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來源于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黨宣言》等著作,來源于毛澤東、鄧小平等 多位革命前輩對“初心”的深刻的論述。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 復興。新時代背景下,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就是要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注重思想建黨,堅持馬克思主義人 民觀;堅定文化自信,堅持鑄魂育人。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人;初心;習近平;新時代
中圖分類號:D261?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CN61-1487-(2020)07-0029-03
自 1921 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已有近 99 年,中國共產黨發展史也是中國共產黨為民服務、為民謀利的歷 史。今天,不論是中國共產黨的黨員規模、執政能力還是 世界影響力都與建黨初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我們要 始終明晰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初心”是什么,中國共產 黨人的“初心”是什么。
2015 年 7 月 1 日,習近平在給一位在工作崗位上兢 兢業業奮斗多年的老黨員的回信中寫到:“不忘初心,方 得始終”。在之后的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講話、慶祝建黨 95 周年講話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內核貫 穿于習近平的講話中。2017 年,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也成為報告的主題貫穿全會,這也 進一步深化了全黨對習近平關于“初心”問題的認識。
一、中國共產黨“初心”的歷史淵源
(一)馬克思、恩格斯對“初心”的闡述
馬克思和恩格斯沒有對“初心”一詞進行明確定義,
他們在《共產黨宣言》與《法蘭西內戰》等著作中明確提出建立共產黨的目的,即“消滅私有制”。[1]??建立共產 黨的“初心”就是領導廣大無產階級聯合起來,推翻資 產階級,消滅私有制,建立無產階級政權。馬克思在《法 蘭西內戰》中對巴黎公社運動中體現出的人民主體思想 和社會公仆思想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盡管巴黎公社運動 最終沒有成功,但它的存在展現了一個無產階級政權社 會存在的可能性,而巴黎公社這一個免除了人民無法負 擔的“血稅”的“廉價政府”,其管理人員也因其為無產 階級服務的本質,成為了“領工資的公社勤務員”,展現 了不為自身求私利,而是為無產階級的解放而奮斗的政 府以及個人的光輝形象。
(二)毛澤東對“初心”的闡釋
中國共產黨一直以來都將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利作為自己的最高準則。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沒有私利的政 黨,其“初心”就是為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熱中,實現民族 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通過各項方針政策更好地確 保為人民服務。作為新中國成立、建設的主要功勛者之 一的毛澤東對中國共產黨的“初心”有著比較深的認識。 首先,毛澤東繼承了唯物史觀中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重 要論點。毛澤東曾提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 歷史的動力。”[2]??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及新中國成 立后的建設階段,毛澤東深刻地感到人民的力量十分巨 大,僅靠中國共產黨自身,無法取得勝利,只有在黨的堅 強領導下,充分施展人民的強大力量,打“人民戰爭”,革 命才能取得成功。其次,毛澤東對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要 地位有著深刻的認識,創造性地提出了群眾路線。在工 作實踐中,毛澤東不斷對群眾路線進行闡釋,最終形成了群眾工作路線,在全黨厘清了黨員與群眾之間的關系問題,迅速拉近了二者之間的距離,使全體黨員對我黨的宗 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使全黨對“初心”問題有了更深 的認識。
(三)鄧小平對“初心”的闡釋
鄧小平在繼承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之上,對中國共產 黨的“初心”以及如何在實踐過程中堅定“初心”有了 更深刻的認識。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為鄧小平對共產黨 人“初心”的認識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首先,鄧小平繼 承與發展毛澤東對黨群關系的認識。鄧小平充分肯定人 民群眾在改革開放中的重要作用,深知人民強大的力量, 肯定其創新創造能力。鄧小平提到:人民群眾是推動改 革開放的力量源泉。一是尊重人民群眾,堅持群眾路線。
鄧小平始終堅持唯物史觀,尊重人民的創造精神。他提到:“農村搞家庭聯產承包,這個發明權是農民的。”[3]??他 號召全黨在開展工作時要聆聽人民意見,堅決貫徹落實 群眾路線。其次,鄧小平高度重視群眾的收入和生活水 平。他認為帶給群眾更好的生活、更高的收入是進行經 濟改革的“初心”。他認為,看人民收入增加與否是衡量 經濟政策是否正確的重要依據,只有人民收入增加了,人 民生活水平切實提高了,才是改革開放政策最重要的目 的,這也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應有之義。
二、中國共產黨人“初心”的體現
