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婷婷
〔摘 要〕如今,圖形設計課程中對主題的表現僅僅停留在作品描述的層面,難以形成獨特的教學理念,設計作品往往流于平庸。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我們可以開設與圖形設計相配套課程,通過文獻查找和田野調查法收集民間工藝美術圖形素材,在教學課題中探索創新圖形元素,以教學考察地區的民間工藝美術的挖掘與開發設題,結合實際應用和文化創意活動設題等,將民間工藝美術資源與高校圖形設計課程教學相融合。
〔關鍵詞〕民間工藝美術;圖形設計;教學;創新
一、民間工藝美術與高校圖形設計課程教學的聯系
1.民間工藝美術是高校圖形設計教學理念的來源
圖形設計課程的教學目標并不是要創作出前所未有的新事物,而是力圖在傳統工藝文化的資源庫中,提取造型元素,重塑新形象,培養學生創造、創新能力。目前我國一些院校圖形設計教學在實踐部分所選取的物形多為日常小物件,如水杯、剪刀、鼠標、嘴、耳等具體形態,將其進行解構與再構,此類作業在網絡及書籍中可查詢的資料豐富,會造成學生照搬照抄,依葫蘆畫瓢的結果,未發揮出訓練創造性思維的意義。所以制定一套能傳承民間工藝美術等傳統藝術的教學理念對圖形設計教學具有重要意義。現代圖形設計技巧可以為傳統圖形創新提供有效的方法,并且豐富傳統圖形的表現力和創造力。而傳統圖形、傳統裝飾技巧以獨具特色的造型意象,提升現代設計的文化內涵和意蘊。
2.高校圖形設計教學是民間工藝美術得以發展傳承的方式
民間工藝美術種類繁多、內涵豐富,它的傳承和發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穩定性。目前我國民間工藝美術資源的發掘和傳承需要借助高校藝術設計教學來實現,豐富的民間工藝美術資源寶庫是高校特色藝術設計教育的重要能量源。我國的民族藝術設計教育主要是通過“工藝美術史”和“圖形設計”以及工藝美術專業課程實施的。現代造型理論、造型方法與東方傳統構思理念與創造方法的融合,對于民間工藝美術的再創造和現代延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傳承傳統造物文化要與現代造型規律和現代設計理論相聯系,而不是回到過去的原點。將民間工藝美術融入高校圖形設計教學,學生能了解民間藝術的造型、構圖、構色和表現技法等內容,這樣既可以為學生的圖形創作提供素材和設計思路,又能實現對民間工藝美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也有利于高校圖形課程的改革與發展。在圖形設計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創作的優秀圖形作品推薦給地方工藝美術企業,提升本土工藝美術產品品牌的影響力。
二、民間工藝美術融入高校圖形設計課程教學的途徑
1.開設與圖形設計相關配套課程
從我國目前圖形設計教學現狀來看,一些院校課程架構不規范,缺少配套課程,教學時間不足,難以保障教學質量。在高校藝術設計課堂教學開設如民間美術、中國工藝美術史等配套課程,也可以開設“中國傳統文化賞析”等選修課,激發學生對民間傳統藝術的探究興趣,注重對學生民間傳統藝術的培養。賞析的內容可以從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生肖文化、中國傳統象征圖形符號、祥瑞圖形與文化等方面展開。加強對民間傳統藝術的介紹,并注重創設周邊藝術環境,營造濃厚的傳統文化學習環境,也可以定期邀請民間藝術家走進高校課堂,親身講授民間藝術,以保障圖形設計的教學質量。
圖形設計的后續課程需要合理制定,圖形設計的能力可以直接運用到具體的設計實踐中去,如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插畫設計都需要大量圖形來表達信息、塑造畫面。在后期的實踐課程中,將圖形設計的創作手法延伸到其中,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需要授課教師的正確引導,注意課程之間的緊密銜接關系。
2.文獻查找和田野調查法收集民間工藝美術圖形素材
在圖形設計課程中要實現對傳統民間工藝美術的傳承和發展,要提取傳統藝術中的造型元素融入圖形設計課程中去。這需要深入考察民間工藝美術,進行有針對性的調研,在圖形設計課程中,通過圖片和視頻資料的講解,讓學生對民間工藝美術的現狀、文化內涵、歷史淵源有初步的了解。課后利用書籍、網絡等手段,自行收集文字和圖片資料,予以整理。課上以分組討論的形式將所收集的資料,從造型、色彩、構圖、材料等方面進行歸納分析。
