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娟
【摘要】為了讓更多的對口升學專業的學生能接受高等教育、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并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職高教師從教學實際出發,把對學生的理解和以升學為目標相結合,運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到從“學”到“學會”。真正體現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使學習變得輕松快樂,讓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關鍵詞】中職文化課?“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教學優勢
針對在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教學中實施適用的教學模式的有關理論和實踐問題,開展依托教學實踐的教學模式研究和理論研究,從而推進我校教育教學機制穩步向前發展。為了讓更多的對口升學專業的學生能接受高等教育、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并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中等職業學校的文化課教師要采取合適的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不但要按照大綱規定的任務來授課還要達到一定的預期的目標。如果我們一成不變地仍然用原來的思維方式解決長期有待解決的問題肯定是不可能的。帶著解決問題的困惑,我們同時觀察了學生們的學習狀況和老師們的授課形式。
一、職高英語教學現狀
職高對口升學專業學生的現狀有目共睹,很多對口班的學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缺乏對理想的追求以及克服困難的毅力,更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有的同學甚至完全喪失了學習的信心。也有一部分學生心懷升學的夢想但是苦于找不到好的學習方法。針對學生的特點,許多中職學校的教師絞盡腦汁、花樣百出地想讓學生們迷途知返,但是收效甚微。往往是老師使盡渾身解數教了,但是學生卻不感興趣、置若罔聞。教師們竭盡全力地嘗試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來改變這種現狀,但大多數情況都事倍功半、無功而返。
針對職高對口升學專業學生的現狀,我們考慮要從教學實際出發,所以我們把對學生的理解和以升學為目標相結合,通過改變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到從“學”到“學會”。
二、尋找適合職業高中英語教學的模式
為了讓我們的課題研究更有針對性、實踐指導性,我們研究小組針對英語課學習現狀進行了學生調查問卷并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分析,完成了調查報告,明確了研究方向。同時研究小組通過不斷實踐,設計出適用于中職對口升學專業英語課的“學案”。研究出中職對口升學專業英語課“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教學程序和操作要領。進入到“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新局面。
三、“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涵義
崔允漷教授在《教案的革命——基于課程標準的學歷案》一書中說到,學歷案從期望“學會什么”出發,設計并展示“學生何以學會”的過程,以便于學生自主建構或社會建構經驗或知識的專業方案。“學歷案”自提出至今還未在職業學校廣泛使用,我們根據中職對口升學專業學生的實際學情,結合對口升學專業學生以升學為目標的情況,將“學歷案”改編為“學案”,使之更適用于中職對口升學專業英語課的教學,同時研究中職英語課“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力求改變中職英語課效率不高的現狀,提高教學效率。我們充分考慮了職業高中學生的實際學情,以學定教,教師在學習目標的指引下為學生設計的學習方案。它強調學習目標的簡潔明晰,讓學生明白自己的方向,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又強化了學法指導,讓學生清楚如何達成目標。
我們在實踐中得出結論,“學案”導學重在導,重在學生習得的過程。因此我們關注評價,經過反復研究,我們在教學中設計的評價任務可以對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進行一步一評價;課堂觀察表和開發的“學案”效果觀察表可以對“學案”的使用和課堂效果進行評價;“學案”的質量評估體系可以對“學案”進行評價;教學模式評價方案可對整個教學模式進行評價。所有的評價結果都得出教學模式是有效可行的結果。中職對口升學專業英語課設計采用“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授課,通過課前、課中、課后對“學案”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在英語課上的參與程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英語課堂效率。
四、“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具體操作
1.教師提前設計“學案”
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將所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重點難點及突破難點的關鍵用學生能領會的語言表述出來,使學生在課前明確學習任務和流程。
2.學生課前預學
教師可以將本節課要講授的知識點提前制作成“學案”,其中包括重點單詞及詞組的用法、重要的句子分析和本節課的重點語法。也可以提前錄制微課供學生反復使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學,梳理要學習的知識。教師在上課前幾天把編寫好的“學案”發給學生,這樣同學們就會“有備而來”,在課堂上就會熱情高漲、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3.學生課中學習
其中包括“游戲互動”——通過游戲互動喚起學習注意力、鍛煉學生合作能力。“創設情境”——通過小組推薦成員同時參加單詞競猜游戲,檢測小組整體是否學會單詞,通過對比進行學生評價。“啟發引領”——通過朗讀、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學會”讀英語語句。“合作探究”——翻譯對中職學生來說絕對是難點,雖然我們不把它作為教學難點,但是作為學生認知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我們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解決問題。“訓練鞏固”——這是“教師引導”和“學生自學”的過程,也是突破難點的過程。教師結合上一環節的匯報成果,調整已設計成型的訓練游戲,鞏固常用語句,突出英語課重“說”重“練”的特點。“遷移拓展”——這是小組展示成果的過程,目的在于鍛煉學生的語句運用能力。
4.課后總結與反思
課堂教學結束之后,學生可以在學案的學后反思填寫學習心得、學習收獲等內容。這個部分非常關鍵,課程的結束并不意味著這節課就過去了,學生要認真作好教學后記,尤其記錄好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這樣才能積累更多的經驗。使學生由思維混沌變得清晰。教師的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升。
五、“學案”導學教學優勢
1.“學案”導學教學模式著眼于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盡力讓所有的學生參與進來,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個體素質;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到從“學”到“學會”。為學生的自我發展提供了自由發揮的廣闊空間。學生們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互相探討、互幫互助,使學習變得輕松快樂。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2.推行“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收獲
對口升學專業的學生一改過去的無序學習,打破原有的思維方式和消極的學習狀態,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潛能、教師由過去的單純教書轉為研究課堂,使教師感受到教育的樂趣;師生關系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由平平淡淡甚至緊張對立變得更加和諧自然。課堂上由無人應和到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提高了課堂效益,通過不斷實踐,設計出了適用于中職對口升學專業英語課的“學案”。根據“學案”使用的反饋效果,制訂了“學案”的質量評估體系。研究出中職對口升學專業英語課“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教學程序和操作要領。
通過課題組全體成員的努力,我們針對職高對口升學專業英語課研究出“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們的思維能力,推進了我校英語教學的發展。同時我們在本校其他對口升學班嘗試推廣“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收效。“學案”導學案教學模式一定會給中職的師生帶來更大的收益。
參考文獻:
[1]盧明,崔允漷.教案的革命[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2]崔允漷.學歷案:學生立場的教案變革[N].中國教育報,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