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瀟鋒

賀雪東(右一)堅守抗疫一線,認真登記轄區內近期從疫區返鄉人員信息
若有戰,召必回。這是廣大退役軍人退役時許下的誓言。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四川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廣泛號召全省退役軍人及退役軍人事務系統積極投身到抗擊疫情阻擊戰中。
“軍令”如山,四方響應。在疫情面前, 四川各地退役軍人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紛紛向黨組織和退役軍人事務部門遞交“請戰書”,主動請纓戰“疫”一線。他們中有國家干部職工,也有貧困戶,有白發蒼蒼的老兵,也有80后、90后的年輕人,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軍人本色,書寫退役軍人的忠誠與擔當,為構筑群防群控嚴密防線提供了堅實群眾基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2月10日,已經連續高強度工作20天的余代勤身體出現了明顯疲態。當天上午,在配置高濃度84消毒液時,余代勤哮喘發作被立即送往醫院住院治療。
今年57歲的余代勤是成都市青羊區府南街道戰旗社區黨委書記,是一名老黨員、一名退役軍人。面對突發的疫情,他帶領戰旗社區所有小區物管、院落骨干第一時間全部返回自己的工作崗位,聽從社區黨委的調遣指揮。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疫情攻堅戰關鍵時期,余代勤在一線部署落實疫情防控各項任務:到各個院落對居民進行宣傳,提升居民對疫情的防范意識;帶領工作人員對16個院落進行拉網式摸排,做到不漏一戶一車一人;根據老舊院落和物管院落的不同特點,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登記方案……
住院治療期間,余代勤仍然堅持工作,常通過手機開會了解各項工作進度、安排部署接下來的工作。經過兩天的治療,余代勤身體狀況稍有好轉后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他說:“戰旗的老舊院落多,任務重,防控難度大,在這樣危難的時刻,我不僅是轄區黨員的標桿,也是他們的主心骨。”
在成都市溫江區的疫情防控前線,有兩位特殊的退役軍人,他們是戰友,是同事,亦是父子,他們用滿腔熱血守護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
今年46歲的李強是一名退伍老兵,現任四川益路同行慈善服務中心理事長、成都市溫江區政協委員。疫情爆發以來,他帶領益路同行志愿服務隊在溫江各高速出口,協助開展體溫測量和消毒登記。
2月3日早上7點,成溫邛高速出口寒氣襲人,防疫站外李強張嘴吹了口熱氣,用力地搓著手,看著出口緩慢駛來的車輛,又忙著手持體溫檢測儀迎了上去,“這位同志,您從哪里過來,要到哪去?”“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請您戴好口罩……”從早上7點到深夜11點,他輾轉四個點位,調配志愿者輪班和后勤保障,連續工作了16個小時。連日來,他帶領25名志愿者日均檢測過往人員1000人次,消洗車輛500臺次。
抗擊疫情以來,最讓李強難忘的還是大年初一。那天起得老早的李強準備出發到疫情防控前線,兒子李寅聽見開門聲跑了出來激動地說:“你去參加戰‘疫’怎么能丟下我,你是班長,我是兵,你上我也得上。”李強的兒子李寅今年21歲,2019年剛退出現役,看著父親奮戰在抗疫一線,他也要到一線和父親并肩作戰,在戰“疫”前線,他們要一路同行。
2月7日,溫江區金馬街道某小區門口,李寅把手中的體溫測量儀和登記本交給物業人員,嘴里還不停念叨著“人員進出一定要測量體溫,做好登記”“發現體溫異常人員,要立即上報社區……”這是他指導物業規范化開展人員車輛出入登記的第5小區,這也是父子倆攜手參加疫情防控的第15天。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有無數個像李強父子這樣的退役軍人奮戰在阻擊疫情前線,他們始終牢記軍人的使命和擔當,時刻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上,堅守平凡崗位,站好防“疫”哨崗,用實際行動踐行“若有戰,召必回”的錚錚誓言。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無數退役軍人雖然不在一線崗位上,但他們不忘曾經的誓詞,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挺身而出,志愿沖到了抗疫一線,為大家籌措物資,到一線布控防疫。賀雪東便是這群人中的一員。
1月25日,正在休假的成都市青羊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擁軍優撫科退役軍人賀雪東關注到疫情消息后,第一時間就在思考如何把防控疫情的措施傳遞到每一位退役軍人當中去,為此,他立即向上級請示,得到同意后,立即開始擬制《抗疫倡議書》,而這也是成都市第一封以退役軍人事務局名義號召退役軍人和現役軍人家屬參與抗擊疫情的倡議書。
光是倡議還不夠,還需要實際行動起來,為給抗疫在一線的人們提供更多的幫助,2月1日,賀雪東開始每天向駐區部隊互通情況。得知駐區部隊急需口罩、消毒藥液等醫護用品,他積極募集到2噸消毒液,并協調到10支體溫槍、4000余個口罩,緊急送往急需這些用品的駐區部隊,為那些為守護群眾平安奮戰在一線的戰友送去防護用品。
作為一名退役軍人,也是一名黨員,賀雪東知道,自己要做的不只于此,當要選派干部職工下沉街道社區參與基層疫情防控工作時,賀雪東不假思索地報了名。當他將這一決定告訴妻子時,妻子卻不理解,除了擔心賀雪東感染病毒外,更對他身體不放心。原來,賀雪東膝關節患有滑囊炎,醫生叮囑要減少步行,減少上下樓梯,但參與基層的工作需要靠腿去走,妻子擔心他的身體根本撐不下去。“我是一名黨員,又曾是一名軍人。是軍人就要沖到戰斗的一線去,是黨員就要到基層一線去!你說我該不該去?”妻子沉默了許久,抬起頭看著丈夫堅定的雙眼點頭答應了。
從這一天起,賀雪東就一直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志愿堅守在防疫一線,和社區工作人員、其他網格員一起,走街串巷宣傳防疫知識,登記轄區內近期從疫區返鄉人員信息,挨家挨戶“爬格子”排查有無發熱人員……
像賀雪東這樣的志愿抗疫退役軍人還有很多,他們為趕赴一線拿出的一張張請戰書,是他們于家國最深沉最動人的誓言。他們在街道店面,在居民小區,在交通路口這些一線場所,開展著勸返值守、摸排登記、宣傳引導、防疫消殺等工作,用實際行動和血肉之軀為人民群眾筑起了防控的鋼鐵長城!

李寅正為進入小區的居民測量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