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迎春

【摘?要】《數學課程標準》中已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那么如何使學生的這些方面得到進步呢?唯有“說”!說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更有利于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所以,“說”是課堂教學中的金鑰匙!
【關鍵詞】“說”;小學課堂教學;金鑰匙
如果說語言是思維的外在表現,那么思維則是語言的內在表現,它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沒有語言,思維則難以表現,所以說培養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是提高數學素養的主要內容,更是數學學習的重要任務。
一、為什么要“說”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教師講,學生聽。這種輸灌式的教學方法,給予學生說的機會很少,這樣就會在某種程度上阻礙學生的發展,導致有些學生不會說甚至害怕說。然而,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只是充當一個引導者的角色。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創造條件,讓學生“說”,組織學生“說”,加強“說”的訓練,讓“說”成為課堂教學中的金鑰匙!
二、“說”的重要性
(一)“說”能促思維
在數學教學中,“說”已經成為了一項必不可少的學習內容。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在觀察圖片的基礎上,說出這幅圖片的意思,這就是一個思維的過程。
(二)“說”能激興趣
在數學教學中,有的內容不免有點枯燥、乏味,所以,教師須通過一定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說”便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手段!通過不同形式的“說”,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說”能促表達
數學語言和其他課程的語言有所不同,它比較特殊,它是一種準確無誤的語言,也是一種邏輯性較強的語言。小學生的語言能力比較弱,通過每天“說一說”,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都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怎樣“說”
(一)“說”的方法
以看圖寫算式為例,筆者覺得教材賦予它“說”的意義比寫的意義更大,可以通過“三說”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一說”:做前說。也就是在做題目之前先讓學生說一說題目的意思即讀題。“二說”:看圖說。即鼓勵、引導學生在觀察圖片的基礎上,說出這幅圖片的意思。“三說”:題后說。即學生做完以后,讓學生說說他是怎么做的。下面結合一個例子來談。
例子:看圖列算式
“一說”:說一說這道題的題目意思是什么?師:誰來說一說這道題的題目意思?生:這道題是讓我們來看圖寫算式。通過“一說”來培養學生初步的解題能力,這就是一個思維的過程,被語言表現得淋漓盡致。
“二說”:看圖說。師:哪個小朋友能告訴老師,你看到了什么?生1:左邊有6條魚,右邊有1條魚,總共有7條魚。生2:本來有6條小魚,又游來了1條,現在一共有7條。……師:同學們說的真不錯!那么這個圖上的小問號在問你什么呢?生1:在問我們一共有幾條魚。生2:在問我們總共游來了幾條魚。……師:你們真是聰明的阿凡提啊!說得真好!那現在你會做這道題了嗎?請你們馬上做做看!這“二說”便是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通過說,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想法,學生的解題能力和領悟能力!還可以及時地把學生引導到正確的思維方向,所以說,“說”尤為重要。
“三說”:題后說。師:同學們,那以后碰到這種題目應該怎么做呢?生:先讀題,然后在看圖說。生2:先看懂題目的意思,再說一說圖片上的內容,最后寫算式。……師:同學們考慮的真詳細!這“三說”不僅得說,而且還有一種小結的意思,這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也起到一種升華的作用!
(二)“說”的形式
1.指明學生說。指明學生說的時候,一定要請其他學生保持安靜并仔細聽,聽他說的對不對,這也是上面說的對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2.同桌交流。這不僅是一種合作交流的方法,更是優勢互補的好方法,通過交流把對方的知識變為自己的知識,何樂而不為而!
3.小組說。這種形式的說可以讓小組之間進行比賽,看哪個小組說得最好。
4.男生、女生說。通過男女生分開說且互相監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表現欲,從而積極參與。
5.全班一起說。
由此可見,“說”的各種形式也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金鑰匙”。
四、總結、提升
我們中國有句老話說得好:“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育家葉圣陶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教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多“說”,通過“說”來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通過“說”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說”來培養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
所以,我們決不能小看“說”的重要性,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正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數學的海洋中暢所欲言,讓“說”成為課堂教學中的金鑰匙。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數學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