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可見語言的重要性。教學語言是老師傳遞知識內容、提供教學指導的重要形式,是老師傳道授業解惑的途徑,更是培養學生知識水平,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關鍵因素。音樂學科是藝術教育,承擔著美育的重要責任,所以在音樂課堂上,老師必須注重自己的教學語言藝術,以美學取向的語言藝術直接影響著美育功效。老師用自己靈動、充滿美的語言,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促進學生不斷感受美的基礎上,能夠創造美,真正實現以語言美打造小學高效音樂課堂。
關鍵詞:美學取向;小學音樂課堂;語言研究
語言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在小學音樂課堂中,老師的語言藝術直接影響著這門美學課堂的教學效果。老師在課堂上必須注重美學為取向語言藝術的表達,突出音樂教學的美學特征,促進學生受到更多美的教育。音樂教師注重用自己準確精練、韻律優美、富有激情、幽默風趣的語言,實現音樂美的傳達,促進學生感受更多美的教育。
一、 美學取向的語言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運用的價值
教學語言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是在老師傳道、授業、解惑以及開發學生智力,發掘學生潛力的重要語言。音樂課堂自始至終貫穿著美,體現著美,充滿審美價值。老師利用美的語言來實現學生在聽課中享受更多美的元素,受到更多美感享受,有利于凈化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實現學生在美的享受中受到啟發,增強對音樂課堂的喜愛,提高課堂的趣味性、生動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小鳥請到這里來》的課堂上,老師利用美的語言進行課堂導入:同學們,請閉上眼睛,老師帶你們去一個地方,那里百花綻放、小鳥飛翔、柳樹發芽、萬物生長,并且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小鳥嘰嘰喳喳的叫聲,老師對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你們閉著眼睛來到了哪個地方呢?這時學生回答:春天。老師說:哇,同學們真聰明呀。在春天里萬物復蘇,百花盛開,柳樹發芽,小鳥歡快地唱歌,那么同學們想不想小鳥到我們身邊來呢?我們摸一摸它們的毛發。這時學生齊聲回答:想呀,想呀。那么同學們當小鳥向我們飛來,這樣的節奏節拍應該是怎樣的呢?學生回答:歡快、愉悅。通過老師的語言美和指導美,促進學生感受到音樂美,并在美的享受中受到啟發,用語言藝術增強課堂的藝術性、美感性。
小學生是充滿陽光的,如果老師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感染他們,便能夠使孩子們的心靈更加愉快,情感受到熏陶,對音樂、對生活、對人生充滿希望,擁有著正確的價值觀念。老師美的語言培養學生的人生態度,引領學生形成好的性格,促進學生人格更加健全。
音樂課堂是生動的、活潑的,但是藝術的教育更具有嚴謹性,因此在生動活潑中更具有嚴謹謹慎運用美學取向的教學語言,能夠緩解課堂的教學氣氛,實現學生在風趣幽默的語言中感受到課堂的輕松愉悅,這不僅僅是老師的教學機智,更能實現學生在這種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體驗這門藝術的美,感受生活的美好。例如,吳慧琳老師的音樂課在玩中學,學中樂,風趣幽默的風格深受學生的喜愛。在一次音樂觀摩課上,一個學生想要表現休止符卻一時不知怎么表示,這位同學在臺上顯得非常尷尬。吳老師很幽默地說:“休止符今天也沒來啊!因為它今天休息,你叫它它也起不來!”臺上臺下一片歡樂。學生下課時圍著老師說:“下節課您還來嗎?”吳老師輕輕松松緩解了尷尬,用風趣的語言尊重了學生的自尊心,利用風趣幽默的語言,使得課堂氣氛更加緩和,有助于學生更加信賴音樂老師,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 美學取向的小學音樂課堂語言實踐原則
音樂是一門藝術教學,美學取向的語言實踐必須將這門語言美化為語言藝術,利用語言感受音樂的美妙,利用語言激發學生的音樂情感,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文學性
音樂是由一個個音符構成,字里行間透露著美妙之感。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使學生在聽中感受到音樂的美,必須強調語言的文學性。詩歌自古以來便是一體,詩歌融為一體,才能使音樂教學更加具美的特征,在音樂教學中滲透美育。例如,在《春天來了》這節音樂課堂上,老師應該發揮語言美,促進學生對春的了解,廣闊無垠的草地,白云藍天,花兒綻放,小鴨戲水,柳樹發芽。在《勞動最光榮》的學習中,老師利用“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進行感情的渲染。在音樂課堂上,老師恰如其分地點綴一些文學作品,使得教學語言更加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語言的美,更能收獲意外的教學驚喜。
(二)靈活性
在音樂課堂上突出語言的美,必須強調語言的靈活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才能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生動有趣的語言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能夠在美的語言中,融會貫通地掌握更多音樂的藝術,提高學生感受美的能力。例如,在一些唱歌的課堂上,老師利用啟發性生動的語言告訴學生歌曲的發音標準、演唱力度、感情抒發等等,實現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語言指導下,感受到更多的樂理知識,培養學生在生動的語言中受到啟發,在美麗的語言中得到發展。
