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娜



【摘要】本文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6 At the snack bar “Sound time”教研課為例,論述小學英語課堂內外整合語音教學的策略,從語音和語境的整合、語音和教材的整合、語音和課外繪本的整合等方面,幫助學生學習語音知識,培養學生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多元化語音技能及思維品質,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
【關鍵詞】語音教學 英語 整合
小學英語語音教學,其高效課堂課程的設計是提升學生聽說能力的關鍵。近日,筆者經歷了一次英語公開課的磨課過程,教學內容為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6 At the snack bar的第三課時Sound time板塊教學,讓學生學習字母X的發音及相關單詞six,box,fox,taxi等。如何擺脫枯燥乏味的音標學習?如何將單一的語音元素整合到豐盈的繪本閱讀感知?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認真備課、用心磨課,以期帶領大家感受課內外整合語音教學的“三聲三試”。
一、“聲”臨其境——試將語音元素融入主題語境
(一)緊扣核心話題,創設完整情境,激發學生表達的興趣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語用語言”。筆者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始終圍繞核心話題:字母X的發音創設主題語境,用幾個故事作為線索將整堂課串聯起來,使得課堂的呈現具有一定的整體性。
教學片段1:
教師身穿印著fox的衣服,衣服上貼著英文名字Rex,手里拿著six storybooks。
T: Hello,boys and girls. Today,Im your new teacher. My name is Rex. Would you like to say “Hello” to me?
S:Hello,Rex.
T:What animals do I like?Can you guess?
(引導學生發現衣服上的狐貍圖案,說出fox)
T:Yes,I like the fox. Look,I have something in my hand. Can you guess?
(引導學生運用之前所學句型提問:Do you have any...?What do you have...?)
T:Look,I have some storybooks. How many books?Lets count!
S:Six.
T:Yes,I have six storybooks and Ill share these books with you.
【設計意圖】教師巧妙運用著裝、英文名、教具等手段,將教學核心內容字母X的發音,與相關單詞Rex,fox,six,books整合到了Free talk的教學環節中,課堂一開始就自然、真實地滲透本堂課的核心內容,激發學生學習6個小故事的好奇心,并創設整體故事情境,為后續的教學環節營造和諧統一的教學氛圍。
(二)融合語音要素,再創真實語境,搭建語用輸出平臺
教學片段2:第四個小故事(R—Rest boxes)的學習過程
T:We know the boxes are falling and falling. One box is falling into the snack bar. Where are the rest boxes?Lets listen,find and choose.
學生聽錄音選擇正確的單詞,在校對答案以后,教師再次提問:Where are the rest boxes?
S:One box is falling on a cox with a pox. One box is falling on a taxi.
【設計意圖】教師設計聽音選詞的活動,學生聽錄音選擇正確的X-word,并在最后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為此,教師構建合理的輸出語境,將無意義的單詞創編成有具體含義的句子,并配以生動形象的圖片,為學生營造真實自然的語言輸出環境,搭建有效的溝通平臺,便于學生再次感知目標語言,并用目標語言進行交流和反饋。
二、“聲”情并茂——試將情趣和情節雙重驅動
(一)立足語音本身,妙用Chant&Rap,增進師生互動性
在小學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語音學習是教學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因此,教師在開展語音教學或自然拼讀教學時,應當提升英語學習的趣味性,挖掘語音教學的情趣之美。Sound time板塊教學應該體現語言的韻律之美,創編朗朗上口的chant(如圖1),給教師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層次性,幫助學生腳踏實地習得目標語言、理解語言、提取重點,操練語言表達。而想要進一步挖掘語音教學的韻律之美,教師就可以選擇chant的升級版——Rap形式的操練,配上節奏感勁爆的音樂、炫酷的手勢,將原本枯燥的內容生動演繹,為課堂注入新鮮的活力。
(二)依托故事情節,善思多問,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發展
本堂課的一大亮點在于將所學內容都整合到一個“STORY”中,而這個“STORY”又暗藏玄機——每個字母分別對應5個小故事:S—Snack bar;T—Trouble;O—Ox and fox;R—Rest boxes和Y—Your story。每一個故事看似獨立卻又存在緊密的聯系,故事情節隨著教學環節的實施一步步向前推進,于無形中引導學生預測、猜想,在接下來的故事中仔細觀察、積極思考,激發學習的熱情、激活思維。
三、“聲”入人心——試以遞進式教學策略提升綜合語用能力
(一)立足教材,感知目標語言,初步掌握拼讀單詞的能力
教學片段3:
T:They have a lot of food at Foxs snack bar,they are good servants,so business is booming. They are very happy. But.... look,he is sad. What happened?