田野考察應根據教學內容和目的,選擇民間造物相對集中的地區或民間手工藝活動相對興盛的村鎮,教師對已選定的考察地區的民俗文化、傳統造物和有特色的民間美術等進行較明細的介紹,指導學生對考察地區的民俗文化、傳統手工藝等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和認識,并記錄下相關要點,做好考察前的準備工作。田野考察要有目標、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通過寫生、拍攝、訪談等手段,收集民俗文化境況、傳統造物形象等資料,為圖形設計創作積累豐富的素材。與此同時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藝術感染力和藝術素養。對田野考察收集來的素材進行系統的分類、整理是一項關鍵的工作,學生對素材的整理主要采用電子影像的手段,手繪寫生也可以掃描為電子文檔予以保存,根據內容、性質的不同進行文字標注。素材整理過程是一個再理解、再分析的過程,經過整理來加深對素材的理解和印象,為下一階段的設計構思做準備。
3.在教學課題中探索創新圖形元素
圖形元素的提取與塑造是基礎造型的重要一環,是民間工藝美術元素再創造的關鍵,是圖形設計課程教學的重點內容,在教學計劃課時安排上,應加大訓練力度,充分挖掘和開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引導學生在元素提取和選擇過程中,應注意其主題性與拓展性,防止漫無目的、隨意拼湊。
首先授課教師要對民間傳統工藝文化有全面的分析和認識,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課堂教學中對民間工藝美術元素的歸納和分類要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從提取元素到圖形塑造是一個系統化的藝術實踐過程,第一步為提煉、變異、打散、轉換;第二步為概括、修飾、重構、拓展,這兩個部分是相輔相成、相互作用的,需要學生在教學課題實踐中加深認識和理解。提煉概括是民間工藝美術元素再創造的起點,很多傳統裝飾圖形結構繁復、形式老舊,不符合現代審美的需要,不能直接沿用,需要用現代審美的眼光進行二次抽象。引導學生從三個方面入手去進行創作:一是尋找傳統圖形元素中最有特點的部分,將其提取出來,加以簡化提煉。二是采用傳統圖形的整體造型,用現代審美的眼光和表現方式將其重新加工描繪。三是將經典的元素形象進行分解重構,以新的形式進行表現。
4.以教學考察地區的民間工藝美術的挖掘與開發設題
在具體的教學當中,應該遵循層層推進的教學原則,制定教學環節和步驟,使學生在實踐中逐步加強對傳統民間藝術的理解,以及再創造能力的提高。教師帶領學生感受原生態民俗文化和民間工藝。學生親臨考察地區,通過與傳統民間元素的接觸,將采集整理的素材作為一手資料,以此角度出發去設題,能更好地理解物形抽象表達的某種理念,用現代造型的審美眼光和表現技巧重塑出一種具體物象,將抽象的含義通過富有形式美感的造型來呈現,創造出具有全新的視覺形象的圖形。
5.結合實際應用和文化創意活動設題
圖形設計教學訓練形式是多樣化的。其一,結合商業市場中具有文化特色的實際項目,以民間工藝美術作為設計訓練的要求,系統性地展開設計實踐。在現代設計中,傳統工藝文化和民間美術大有作為,結合地方文化創意活動展開圖形設計教學是重要的教學訓練形式,可以提高設計者的創作積極性和實效性。其二,結合國內外的文化創意活動競賽,瀏覽設計聯盟和文化創意類官網上最新發布的設計大賽公告,在教學活動中,推行“設計比賽入課堂”,不僅能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市場對接,還能提高學習動力,將所學知識融入競賽活動中,這就要求學生對文化創意主題活動進行必要的考察,了解和收集相關圖形素材,為設計做好前期準備,再通過設計尋找傳統元素與現代設計的撞擊點,將傳統圖形元素經過再造想象,成為能體現文化創意主題的新圖形。
(責任編輯:劉小紅)
參考文獻:
[1]董季群.中國傳統民間工藝[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9).
[2]趙洋.民間工藝美術融入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美術大觀,2015(1).
本文系陜西省社科界2019年度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陜西民間工藝美術資源在高校藝術設計教育中的開發與應用研究”(項目編號:2019C18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