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林伊

[提要] 共享經濟是一種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新思維方式和資源配置模式,通過閑置資源的高效再利用,有效緩解特定資源的供求矛盾,促進社會收益率曲線的上移,有利于社會福利的增進,因此共享經濟成為近幾年來社會的新興發展模式。本文基于共享經濟社會背景下對共享單車的資產處置模式進行分析,得出對各企業在共享平臺的商業消費模式范式下企業資產實現共享服務與其價值再創造實現路徑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共享經濟;企業資產;可持續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20年3月30日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共享經濟、互聯網技術、大數據的發展已經成為21世紀以來我國最偉大的消費革命。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人類對于外界物質或非物質的需求由對量的需求轉變為對質的需求,在其轉型發展的過程中出現閑置資源、過度消費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違背了中國倡導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同時制約了我國高質量發展進程。而共享經濟理念的運用對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使我國逐步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對剩余資源的再利用。但共享經濟在其他各個領域和行業得到長足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企業資產處置不合理的問題,導致大量資源的閑置,這與企業本身要實現共享這一理念相沖突。
對于資產處置不合理的眾多例子中共享單車是最為典型的例子,它是基于互聯網技術對單車這一項資產進行資源“共享”,從而實現更大的價值創造。但由于各行業都是初步接觸“共享”經濟這一理念,還未形成有效地協同消費、資源產權歸屬、經濟運作等模式,因此各共享企業都不同程度地進入到了發展瓶頸期。而共享單車這一行業,各企業資產未能進行合理化的處理,仍存在大量廢棄單車堆積在街上、共享單車無人管理、單車被路人隨意丟棄或占為己有等問題。因此,如何有效解決企業資產處理問題已經成為共享單車行業發展的首要任務。
一、共享經濟概念辨析
共享經濟這一概念出現初期,人們對其的研究主要落在共享消費的領域中,而共享經濟最早是由美國社會科學家Marcus Felson和Joe L.Spaeth正式提出。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運用與普及,共享經濟得到了廣泛認識。因此,共享經濟這一概念被提出至今國內外許多學者也對其進行不盡相同的定義。如表1所示,共享經濟這一概念已經在不同領域得以運用。有關學者認為共享經濟的核心仍是共享經濟平臺。共享經濟平臺則是利用品牌效應吸引社會閑置資源匯聚,再通過科技手段實現資源對接達到資源共享,其本質就是實現資源的可持續使用。因此本文遵從王喜文的理念,互聯網平臺為大環境支撐,讓社會經濟閑置資源的有效供需對接,運用社會大數據資源優化社會資源配置,進一步實現社會經濟增長和經濟效率的可持續發展。(表1)
二、共享經濟對于社會發展的價值體現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閑置資源與超前消費已經對人民的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共享經濟作為新興商業模式的頭角,已經為社會經濟的轉型發展提供新理念、新路徑、新模式,推進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促進社會經濟的有效運轉。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日前發布《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2019)》,這是自2016年首次發布以來的第四份年度報告。基礎數據2018年我國共享經濟交易規模29,420億元,比上年增長41.6%。從市場結構來看,生活服務、生產能力、交通出行三個領域共享經濟交易規模位居前三,其中參與到共享經濟活動中的人數超過7億人。由以上數據充分說明2018年我國共享經濟的產業發展仍然保持較高水平的增速。同時,共享經濟的理念也被進一步的推廣和認知。該報告預測在未來五年將是共享經濟在我國的高速發展期,產業能達到年均30%的增幅。這數據對于保持中國現在乃至未來的發展速度起到關鍵性作用。因此,共享經濟在我國的發展必須得到支持,但在支持其發展的同時需要做好社會與各企業之間的資源合理配置,不能一味地促進其發展而忽略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導致其促進社會資源合理配置的同時又造成資源的浪費與閑置,而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出租車、滴滴車等行業就愈見明顯。
三、以共享單車為例對企業資產處理現狀分析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人類開始關注資源利用效率問題,對于當今社會來說能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將直接影響人民生活質量水平的高低。而共享經濟以互聯網平臺為依托,能有效地將社會各類資源進行大數據匯總分類,通過各種方式使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價值創造,實現社會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達到綠色發展的社會發展理念。