(PPT呈現傷心的Mr Fox,播放音效:重物砸落的聲音)
Mr Fox: I have a big trouble.
T:He has a big trouble. What is it?Lets see the second story——Trouble.
(學生邊欣賞第二個故事的圖片,邊聽錄音)
T:What trouble?
Ss:A heavy box is falling into the snack bar.
T:Where is the box?Lets find the box first.
逐步呈現本節課教學的重點——Sound time板塊的內容。
【設計意圖】在這個小故事的學習過程中,筆者立足于教材本身,以本單元的核心話題——Snack bar為著眼點,創設了狐貍家小吃店屋頂被一個沉重的箱子砸穿的教學情境,非常自然地將話題從Snack bar過渡到了代表字母X發音的典型單詞box,順利將Sound time中的主要內容融入故事情節中。學生以教材為立足點,在情境中順其自然感知、體驗目標語言,學習并操練字母X的發音及相關單詞,學生在這一環節過后初步具備“見詞能讀”的能力。
(二)整合資源,解碼目標語言,及時內化提高學習成效
教學片段4:
T:You can read these words. Can you try to read more X-words?(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用chant的方式朗讀更多的X-words)
T:Wheres the box from?The answer is in the next story“Ox and fox”. Lets try to read.
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自主朗讀繪本故事。在遇到新單詞時,教師通過解碼單詞音節的方式,幫助學生迅速認識、朗讀新單詞。
【設計意圖】筆者在這個環節中,將課外繪本故事與課內的語音教學整合起來,將習得的語音知識在繪本故事中真實輸出、及時反饋,通過chant朗讀繪本等方法加以鞏固,所學知識有了內化的過程,從而提高整節課的教學成效。
(三)延伸情境,運用目標語言,提升綜合語用能力
教學片段5:
T:Mr Fox is sad,because the snack bar was broken by a heavy box. Do you want to help Mr Fox?
Ss:Yes!
T:Now its your story. Please use these X-words to write your story.(PPT呈現本環節圖片和要求)
X-man行動隊任務要求:根據圖片選擇正確的單詞完成故事。
學生根據圖片,填寫正確的單詞完成故事。教師核對答案,請1~2名學生敘述自己的故事。
【設計意圖】筆者將教學場景從繪本遷移到了實際生活,將故事設定成學生自己的故事,拓寬文本、延伸語境,為學生運用目標語言架構自然真實的情境,喚醒他們的自主意識,激發自主學習的動力。在學生完成故事創編的過程中,筆者將本堂課的教學重難點:字母X及其相關發音的單詞再一次鞏固和內化,將所學真正地運用起來,著重培養學生聽音能寫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音素養,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
總之,將課內外資源有機整合到語音教學中,是提升學生語音素養的有效著力點,積極關注課內外整合的語音教學,以學生語音素養和綜合語用能力的培養統馭課堂教學行為,使學生自身學習技能和效能都得到優化,對于學生思維品質、交際能力、創新意識和文化品格的提高,都將產生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胡珊珊.由一次磨課經歷引發對單元復習教學的思考[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8(9)
[2]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3]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5)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