綜觀世界各執政黨的發展興亡的歷程,可以發現一 個政黨若想要長期執政,不被顛覆,就一定要明晰自己政 黨建立的初心和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 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 復興。”[4]
(一)為中國人民謀幸福
馬克思、恩格斯曾經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為絕 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1]??無產階級不是為少 數人,而是為多數人謀利益。這是無產階級運動與其他 運動最根本的區別之一。廣大無產階級因深受資本家的 剝削與迫害,一無所有,因而無產階級是最具有革命性 的,無產階級的運動實質上就是為這廣大的受壓迫群眾 尋求解放、謀求幸福。
中國共產黨自建立起就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行 動指南,深知建立政黨的目的就是為了能讓廣大中國人 民擺脫三座大山的壓迫,不被欺辱,獲取真正的幸福。這 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也是廣大黨員近 100 年來奮斗 的目標所在。而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中,最鮮明的特 性就是其人民立場,這也是我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不為 少數人,不為特定階級謀私利展現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 中,為廣大人民謀利益謀幸福是共產黨的根本立場。在 十九大報告中,黨中央提出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 訴求,更顯現出自中國共產黨建黨的九十多年以來,無論 國內外迅猛的發展與變化,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并將繼 續堅持為廣大人民謀利益、謀幸福的價值目標。
(二)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中國共產黨誕生于內憂外患之際,封建主義、官僚資 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正逐步蠶食著這個東方大國。廣大人 民深受壓迫,希望有人能夠帶領他們獲得解放。各個階 級、派別先后為解決中國當時的現實問題提出方案,但相 繼失敗。人民迫切希望有一個政黨可以引領中國走出這 黑暗的現實,讓這個曾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大國重新實現 獨立與復興。隨著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馬克思主義相 繼在李大釗等人的努力下傳入中國,五四運動的開展,也讓中國工人階級逐漸覺醒,在陳獨秀等人的領導下,各地黨組織相繼成立,這為 1921 年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提供了 思想、組織和階級基礎。
盡管中國共產黨建立之時僅有五十幾名黨員,但正 因它將救亡圖存看作是自己的使命,無數仁人志士隨即 加入中國共產黨,為拯救中國貢獻力量。中國共產黨帶 領中國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 建立了新中國。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實現中華民 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中國共產黨就是 挽救近代中國危亡的最堅強的力量,這力量背后就是中 國共產黨自建立以來確定的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
三、新時代背景下不忘初心的具體實踐
(一)堅定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
一個堅定的信念,是一個人、社會和國家的無形的脊 梁,它連接著個人、族群與國家,它指引著人們向理想邁 進的步伐永不停歇。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就是認定在馬 克思主義理論指引下的共產主義必將實現,階級終將消 亡;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就是認定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思想引領下中國必將實現偉大復興。回首中國共 產黨的歷史,無數黨員在面臨艱難困苦、刀山火海之時堅 信“革命理想高于天”,他們從未動搖過他們的信念,也 從沒有停下為信仰不斷奮斗的步伐。中國之所以能夠從 站起來到富起來并正努力強起來,就是因為在黨中央英 明領導下,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堅守信念,為了理想舍 生忘死,頑強拼搏!我們黨強調廣大黨員要不忘初心,就 是不要忘記自己當時的入黨動機,不要忘記自己面向黨 旗許下的錚錚誓言,樹立篤定的理想信念。作為一名共 產黨員,無論自己加入黨組織的時間長或短,無論我們黨 面對怎樣的國際國內形勢的挑戰,我們都應該是一名堅 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應該堅信共產主義必將實現,永葆革 命精神,用畢生精力為其奮斗。
不忘初心就是不忘我黨建黨的目的,不忘革命先輩 的英勇奉獻;不忘紅色江山從何而來,不忘我黨如何從弱 小變為今天的強大;更不能忘記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不 忘我們許下的為人民服務的諾言。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長 期執政并最終帶領中國進入共產主義,讓全民共同富裕 的黨。當今,我黨面臨內外多種考驗,特別是西方資本主 義國家大力宣揚輸出的價值觀以及部分黨員干部黨性修 養不強、貪污腐敗等問題,因而廣大黨員必須堅定理想信 念,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從他國大黨顛覆的 歷程中吸取教訓。
