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洪川
(西南大學研究生院招生辦公室 重慶 400715)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于2019年11月7日發布了《關于落實博士生導師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教發司[2019]252號)文件,要求各單位根據《關于開展博士生導師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教發司[2019]173號)有關要求,落實博士生導師信息采集工作。各高校應高度重視此次博士導師信息采集工作,同時加強與學校各職能部門之間的聯系,保證數據的一致性、有效性和準確性。同時,本次博士導師信息采集工作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之一,對高校、社會及整個教育事業有著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
根據相關上級文件精神,仔細研究了關于全國博士生導師信息采集的相關事項,本文針對2019年博士導師信息采集的博士導師采集范圍、博士生采集范圍以及部分相關采集項,進行如下說明:
(1)博士生采集范圍: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在本校有過學籍記錄的博士生;主要包括在籍國內(港澳臺)博士生、在籍留學博士生、該時間段已畢業的國內(港澳臺)博士生、已畢業留學博士生;
(2)博士生導師采集范圍:處于采集范圍內博士生對應的指導導師,包括主指導導師、合作指導導師;2019年9月1日起已不再擔任博士生導師(截止2019年10月31日已離退休、去世、解除導師聘用關系的導師)的相關人員可不采集數據;
(3)統計時間范圍:其余表格例如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情況、出版教材情況、研究生教學成果獲獎情況、指導博士生獲獎情況、科研論文情況、科研獲獎情況、出版著作情況、專利(著作權)授權情況、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情況、依托科研平臺情況等的統計時間范圍為2018年9月1日-2019年8月31日。
本次博士導師信息采集中博士導師基礎信息(包括博士導師信息、博士導師信息續1、博士導師信息續2、博士生信息)與科研項目信息為必填項,其余信息采集為選填項。具體采集的內容如圖1所示。

圖1 博士導師信息采集
本次數據采集工作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結合采集工作的特殊性、時間緊迫性,采用行政機關獲取關鍵數據,并結合學院信息報送得到完整的數據。根據數據一次填寫多次使用的原則,通過人事處可以獲取最新的在報送時間范圍內的博士導師名單,包括外聘博士導師、兼職博士導師、合作博士導師以及全職博士導師,同時可獲得在本校參加工作時間、證件號碼、民族、國籍、學歷學位等信息;通過科技處與社科處獲取報送范圍內的博士導師的入選人才項目、科研項目、經費等情況;通過研究生院獲取博士導師對研究生授課情況,指導博士生以及博士生獲獎情況等;通過教務處獲取對本科生授課課程編號與上課人數等情況。至此,完成博士導師關鍵數據的采集階段。
通過將關鍵數據與二級單位的人事秘書確認,可校正當前報送博士導師范圍的準確性:通過科研秘書可以確認校正博士導師的項目與經費情況,通過教學秘書可以確認校正博士導師授課與學生相關情況。最后,聯系博士導師確認本人信息,并對其他信息進行采集確認,獲得完整數據。采集流程圖如圖2所示。

圖2 校內博士導師信息數據獲取來源示意圖
關于部分重要采集項的說明如下:
(1)若存在博士研究生導師不再擔任導師或未完成流轉得情況,填寫博士導師信息、博士導師信息(續1)、博士導師信息(續2)時,導師唯一識別碼請填寫“學校教育事業統計代碼+qtds”,姓名填寫“其他導師”,證件號碼填寫“11010119490101449X”,其他數據均填寫“X”。
(2)博士生若未完成流轉的情況,博士生表格的導師唯一識別碼填寫“學校教育事業統計代碼+qtds”。
(3)所有日期按照“年-月-日”即“XXXX-XX-XX”格式并使用阿拉伯數字填寫,若日期只能確定年份,那么“月-日”統一填寫“01-01”;若日期只能確定年份,那么“日”統一填寫“01”。
(4)可指導博士生類型包括學術型、專業型、學術&專業型;若選擇了學術型時填寫所屬一級學科、所屬二級學科(選填),若選擇了專業型僅填寫可指導專業學位類型;若選擇了學術&專業型填寫所屬一級學科、所屬二級學科(選填)與可指導專業學位類型。此處可指導專業學位類型是指本校可指導的博士專業學位類型,具體選項參照數據字典8(專業學位類型)。
(5)所指導填報單位碩士生在讀人數具體是指在統計時間范圍內完成學籍注冊的該博士導師的在讀碩士生人數,包括普通計劃碩士、免試碩士、推免碩士等。該項只有當導師類別為“博士碩士導師”時才填寫,若為“博士導師”,該項填“0”。
(6)博士生信息采集中,是否授予學位僅當學籍變動原因選擇了“畢業”時才填寫,其他情況下不填寫。
(7)若同一門課程(課程編號相同)有若干博士導師進行授課,則將該門課程編號編為“課程編號-1”“課程編號-2”等方式處理。
(8)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情況中若有報告,報告人必須填寫導師唯一識別碼(非姓名)或者所指導博士生唯一識別碼(非姓名),且該導師唯一識別碼或博士生唯一識別碼存在于基礎信息表格中。
博士導師信息采集工作由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統籌組織全國高校與科研機構進行首次采集。由于其首次采集,相關工作人員只有將文件精神落實到實處,切切實實理解采集系統的使用方法,同時加強與其他高校(科研機構)的溝通交流,信息采集工作才能得到高效有效的完成。本文就博士導師信息采集工作的采集人員、時間范圍進行了界定,對采集過程中的部分重要采集項進行了重點說明解析,對其他高校(科研機構)以及自身的工作具有積極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