三、 美學取向的小學音樂課堂語言實踐
(一)導入語,簡要精煉
古人曾說,話有三說,巧說為妙。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實施美學取向的語言實踐,必須強調老師的語言親切巧妙。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導入中,如果老師運用形象生動的導入語,就能夠吸引學生的音樂課堂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學過程的順利展開,做好基礎和鋪墊。在課堂導入中老師要用精煉簡潔的語言,巧妙地將學生引入到音樂課堂中,參與音樂活動,使學生在老師親切自然、富有美感的音樂語言中融入教學情境,激發想象,提升學習的興趣。例如,在《美麗的夏牧場》的課堂導入中,老師這樣進行課堂導入:音樂課堂僅僅有40分,但是快樂卻有100分,我們大家愿不愿意和老師一起去探究這快樂的100分呢?讓我們一起相聚在快樂的音樂課堂,感受音樂的美,感受夏天牧場的美妙,廣闊無垠。通過老師簡短充滿活力的語言,使學生的身心開始興奮,在具有感染力的語言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也增加了學生的音樂情感,老師用精煉、富有激情、有感染力的語言,讓學生融入美美地音樂歌唱中,學生在美的感受中學的快樂,學的扎實。
(二)提問語,啟發智慧
妙語生花才能使學生發散思維,提升對音樂的思考,感知音樂的美妙。在音樂課堂上,缺少不了的是課堂提問。課堂提問既是對學生知識掌握的檢查,也是增強師生之間互動的主要手段。在課堂上,老師應該運用有價值的且具有趣味的、具有美感的語言進行問題的提問,實現學生在老師的優美語言中積極回答問題,感受到音樂的旋律美、語言美。另外,通過美的語言進行提問,也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學習印象,啟發學生深刻思考,積極探究。
例如,在小小音樂劇《東郭先生》中,老師先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音樂劇《東郭先生》的視頻,促進學生感受東郭先生與狼之間的故事,當學生看完之后,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東郭先生這一故事的了解,在課堂上進行演繹。老師要引領學生,注意演繹時的語音語調,必要時老師要做到引導、糾正和啟發。當學生在課堂上親身參與到這個小小音樂劇中,便能夠增強更多的音樂體驗,老師趁著學生全身心地融入,對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如果你是東郭先生,在路上牽著一頭小毛驢,高高興興地往前走,突然發現了一只狼,你會怎么辦呢?通過老師的問題提問,學生回顧剛剛演繹的音樂劇,結合音樂劇回答此問題。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地思考這一問題,實現學生在音樂劇的演繹和老師的引導美之下,感受故事的情景美,并從音樂劇中獲得哲理美,提高學生的智慧和情操。
(三)評價語,樹立自信
提升學生的音樂自信,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潛能,關鍵在于老師的評價語言,贊賞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贊賞是一門語言藝術,更能體現音樂的藝術美。因此,老師在進行評價時,必須強調語言美,多一些尊重,多一些賞識,讓學生在鼓勵中獲得關愛,在關愛中獲得積極性,在認可中獲得滿足感,提高音樂學習自信。例如,老師在課堂上進行問題提問時,有些學生并不能順利地回答上來,這時老師要在課堂上利用富有感情的語言說,誰能幫幫這位同學呢?用這樣的語言進行評價,既尊重了學生的自尊心,又能緩解課堂上的尷尬局面。在音樂課堂上,缺少不了的就是學生在課堂上的演唱,有些學生性格比較內向,怕自己出錯,總是不敢表達自己,老師要利用悄悄話的形式鼓勵學生,在學生的耳邊悄悄地告訴他,“你唱的歌好極了,聲音特別甜美,唱的音調也很準。老師特別喜歡你,如果你每次都能夠大膽地表現自己,同學們也會更加喜歡你。老師為你加油!”從心貼心的交流和老師的親切友善態度中增強學生自信心。另外,老師要強調體態語言在評價中的重要性,在與學生進行交流時,要面帶微笑、輕輕點頭、鼓掌、豎起大拇指等等,用自己的體態語言給學生打一針強心針,幫助學生樹立自信,也能讓學生在老師的語言美、體態美中受到鼓舞,激發學習的信心。
四、 結語
在小學音樂課堂實施美學為取向的語言藝術,需要語言準確、表達精確、生動形象,綜合運用口語語言、肢體語言、面部表情等等。在音樂課堂中實現聲情并茂,使得課堂中充滿感情,讓語言和音樂相互結合,用語言表達感情,用語言訴說音樂的美妙。
參考文獻:
[1]王金姝.談課堂語言藝術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J].小學教學參考,2017(15).
[2]王蓓蓓.做一個會說話的老師——談談音樂教師的課堂語言藝術[J].少年兒童研究,2017(7).
[3]白潔.談教師語言的表達方式對小學音樂課堂氛圍的影響[J].北方音樂,2019(7).
[4]劉悅.評價—音樂課堂的催化劑——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評價語言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8(17).
[5]江霞英.小學音樂課堂語言的“藝術”探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6).
[6]李江輝.小學音樂課堂中巧用語言藝術的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25).
[7]周瓊.善用語言?為音樂教學添加亮彩——淺談音樂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藝術[J].名師在線,2018(23).
作者簡介:
鄭燕寧,福建省寧德市,福建省霞浦縣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