(二)注重思想建黨,堅持馬克思主義人民觀
在中國共產黨黨史中,古田會議、延安整風都曾深刻 強調了思想建黨的重要性。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是推動我黨更好領導人民進行建設與發展的重要內生動力。馬克思與恩格斯都非常注重黨的思想與理論建設,他們認 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并不是機械的、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 發展著的。列寧也認為,一個優秀的政黨,必須要有先進 的理論指導,注重思想與理論建設。
習近平指 出:“思想政治建設不可能畢其功于一 役。”[5]??理論需要不斷地與現實的發展相結合,理論需要 不斷地推陳出新,因而思想政治建設也要持之以恒地與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相結合,與時俱進地教育 與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近年來,黨中央相繼開展了“三 嚴三實”“兩學一做”以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一 系列主題教育活動,以期提高全黨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 廣大黨員的黨性修養,不斷強化黨員的宗旨意識,不斷深 化廣大黨員的人民觀。引導廣大黨員學習讀原著,學原 理,學習黨中央最新的理論成果,從而堅定自身的馬克思 主義的立場和觀點,堅持馬克思主義人民觀,堅定人民至 上的觀點。其次,通過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廣大黨員不僅 熟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要知行合 一,在工作實踐中落實,牢記自己的黨員擔當與使命。
(三)堅定文化自信,堅持鑄魂育人
習近平曾指出:“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6] 一個國家的精神之魂,就是這個國家歷史積淀中的文化。 國家之魂需要文化去鑄造,當今我們不斷加強構筑中國 精神,不斷凝練中國價值,這就更需要全黨加強文化建 設,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中國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五千 年文化延續傳承的文明古國,有著最豐富的文化資源,有 著融入身軀的文化血脈,因而全體人民都應堅定文化自 信,這是廣大中國人民共同的且最為堅強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人在國家文化建設上的使命與擔當,就 是擔負起為人民鑄魂育人的責任。鑄魂育人就是指通過 相關思政工作,引導全體人民確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這也是馬克思恩格斯和廣大的中國共產黨人一直強調的,必須用徹底的理論掌握群眾。新中國的誕生和不 斷進步發展的歷程實際上就是中國共產黨進行思想政治 工作,凝聚全體人民,團結全體人民力量的工作是否有效 的最好證明。鑄魂育人,從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 提供強大的基礎和力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人 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4]??黨中央號召全 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活動,其目 的就是讓全體黨員明晰我黨以及自身的“初心”與使命, 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堅定“四個自信”, 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鑄魂育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 觀,從而能夠更好地帶領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中華民族 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參考文獻:
[1]( 德 ) 馬克思 , 恩格斯 .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 第一卷 )[M]. 北 京 : 人民出版社 ,2012.
[2] 毛澤東 . 毛澤東選集 ( 第三卷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91.
[3] 鄧小平 . 鄧小平文選 ( 第三卷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93. [4] 習近平 .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 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
的報告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2017.
[5] 習近平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 第二卷 )[M]. 北京 : 外文出版 社 ,2017.
[6] 習近平 . 在紀念馬克思誕辰 200 年大會上的講話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作者簡介:魏瑤(1995—),女,漢族,新疆昌吉人,單位為
新疆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方向為思 想政治教育。
(責任編輯:王寶林)
基金項目:本文系新疆師范大學自治區“十三五”重點學科第二批招標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人民至上思想探析”(編號:
19XJKD021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