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平
摘 要:國家電網公司“三集五大”后,提出了構建調控一體化的思想,重慶電網為試點,成功后進行推廣,本文概述了調控一體化及其優勢,介紹了電網調控一體化的具體實踐步驟和涵蓋以及調控一體化在電網中的應用。
關鍵詞:調控一體化;電網;應用
1關于調控的一體化具體實踐步驟和涵蓋
1.1流程
調控的一體化在系統方面的建設和它的總體思路方面來說,這無非都是為了確保我們國家在電網這一領域能夠穩定并且安全的運行,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有必要的去結合國內各個電網公司進行電網更加完善的建設,也就是所說的“三集五大”,這樣思想路線的相關要求,能夠讓智能電網無論是在哪一個方面和哪一個個層次上都能符合自身相關的要求和規定,這樣的模式也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事故的發生,從而達到了提高工作的效力以及能力等多種目的。
1.2業務及相關流程
調控的一體化業務流程是調控一體化建設之中不能夠缺少的相關內容,也屬于核心的一部分,一定要保證每一個環節的具體事宜都不能夠出現絲毫的紕漏,畢竟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不是空穴來風的說說,就算是千里之堤也有潰于蟻穴的存在。對于工作人員們自己的職責問題上更是應該講求適度,在承包電網的操作或者是事故的處理方面,以及它的運行等方面的相關問題,更要對于無人值班的這種變電智能化系統進行職責分擔化。從而做出合理而且有序的安排,用最有效的數段和條件去實施人力資源的合理調度,讓工作的效率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提高。而關于值班的調度問題上,更是要制定出合理的班值制,可以具體情況具體的分析。
2調控一體化技術支持系統
調控一體化在電網中有更好的應用與發展,必須滿足實施調控一體化管理對技術支持系統的需求,其原則是“統一平臺、統一標準、統一設計、統一開發”。
2.1必備功能
一是具備數據采集與處理,包括模擬量與數字量采集、狀態量采集、數據處理、視頻監視等各個環節;二是在事件及告警處理上,能夠通過自動調圖、語音提示等手段,對電網中各類事故進行報警,同時具備對事故的自動記錄、定位、事故追憶功能;三是在控制功能上,具備受控條件的開關(包括用戶側專變)實現分合控制,可實現保護及重合閘遠方投停(退)、程序化控制;四是在故障判斷及處理上能夠根據發出的故障信息作為判斷依據,自動確定具體的故障區段,并生成故障區段的隔離及非故障區段的恢復供電方案,能夠自動或經調度員確認后執行操作,在發生多點故障時,能夠對同時發生的多個故障進行判斷和處理。配電設備如具備在線監測手段,系統生成網絡重構方案時應評估其狀況;五是在人機界面上,能夠根據需要,為調度中心或者監控值班人員提供數據曲線圖、餅圖、柱狀圖等其它圖形,能夠進行遙控與人工置位,能夠確認報警原因,能夠操作掛牌與臨時跳接線,并具備相應的安全約束條件,同時具備歷史斷面查詢功能。
2.2系統結構匹配
一是在硬件結構上必須選擇通用的、符合國標,先進可靠的計算機硬件,并且其性能穩定,便于維護,可替代性強。同時系統要綜合考慮容量、結構和功能設計的可擴性,應實現終端及硬件配置可隨時擴充而不需要修改任何軟件;二是在系統軟件結構上應該有操作系統、支撐平臺及應用功能三個層次。能夠實現從服務器到客戶端軟硬件的跨平臺與混合平臺,支持系統擴充、硬件升級。
3電網調度集控一體化系統的應用
(1)就現今形勢來看,調度集控系統在大型城區電網的應用中所出現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系統為了保證供電的正常、滿足人們需求必須將容量和功能拓展得更為強大,然而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電網調度集控一體化系統在正常運作中所需要面對的風險程度與日俱增,造成這樣風險的客觀原因在于系統自身結構復雜以及網絡化的結構特點,使其在長期的負荷中需要面臨更大的壓力。針對復雜地調系統的運行安全要使用新的方法。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為保證系統的高質量運作,可以選擇建立起圖形的管理與發布機制,確保整個系統所使用到的圖形只可以以一種形態存在,這就大大降低了調度員與集控員受到誤導的可能性。此外,
為杜絕“走錯間隔”的狀況,在該系統中全部的遙控操作必須在建個圖內進行,數據庫中變電站遠動信息表在接受調試之后,所有的參數都要封鎖,這就為參數的科學性與權威性做好了必須要的保證,為電網調度集控一體化系統的順利推廣做好了技術保證。
(2)調控一體化系統關鍵技術調控一體化系統在電網應用過程中,對人機展示、自動化應用層及信息分層之間的技術還有更高的要求,以確保電力系統自動化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調控一體化在人機展示層中要對一體化人機瘋狂的考試周展示進行充分的調控。在應用層中,要保證調度和監控進行很好的融合,從而保證各功能的分類、信息的分流及責任分區的進行,確保各負其責。同時在對信息分層進行處理卓越,不僅在對信息告警分類,還要做好系統的備份、合并和處理等工作,做好對信息的保護工作,從而實現統一的管理。
4展望
隨著智能電網技術的逐步發展與完善,以下問題有待進一步完善:
一、需要繼續考慮智能電網新技術的發展情況對地區電網的影響,如何把需求側管理的目標和負荷控制技術加入到地區電網調度中來需要深入研究,以繼續完善地區電網調控一體化系統,逐步形成包含用電調度控制在內的調控一體化調度模式,促進需求側與電網的互動運行。二、隨著智能電網新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智能電網背景下的地區電網中可量測的數據越來越多,使得模型更加復雜、規模更大。
5結束語
總之,電網的調控一體化模式具備智能電網“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明顯的特點,實現調度與監控同處值班模式,能夠為電網應急處理效率的提升提供的強大的技術支持,同時,“調控一體化”也適應了人力資源集約化管理發展的要求,符合電力系統大運行體系的發展趨勢,為電網系統智能化、低碳化、安全化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參考文獻:
[1]汪淺予. 智能電網背景下的蘇州電網調控一體化管理模式研究[D].蘇州大學,2016.
[2]崔建喜,陳其鳳. 電網智能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研究[J]. 機電信息,2014(18):174-175.
(國網遂寧供電公司,四川 遂寧 62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