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輝年
【摘要】在“互聯網+教學”大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為此,我們提出構建具有模塊化、碎片化、生活化、校本化特點的“四維一體”數字化教學資源,推動教學創新。
【關鍵詞】職業道德與法律?四維一體?課程資源?數字化教學資源
一、指導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因此,我們在數字化資源建設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資源建設的始終?!岸Y儀篇”注重對學生進行榮辱觀的教育,提高學生禮儀素養?!暗赖缕弊⒅匾龑W生自覺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胺善币龑ё杂X守法、依法律己。
二、研究背景
1.教學信息化對教學資源提出了新的要求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微課、翻轉課堂等新型的教學模式不斷涌現,然而就職業道德與法律課而言,并沒有形成系統、完整的教學資源體系。
2.學生對學習資源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信息技術大環境下,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們不喜歡傳統的說教方式,更喜歡運用圖片、音視頻、動畫等形式來滿足視聽需求。
三、研究內容
1.構建“四維一體”數字化教學資源體系。
2.深挖教材,創建數字化課程資源模塊庫。
3.創建教師備課,學生學習,課堂教學,教學評價資源庫。
4.搭建網絡平臺,建立班級QQ群或微信群,推送學習資源,打通反饋通道。
四、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
通過網絡、文獻查閱國內外具有借鑒價值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模式,為課題研究提供保障。
2.調查法
調查學生對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喜好與傾向,滿足學生的需求。
3.實踐研究法
在教學中不斷實踐,做好資源使用效果評價記錄,不斷完善,形成理論。
五、《職業道德與法律》課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
1.“四維一體”數字化教學資源體系構建
結合文獻分析與實踐研究,按照課程大綱要求及教學需求,建設教師備課資源、學生學習資源、課堂教學資源和教學評價資源四個模塊,每個模塊下都根據教學目標、教學活動及評價需求的不同,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
2.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需求
為了保障建設的數字化教學資源符合學生的需求,我們面向全校大多數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學生對數字化教學資源的認識情況;對數字化教學資源的需求及傾向;對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應用時間;對“職業道德與法律”課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的建議等內容。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學生喜歡的數字化教學資源依次是:視頻、動畫(占55.3%);圖片、圖形(占20.5%);微課、幕課(占15.5%);網絡課程、專題學習網站(占6.6%);純文字性資源(占2.1%)。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對視頻、動畫、圖形、圖片、微課等資源需求強烈,而對純文字的資源需求較少。
3.開發課程資源內容,創建數字化課程資源庫
首先,根據原有教材內容的難易程度和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狀況,在不改變課程核心內容的前提下,刪除跟不上時代發展需求的內容,增加學生感興趣的新內容,克服教材的滯后性。其次,打破原有教材體系,把教材分解為三個一級模塊和十個二級模塊(后述),建立新的課程體系。再次,細化、微化、精化各模塊內容,列出知識點,按照由簡單到復雜、形象到抽象、單一到綜合的方式對資源進行排序,進行數字化制作,形成《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資源庫》。
4.創建各模塊數字化教學資源內容與功能
根據“四維一體”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思路,組織課題組成員分課時建設教師備課資源,含教學案例,教學錄像,微課,電子教案等;學生自主學習資源,含課程資源、學習要求、導學案、自主學習評價資源等;課堂教學資源,含教學輔助資源、教學評價資源、PPT課件等;評價資源,含課堂練習題、單元訓練題、綜合模擬題、高考試題等。
5.搭建網絡平臺,推送教學資源
首先,在學?!皵底只@”平臺中搭建“職業道德與法律”課教學平臺,上傳教學資源。其次,建立班級QQ群或微信群,推送學生學習資源,記錄學習效果。再次,創建師生、生生在線交流平臺,打通教學反饋通道。
六、研究成果
1.建成具有模塊化、校本化特色的數字化資源庫
在數字化資源構建過程中,我們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教師特長對教學內容體系進行了重構,初步建成了“禮儀篇”“道德篇”“法律篇”三個一級模塊庫和10個二級模塊庫,“禮儀篇”包含個人禮儀、交往禮儀、職業禮儀三個模塊;“道德篇”包含個人品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四個模塊:“法律篇”包含法律與紀律、違法與犯罪、權利與義務三個模塊,豐富了我?!皵底只虒W資源”平臺。
2.豐富了“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的教學內容和形式。
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將枯燥的知識通過圖形、動畫、視頻等方式呈現出來,使教學內容變得直觀、生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和構建知識的能力,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課上課下自由、自主學習,并能隨時進行學習效果監測,教師可以隨時更新、優化資源,豐富了“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的教學內容和形式。
3.實現了學生學習的個性化和自主化
“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網絡平臺的搭建,使教學資源能全方位、多層次地呈現,實現教學過程的開放、共享,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自由、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學習的樂趣,為學生自主化、個性化學習提供了支持。
4.提升了教師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的生成動力
在數字化資源庫構建過程中,教師在設計微課、剪輯視頻、制作PPT課件、設計翻轉課堂、上傳資源等活動中變成了學習者和創造者,教學理念不斷更新,知識能力素養不斷提高,提升了教師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的生成動力。
七、數字化課程資源的特點
1.模塊化
新建的《職業道德與法律》課包含三個一級模塊、十個二級模塊和許多三級模塊。三個一級模塊包括禮儀篇、道德篇、法律篇,十個二級模塊分別是個人禮儀、交往禮儀、職業禮儀;個人品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法律與紀律、違法與犯罪、權利與義務,將二級模塊的知識微化、細化,形成三級模塊。
2.生活化
在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過程中,按照《職業道德與法律教學大綱》提出的“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尋找各種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素材資源,使數字化進行資源接地氣。
3.碎片化
在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中,將學習內容細化、微化、精化,方便學生利用零散的時間進行碎片內容的學習,在短時間內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4.校本化
在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中,我們從學??陀^條件和學生的客觀實際出發,盡可能利用學校的人力、財力等資源,把蘊藏在師生中的生活經驗、思維方式、道德修養、價值觀念等轉化為新的教學資源,兼顧學生的需要、興趣、個性、能力等差異,讓每位學生都能在學習中找到快樂、能力得以提升、潛能得以挖掘。
參考文獻:
[1]徐國慶.工作知識——職業教育課程內容開發的新視角[J].職業教育發展研究,2009,(11).
[2]孫芳,蘇仰娜.數字化教學資源的設計新視角——從知識加工到教學活動支持[J].現代教育技術,2013,(03).
[3]劉海霞.“互聯網+”背景下行業英語教學資源建設的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02).
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課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研究”課題(課題批準號:GS[2018]GHBZZ08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