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壽蓉


【摘要】目的 現將護理流程優化在急性缺血性卒中靜脈溶栓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具體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選取2018年3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靜脈溶栓患者40例,根據患者入院順序進行分組,將20例先入院的患者設置為觀察組,20例后入院的患者設置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分別給予護理流程優化干預和常規護理,將兩種護理效果進行對比。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急救護理總有效率、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均具備明顯優勢,經計算組間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急診腦卒中患者采用護理流程優化干預,可使靜脈溶栓效果得到良好提高,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從而促進患者身體恢復速度。
【關鍵詞】靜脈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中;護理流程優化;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8..02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中老年人一種高發疾病,該病具有發病率高、病情變化快及致殘率高等特征。因此,患者發病后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及時有效的護理治療干預,是確保患者生命安全及預后的關鍵。為此,此次研究詳細分析了護理流程優化干預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靜脈溶栓治療的影響效果,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8年3月~2018年9月急診接收的4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靜脈溶栓患者作為此次分析對象,將40例患者分成觀察與對照兩組各20例,觀察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齡(60.5±3.2)歲;對照組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齡(61.0±3.3)歲。觀察與對照兩組之間的臨床資料不存在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行靜脈溶栓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護理流程優化干預,①加強病情分析:詳細掌握患者的臨床癥狀、心理狀態及臨床各項指標變化,為其制定出針對性的護理方案;②根據患者癥狀快速采取相應的各項檢查,迅速為患者建立輸液通道,并為患者置入靜脈留置針,避免患者發生血壓水平波動大時血液循環受阻。③根據病情及時劃分分診類型,給予高危和重癥患者全面開啟綠色通道,使患者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各項檢查及進行溶栓治療;④加強監護力度: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及時做好應急準備;并要定期對患者進行體位調整,確保患者血液循環通暢;同時要遵醫囑給予患者有效吸氧,以維持其血氧濃度,避免不良現象發生,在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后,要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疾病相關知識、溶栓治療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及治療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對疾病和靜脈溶栓治療靜脈溶栓的認知度,增強患者治療信心,并及時給予患者語言溝通及鼓勵安慰,最大限度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避免不良情緒影響患者的溶栓治療效果;并要密切監測患者溶栓治療過程中的體征表現,若出現異常,應及時告知醫生給予有效處理[1]。
1.3 觀察標準
詳細記錄對比溶栓治療過程中患者出現的并發癥。
1.4 護理效果判定
護理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生命體征恢復正常,神經功能損傷較輕,未發生并發癥則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及意識障礙均顯著改善,生命體征基本平穩,出現輕微并發癥則為有效;患者臨床各項指標均處于危險狀態或死亡,出現嚴重并發癥則為無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為急救護理總有效率判定結果。
1.5 統計學方法
此次使用統計學軟件為SPSS 19.0,護理效果計數數據使用n(%)描述和x?檢驗,組間指標數據差異在統計學上顯著,P<0.05。
2 結 果
2.1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
觀察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較高達到了95.0%,而對照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僅為70.0%,兩組之間數據差異較為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僅為5.0%;而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達到了30.0%,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 論
急性缺血性卒中是一種高危性腦血管疾病,該病具有發病率高、危險性高、致殘率高和病死率高等特征,該病主要是指患者腦部發生供血障礙,導致腦組織處于持續性缺血及缺氧狀態,從而造成局限性腦組織發生缺血性壞死或軟化,從而造成不同程度的腦神經功能損傷,發病時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出汗、呼吸頻率改變及心率改變等癥狀,若搶救治療不及時,會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早期靜脈溶栓是目前臨床針對該病常采取的救治方法,通過早期治療可獲得較好的溶栓效果,減輕患者腦神經功能損傷程度,從而減少患者的致殘率和病死率,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但治療期間需要良好的護理干預,才能確保患者溶栓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發生[3]。因此,本文中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患者采取了護理流程優化干預,并已取得了較好的急診護理效果。護理流程優化干預主要是在護理過程中通過加強對患者的病情分析,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并根據患者的病情程度做好快速分診處理,使危重患者能夠快速接受有效治療;通過加強監管力度,確保了患者溶栓治療過程中各項指標的平穩性[4];通過加強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知及治療信心;通過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使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得到及時改善,從而避免了不良情緒影響溶栓治療效果;并通過加強監護力度,確保患者血液循環通暢、呼吸道暢通、減輕患者并發癥發生,最終使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提高[5]。這在本次分析結果中也再次證明,同采取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各項指標數據比較發現,觀察組患者通過采用護理流程優化干預后,其護理治療有效率明顯提高,患者發生的并發癥較少。
綜上所述,護理流程優化干預在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靜脈溶栓救治效果、減少并發癥發生及確保患者生命安全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但本次研究數據依然有限,希望臨床相關專家和學者能夠再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患者的護理干預進一步的研究分析,為臨床治療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可參考數據,幫助臨床提高救治效果,最大限度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參考文獻
[1] 王文蔚,秦素萍.急性缺血性卒中靜脈溶栓護理流程優化及效果評價[J].實用老年醫學,2018,32(12):102-104.
[2] 陳 明,毛燕君,翁艷秋,等.醫護人員對急性缺血性卒中院內救治靜脈溶栓流程優化的質性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7,34(4):31-34.
[3] 張 琳,朱曉萍,劉賢亮,等.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溶栓流程優化的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7,17(2):265-270.
[4] 楊 菲.優化溶栓護理流程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2):3071-3073.
[5] 曲 波.綠色通道與高效溶栓流程對提高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靜脈溶栓率的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22):4192-4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