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莉
【摘要】目的 探討全程康復護理對抑郁癥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進行治療的150例抑郁癥患者,將其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組對比研究。隨機平均分組后,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再給予全程康復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差異較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評分均有改善,但觀察組的改善情況要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較大,滿足統計學條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在護理前,差異較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評分均有改善,但觀察組的改善情況要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較大,滿足統計學條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抑郁癥患者開展全程康復護理,可以有效改善其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全程康復護理;抑郁癥;心理狀態;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8..02
本文為探討全程康復護理對抑郁癥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選擇150例抑郁癥患者進行分組對比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依據隨機原則,將150例研究對象平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75例。對照組中,男48例,女27例,年齡19~58歲,平均(38.7±6.2)歲。觀察組中,男49例,女26例,年齡20~59歲,平均(38.9±7.3)歲。兩組患者經過檢查,均符合《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4版中的診斷標準,不存在其他禁忌癥。本文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均自愿同意參與研究,一般資料比較差異較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如進行基本心理護理、用藥指導等。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再實施全程康復護理。具體護理如下:
(1)心理護理:給予患者關愛與鼓勵,在其情緒穩定狀態下,護理人員要主動與其進行溝通、交流,以理解和親切的態度、語言,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傾聽患者的傾訴,對其心理問題進行及時疏導,以成功案例提高其治療的自信心。指導病友相互溝通,通過交流宣泄情感,穩定患者的情緒。
(2)認知引導:對患者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和認知引導,使其了解抑郁癥的相關知識,轉變傳統的疾病認知。使患者認識到遵醫囑用藥的意義,明確用藥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應對策略;
(3)康復訓練: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通過生物反饋訓練、疏導訓練、作業療法和工娛療法等,進行康復訓練,以此來轉移患者對疾病的關注,緩解其軀體上的不適應,提升臨床治療效果。
(4)出院指導:在患者出院前,要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指導,說明抑郁癥屬于情緒障礙,通過自我調節和藥物治療,可達到治愈的效果,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自信心。同時,護理人員還要叮囑家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關愛患者,給予其心理慰藉和情感疏導,遵醫囑用藥,以免病情反復。
1.3 觀察指標
采用SAS及SDS自評量表,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價。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評價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與患者生活質量呈正比。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處理本文數據資料,以P<0.05表示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價值。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 (SAS)、抑郁自評量表 (SDS) 評分,差異較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評分均有改善,但觀察組的改善情況要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較大,滿足統計學條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在護理前,差異較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評分均有改善,但觀察組的改善情況要顯著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較大,滿足統計學條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抑郁癥患者因受疾病的影響,不僅會在情緒和認知上出現問題,而且身體機能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加上治療周期較長,患者容易易對疾病治療和預后產生懷疑,降低其治療依從性和效果。對抑郁癥患者實施全程康復護理,可以從多個方面保證治療的持續性和效果。在應用全程康復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護理計劃方案,并引導患者和家屬積極參與護理。綜上所述,因為抑郁癥具有特殊性,在治療過程中,必須要采取有效護理措施,才能提高治療效果。全程康復護理能較好地消除抑郁癥患者治療期間的各潛在不良因素,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提升整體的康復效果,值得在臨床中給予借鑒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梁雪玲,李振超,王 桃.全程康復護理對抑郁癥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3):223-224.
[2] 許秀賓.全程康復護理在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10(09):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