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味。”課外閱讀既能增加學生的知識底蘊,也能豐富它他們的精神世界。所以,我們要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合理地為學生選擇課外讀物,讓他們在課外閱讀的同時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得到不同于課內教學的學習體驗。下面,我根據自身實踐,談談如何帶領高年級學生開展有效地課外閱讀。
1 遵循喜好,選擇讀物
課外閱讀首先要建立學生的喜好之上,因為興趣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牽引下,大部分學生都可以積極地開展閱讀。本學期語文書的快樂讀書吧里推薦了這些讀物,有魯迅的《故鄉》、高爾基的《童年》、曹文軒的《草房子》、沈石溪的《狼王夢》等書籍,每一本書籍各有特色,值得課外閱讀,所以我制作了一份問卷調查,里面羅列了書單和簡介,請孩子們從中選擇一本最喜歡看的書,并簡單地說一說理由。調查結果出來了,班級里有25名學生選擇沈石溪的《狼王夢》,他們的理由是喜歡看動物小說,還有的同學以前已經看過,仍是為故事情節著迷,為特別的 “狼道”而驚嘆,所以教師遵循孩子們的喜好,選擇《狼王夢》這一本書!
2 指導閱讀,把握精髓
閱讀并不是單純地讀完一遍書,而是需要一定的技巧。所以,如何指導學生正確閱讀,把握課外讀物的精髓,是一個值得教師認真對待的問題。我班的學生自我表現欲強、語言表達和組織能力也不錯,所以我想可以師生共讀,由扶到放,第一章由教師帶領學生閱讀,后面的章節請五位小老師講解,最后教師點撥和總結,這樣由學生組織的閱讀交流或許比教師的灌輸式的講解更利于學習。
2.1 布置作業,課前預設
這一本書有六章,孩子們每天看一章,我要求同學們在看書時并不是走馬觀花,看到哪兒就到哪兒,對于這一章節的內容,心中要有數。比如:對于第一章 絕境分娩,我提出了這些問題:“這本書的主人公你覺得是誰?她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第一章主要講了什么內容?你覺得下面會發生什么呢?”同學們在看書時能帶著問題靜靜地閱讀和思考,并把一些體會記錄在書本上,這才是有價值地閱讀。而對于小老師來說,他們還要迎接更大的挑戰,就是面對班上個性化的讀者,將怎么組織課外閱讀交流會呢?
2.2 依托支架,課時交流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的行為?!蔽覀兊拈喿x交流課的確是同學們個性化表達的場所,不過還是得依托幾個支架,這樣才能避免交流時出現重復、雜亂地講述。
2.2.1 巧用學習單
學習單,作為語文課堂中常用的一種輔助工具,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提高閱讀交流效益。比如,第二章 培養黑仔,故事內容分兩條線展開,一是紫嵐對黑仔的態度,二是黑仔在母親保護下的成長過程,教師設計了魚骨頭思維導圖,梳理故事內容,明白了是由紫嵐教育方式的變化,導致了黑仔的懦弱和死亡。利用這一學習單,相信同學們了解了這一章主要內容和因果關系,過度地愛護,并不是愛孩子的正確方式!還有第三章 魂斷捕獸夾的詞句摘錄表格,第四章 重塑王者品質的對比圖等。因此,用好學習單,提高了閱讀交流課的效率。
2.2.2 學會寫批注
批注,是常用的讀書方法,閱讀的時候把讀書感想、疑難問題,批寫在書中的空白地方,以幫助理解,深入思考。同學們在家中閱讀時,就有做批注,從內容、寫法、結構、語言等方面給文章加上評語,結合學習單的內容,相機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疑所獲。
2.2.3 有感情朗讀
朗讀,也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法,而有感情地朗讀更是把書面語言轉化為有聲語言的再創作活動。小說精彩的情節深深地吸引了同學們,有很多精彩的片段令他們記憶猶新,在閱讀交流課上,先在小組內交流,收集最精彩的片段,然后由小老師組織,在班級中交流和有感情朗讀。
2.3 反思總結,課后拓展
轉眼間《狼王夢》這本書我們已閱讀完,每日共讀的美好時光雖然結束了,但回顧內容,母狼紫嵐在為培訓“狼王”的過程,不免有些心疼,但更多的是殘忍。在自然界中,優勝劣敗,適者生存,是不變的法則。生存的殘酷,使它們不可能像豬、狗等家畜一樣可以不勞而獲。為了生存,它們只能使自己變得更強,才不會被生活所淘汰和遺棄。現在讓我們從狼的世界中抽離出來,當我們站在人的世界里時,是不是能從紫嵐的追夢經歷的背后,獲得一些關于夢想的思考?現在,在你的心里,是怎樣理解夢想的呢?課后,同學們就對夢想這一話題寫了一篇文章,教師又推薦了沈石溪其他優秀讀物,《殘狼灰滿》、《第七條獵狗》、《紅奶羊》等作品,希望能激發同學們的閱讀興趣,常與好書為侶。
師生共讀《狼王夢》,只能說給我們班級的課外閱讀活動一點啟發,因為課外閱讀并不是隨意、盲目地讀,而是要有目的地讀,要確保讀得有價值、有意義。所以,指導學生正確地進行課外閱讀,幫助他們明確讀的方法和目標,這恰恰是教師要認真關注的事情。因此,在以后的教學指導中,教師必須認真對待課外閱讀,并將其視為提升學生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知識底蘊的主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