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凱, 秦延錦
(1 洛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河南 洛陽471023; 2 偃師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河南 偃師471900)
高血壓為臨床常見慢性病之一, 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血壓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 高血壓患者發病后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導致其出現心肌梗死、 腦卒中及急慢性腎病等, 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2]。 本研究于2019 年4 月對偃師市18 歲及以上居民的高血壓發病率進行調查, 并分析其危險因素, 旨在為今后高血壓的預防及控制提供有效的科學依據, 現報道如下。
本調查的對象為2019 年4 月河南省偃師市18 歲及以上的居民, 并在本地區居住至少在1 年以上。
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法, 在偃師市11 個鄉 (鎮) 中每個鄉(鎮) 隨機抽查1 個村, 之后在每個村的100 戶家庭進行調查,共調查2 568 戶, 共計3 011 名居民。
采用本院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 該問卷主要涉及一般人口學特征 (年齡、 性別)、 行為學信息 (吸煙、 飲酒)、 健康狀況(體重指數、 血脂指數)、 疾病史 (是否患有高血壓)。 于2019年4 月由經過培訓的調查員到當地衛生院對居民進行面對面調查, 并準確記錄, 確保調查的準確性。 調查對象于次日清晨空腹狀態下, 到當地衛生院進行體格檢查與實驗室相關檢查。 對調查對象進行體格檢查時, 均采用統一校正過的儀器, 使用相同的測量方法測量。 實驗室檢查方法: 空腹狀態下抽取肘靜脈血5 mL, 由當地衛生院檢驗科醫師嚴格按照操作流程進行血脂檢查。
調查問卷由調查組各成員共同商榷制定, 專人在回收時負責對調查表內容進行核實, 對于缺漏的部分盡可能補記, 資料核對無誤后, 建立統一的數據庫, 并準確錄入居民信息。
血壓測量均采用歐姆龍牌電子血壓計, 每位居民測量兩次, 兩次之間間隔2 min, 取兩次平均值, 若兩次血壓測量結果相差>5 mm Hg, 應再次測量記錄, 選擇3 次結果的平均值。測量血壓前, 測量對象應避免劇烈運動, 避免進食或飲用易導致機體興奮的飲料, 如咖啡等, 靜坐至少5 min 后再行測量。根據 《高血壓基層診療指南 (2019 年)》[3]中的高血壓診斷標準: 未服用任何降壓藥物時, 收縮壓≥140 mm Hg 和 (或)舒張壓≥90 mm Hg, 或有高血壓疾病史, 已經在服用降血壓類藥物。 體重指數 (BMI) 判定標準: BMI 體重計算法及標準:BMI =體重 (kg) /身高的平方 (m2); 成人正常范圍: 18.5 ~23.9 kg/m2, 超 重: 24.0 ~27.9 kg/m2, 肥 胖: ≥28.0 kg/m2,BMI 過低: <18.5 kg/m2。 血脂指數 (LDL-C) 的正常值是<3.12 mmol/L。 根據世界衛生貿易組織對吸煙與飲酒的相關定義, 吸煙史: 平均每日吸煙量≥1 支, 吸煙時間≥1 年; 飲酒史: 平均每日飲酒量≥50 g, 飲酒時間≥1 年。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以±s 表示, 行t 檢驗; 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 行χ2檢驗; 單因素卡方分析篩選自變量, 后對單因素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經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011 名入選者中高血壓患者1 110 名, 發生率為36.86%;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 高血壓與年齡、 體重指數及血脂指數(LDL-C) 有相關性 (P<0.05)。 見表1。

表1 偃師市調查對象的一般情況 (例)
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 年齡、 體重指數與血脂指數 (LDL-C) 均為導致高血壓發生的危險因素 (OR>1,P<0.05)。 見表2。
現今社會經濟快速發展, 人們的生活水平、 生活方式及膳食模式均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伴隨而來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也隨之升高。 相關研究[4-6]表明, 高血壓通常是導致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 因此預防和控制高血壓對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表2 高血壓發病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本研究通過分層隨機抽樣法選取偃師市11 個鄉 (鎮) 共計3 011 名18 歲及以上的居民, 通過統一調查問卷, 記錄其一般人口學資料并分析可能導致高血壓發病的危險因素, 經單因素與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 年齡、 體重指數與血脂指數 (LDL-C) 為導致高血壓發生的危險因素。 分析原因如下: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 人們的日常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 飲食中攝入高蛋白、 高脂肪的食物過多, 容易導致機體出現肥胖、 超重現象, 進而導致體重指數增加, 加重機體心臟負荷、 血脂代謝異常, 引起內分泌代謝紊亂, 心血管功能受損;脂肪量的增加會加重血管壁的壓力, 血脂代謝異常加上血液循環量增加, 誘發患者血壓升高; 高齡患者的生理機能、 機體代謝功能均逐漸下降, 血管壁彈性減退, 動脈硬化的風險增加,周圍血管順應性隨之下降, 血管阻力增高, 心血管功能隨之降低; 血脂增高其中尤以LDL-C 增高為主, 其能夠導致機體代謝異常, 誘發相關疾病, 如動脈粥樣硬化等, 增加冠心病的風險。 故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 對降脂、 降壓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 高齡、 肥胖與血脂指數 (LDL-C) 升高均為導致高血壓發生的危險因素, 針對河南省偃師市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因地制宜, 積極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干預, 加強居民的健康意識, 使其養成良好的生活及運動習慣, 科學合理飲食、 積極控制體重、 戒煙酒, 從而改善居民的健康狀況, 降低高血壓的發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