共享單車企業作為共享經濟領域的典型代表,其在發展的進程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因此,進行共享單車行業所存在問題的研究,對進一步健全完善我國共享企業在實現資產可持續路徑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如今在共享單車行業里,無論是哪家公司都出現了車輛過度投放、市場超飽和的狀態,因此就出現了廢棄單車堆積成山、車輛被遺棄或車輛被偷盜無人監管以及公司積壓共享單車無處投放等資源被閑置或被破壞的一系列問題。據不完全統計自2017年至2019年倒閉的共享單車公司有:悟空單車、町町單車、小藍單車、7號電單車、黑鳥單車、何在、騎點、奇奇出行、小鳴單車、酷騎單車、由你單車、踏踏、熊貓單車等20多家。而仍在運營的摩拜和ofo兩家,服務范圍已經超過了30多座城市。摩拜的單車投放量達到80萬輛,ofo的單車投放達到100萬輛。由此可知,單車的投放量是非常大的,據調查顯示,目前我國部分一線、二線城市的單車投放量已經遠遠超過飽和水平,因此超過市場飽和水平的那一部分單車已經成為了社會的閑置資源并且對于社會的發展已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與影響。在許多大城市的鬧市區已車多為患,共享單車已經淪為“無處安放”的垃圾,成了城市生活的“痛點問題”。
共享單車對于每一個公司而言都是企業的一項重要資產。而本文針對以上社會現象對倒閉企業進行公司資產處理模式分析。
首先,出現大量共享單車堆積如山的問題,由此可見各共享單車公司未能對投入于市場的資產進行合理化、精細化的管理,出現管理不當的問題,針對此問題會有幾種原因:第一,公司內部的市場管理機制不健全,沒有形成良好的管理體系與管理架構;第二,公司管理人員專業水平不夠,公司管理層對于市場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高;第三,公司基層人員的執行力度不足,無法實行精細化業務導致共享企業在市場上無法實現其價值,造成資源閑置。
其次,共享單車在市場上的投放量出現了超飽和現象,而造成此問題的原因有:第一,各公司出現了閉門造車的現象,在進行市場測試時過度關注自己的發展能力而忽略競爭對手的發展速度與能力,對市場定位不準確;第二,公司管理層缺乏對市場宏觀調控與整體規劃,盲目投放;第三,政府的干預管理不到位,導致各共享單車公司出現惡意競爭的現象引發市場單車過度投放的問題。
最后,共享單車的過度生產與大量堆積造成的企業發展資金受限與社會資源調度平衡被破壞等問題的原因是共享企業沒有將“共享”理念運用于企業各層面,僅限于物質層面上的共享,也就是單車使用本身上的共享。因此忽略了將企業發展與社會進步進行捆綁發展,使企業只看到市場對于企業發展的有利之處而忽略社會的整體資源調度平衡,而共享單車這種沖鋒式的投放模式打破了市場平衡,因此更不可能實現經濟的共享與可持續發展。對此,要實現共享單車企業的共享發展就必須解決資產剩余的問題,要真正做到共享單車這項資產的可持續。
四、完善共享企業實現資產共享的合理化建議
對于新興發展模式,國家應給予鼓勵和創新,但與此同時也應加強管理,避免在此過程中因企業盈利能力低導致企業破產、跑路等問題。因此,要想實現各企業的資產可持續,就必須要有健全的企業進入共享經濟的考核體制,還必須有完善的政策與管理機制。
(一)政府加快政策出臺,并進行指導監督。政府首先應加快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使共享單車企業在進入市場后的運轉模式得到有依據的監管。其次,政府協同社會各界構建完備的監督管理機制,明確在共享經濟背景下的發展目標與監管原則,促進監管的有效實施。主要在單車的市場投放量實行額度控制、市場報廢單車的嚴管處置、共享單車在市場上的應用規劃等避免共享單車由原來的共享經濟產物變為需要被共享經濟處理的閑置資源。最后,應該由相關部門對互聯網大數據終端進行實時管理,實現數據安全保障工作,解決企業間信息孤島的問題,實現共享經濟企業的數據共享和平臺共享,并能夠對監管部門保持開放以求創新。
(二)企業自身進行嚴格監管,實現“共享”理念。共享企業要想借助共享平臺實現企業的長期發展就必須進行企業自身的改革創新。首先,建立健全的企業發展管理與監督機制,明確企業發展目標,實現真正的“共享”。對于企業應該時刻控制單車的庫存量,眼觀八方瞄準市場變化對市場單車的流量保持一個動態平衡,合理控制廢舊共享自行車的增加,加快廢舊共享自行車庫存的處理。最主要的是加大對于損壞與廢棄單車處理,合理規避此類資產變成社會閑置資源的風險從而實現企業資產的可持續。對于已經或者正在面臨倒閉的企業應該做好共享單車這項資產的收尾工作。第一,可以通過與相關企業聯合將剩余資產進行低價處理;第二,與各高校進行交易,為高校提供專用共享單車,由此能縮小活動范圍且易于管理;第三,可以與第三方進行合作,使企業剩余資產能得到妥善處理。其次,規范健全的人員管理制度是實現企業共享平臺下有效運轉的重要保障。提高人員素質與專業技能的培養,要進行階段性培養,企業高層人員必須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我認知與對社會發展趨勢的認知。最后,企業要做好與政府之間的銜接,打造良好的社會關系,實現信息的流通和技術的相互融通,并能為自己在相同行業上爭取一定的市場主動權。
(三)社會個體共同維護共享經濟市場的穩定。社會共享經濟市場的生態問題由社會中的每一個個體共同打造和維護。“僵尸車”的出現也是由使用者的不規范使用造成的,因此要實現社會資源的可持續,社會中的每一個個體都需要一起努力,自覺遵守規則,做到合理使用、規范使用、安全使用等。
主要參考文獻:
[1]王作功.產權演進視角下共享經濟治理特征研究[J].企業經濟,2019(1).
[2]產能共享呈現加速發展態勢 國家信息中心發布《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2019)》[J].財經界,2019(4).
[3]韓曉,張鵬翥,萬鵬.共享經濟時代的我國在線勞動力市場發展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8(7).
[4]黃意.共享單車:天下賭局,沒有不輸的[J].大數據時代,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