究,“3F”美術教學倡導“名師引航”的輻射作用,以教師專業成長為本,以發散式教研為基,突出針對性、實效性和實踐性,以點帶面,將以德樹人的目標落在實處,更好地提升教學品質。從2015年起成立了三個有影響力的骨干教師團隊,組建名師工作室,從創新作業探索、微課聯動研發和專業技能提升三個層面將德育目標融合于學科教學,不斷探究核心素養下美術教育的多元化發展。青島是個開放城市,許多國際重大活動在此舉辦,也有文明世界的品牌產業,這些符號給青島的美術老師和學生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塑造地域性的美術特色,也是時代賦予美術老師的責任和使命。我將名師的研究發散到團隊建設中,將先進的教育理念、獨特的教學風格、靈活的教學方法,滲透和輻射到教學實踐中,真正起到培養教師成才成長的引航作用。其中,創新作業的探索在新材料、新方法、新思路、新創意等方面帶來突破性的發展,有趣而生活化的材料創新了教學內容,增強了教學趣味,使學生感悟到美術表現的多元化和創新性。在教學成果展示中不難發現百余種的材料,意想不到的碰撞讓作品變得創意無限;而作品中富含的人文情感、道德情操,提升了作品的品質,彰顯名師引領下的美育成果。
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人才的培養是首要的。在文化的理解上,以德樹人是所有學科的共同教學目標,也是教育的本質所在。美術教育在實現這一目標中,通過觀察、實踐、分析、理解、想象、創作、評價等多環節實現立體的育人目標,這一目標符合時代的精神和需要,也是教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美術教育折射孩子們的情感,“3F”美術教育在教育觀念上做到了以時代發展為落腳點的美育培養。走進核心素養的時代,將傳統知識技能的學習轉向關注健全人格以及創新精神的培養,將“以德樹人”的理念根植于中小學的美術課堂,從而實現精神教學的深刻提升,開創美術教育的新視野!
參考文獻:
[1]尹少淳.文化·核心素養·美術教育——圍繞核心素養的思考[J].教育導刊,2015,(9).
[2]胡知凡.核心素養是世界中小學美術課程的首要目標[J].課程·教材·教法,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