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慧 龔明
摘 要:隨著《關于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意見》的實踐與推進,越來越多的出版單位結合自身優勢,推動出版公益事業的發展。本文以廣西教育出版社為例,分析地方教育出版社如何結合自身優勢和地域特點發展公益事業,多維度助推地方教育發展,以此展現出版人的擔當和出版單位的社會責任感。
2015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意見》強調“文化企業提供精神產品,傳播思想信息,擔負文化傳承使命,必須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多年來,廣西教育出版社秉承“植根教育,含哺八方桃李;鑄造精品,傳承人類文明”的社訓,在傳統出版與融媒體結合的基礎上,多維度展現出版擔當,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以出版公益助推教育發展。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病毒突襲而至,疫情來勢洶洶,一場防控難度最大的疫情阻擊戰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各行各業的人用屬于自己的方式與新冠肺炎疫情做著斗爭,廣西教育出版社在這特殊的日子里,也在默默奉獻著屬于出版人的力量。
一、“戰疫”打響,講好中國故事,體現出版擔當
疫情就是命令,“戰疫”就是責任。令人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讓孩子們不知所措。在此背景下,廣西教育出版社反應迅速,立即組織專家隊伍,策劃出版了“病毒的故事”兒童主題教育繪本,以期孩子長大成人后,可以更科學、更理性、更從容、更團結地面對各種疫情,也希望“病毒的故事”可以借助主題出版的力量,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思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感受眾志成城的中國力量。
“病毒的故事”兒童主題教育繪本分為三冊——《病毒來了》科普了關于病毒的知識,告訴孩子們要理性地面對病毒與疫情;《病毒防護網》傳達了健康生活的理念,教會孩子們如何在疫情期間進行正確的防護;《再見了,病毒小怪獸》講述了各行各業的人在疫情中奮斗與溫暖的故事,體現了對疫情和生命的反思,也展現了中國“戰疫”的力量。
“病毒的故事”兒童主題教育繪本被廣西出版協會、廣西書刊發行業協會評為“全區出版系統防疫抗疫優秀出版物”,且與阿聯酋指南針出版社簽訂版權輸出協議,成功實現阿拉伯語版權輸出。
二、“抗疫”繼續,“山村閱讀計劃”,公益活動守護成長
中華文明根植于農耕文化,鄉村是中華文明的基本載體。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鄉村振興離不開文化的引領,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而鄉村閱讀推廣對鄉村文化振興具有直接促進作用。2019年起,廣西教育出版社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和廣西出版傳媒集團的指導下,開始組織開展“山村閱讀計劃”。其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努力為山村兒童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共同關注和守護兒童的閱讀與生命成長。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襲,并沒有打亂“山村閱讀計劃”的步伐,在脫貧攻堅的決勝時期,廣西教育出版社為山村里的孩子們送去了最富有的精神食糧。
2020年5月16日,疫情防控形勢逐漸穩定,“山村閱讀計劃”繼續向前,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跟著博物館游廣西”聯合發起“海絲起航——山村閱讀計劃走進合浦”活動。活動以《鳳影引航:穿越海上絲路》中的故事為背景,在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開展閱讀實踐,讓學生深入了解家、了解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尋找文化歸屬感。
2020年6月24日至28日,疫情控制形勢愈發向好,“山村閱讀計劃”來到了黔桂交界的大苗山深處——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烏英苗寨,開展“閱讀+扶貧——山村閱讀計劃走進烏英苗寨”活動。苗寨之行,孩子們不僅獲得了精品圖書、文具、MPR點讀地球儀、綠書簽等實實在在的禮物,還在“總編課堂”里感受了《中華經典誦讀》傳統詩詞的魅力。“雙智扶貧”不會因為疫情而停下腳步,多讀書、讀好書,我們將知識帶進大山,希望通過知識的力量,幫助孩子改變自己、建設家鄉。
2020年7月3日,“山村閱讀計劃”走進了百色市那坡縣百省鄉九年一貫制學校,聯合廣西警察學院偵查學院開展“智慧禁毒”禁毒宣傳教育活動。在《初中生毒品預防教育讀本》的知識講解與《青少年禁毒宣傳教育系列動畫》深入淺出的演繹中,孩子們深刻地認識到毒品的危害,以此提高了孩子們識毒、防毒、拒毒的能力,培養孩子們樂觀自律、積極向上的品格。
“抗疫”繼續,“山村閱讀計劃”的“志智扶貧”也在繼續。這里不僅有不斷拓展的“山村閱讀計劃”公益活動,還有我們一直堅持的公益事業——在數十所中小學建設了“智慧禁毒——禁毒教育宣傳示范基地”,通過打造宣傳基地,推動公益事業及教育工作常態化,讓孩子們切實地感受到知識給予他們的力量。
三、全面“防疫”,多點開花,助力線上公益事業
隨著防疫工作的深入,線上與線下的公益事業呈多點開花之勢。尤其是在教育部發布了關于2020年春季延期開學的通知后,“停課不停學”成為了孩子們的基本需求。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老師、家長等讀者在線學習的需求,廣西教育出版社利用自身豐富的教育資源,依托新媒體平臺,提供多種形式的免費閱讀及學習服務,自覺承擔社會責任,助力線上公益事業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廣西教育出版社通過“廣西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讀書郎”“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等公眾號,進行防疫宣傳。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推送關于疫情防控信息,以圖文、海報、視頻、H5等形式進行宣傳,不僅宣傳國家的各種政策、破除關于新冠肺炎的諸多謠言,而且普及防控知識,如怎樣正確戴口罩,如何疏導孩子的情緒,保持心理健康,等等。截至2020年3月底,廣西教育出版社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的疫情防控相關推文逾40篇,其中“共同戰疫”系列主題推文25篇。這些推送內容,有利于讀者正確認識新型冠狀病毒、科學進行防護、保障身體健康。其中“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還組織抗疫專題期刊稿件的征集,總結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的經驗,展現抗疫期間中小學師生工作學習面貌,詮釋中小學教育面臨的新狀況以及對于非常時期教育的新思考,并通過微信平臺免費推送給教師,助力教師隊伍專業發展。
隨著全面防疫的開展,廣西教育出版社依托自身平臺的線上公益活動越來越豐富。除公眾號外,廣西教育出版社依托“指魔方”平臺,積極響應在疫情期間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推出了“優質教學資源”并向所有學生免費開放,其中包括免費開放桂教版音樂教材、快樂口算、新能源、安全教育、新語文讀本等數字產品和數字資源服務,優化線上資源服務,發揮線上教育的優勢,充分滿足學生在居家期間的學習需求。
線上公益活動不僅要豐富,更要專業——線上服務的目標更具針對性。首先是服務學生更具針對性。為了更好地服務即將參加高考的莘莘學子,廣西教育出版社聯合廣西新華書店集團、廣西邕華圖書有限公司,邀請南寧三中校長、正高級教師黃河清,于2020年4月11日晚走進公益課堂直播間,為廣大考生傳授高中數學學法指導秘籍。黃校長結合自身近40年的教學和輔導學生的經驗、案例、大數據等,針對高中學生數學學習的重點、難點,對學習策略進行梳理、提煉,為學生提供學習與訓練的明確方向和要求,線上觀看人數超過15.5萬人次。其次是服務教師更具針對性。為使廣大教師正確理解和把握冀教版小學數學教材的編寫思路和主要內容,用好教材,提升教學水平,2020年5月6日,廣西教育出版社聯合河北教育出版社,邀請該套教材主編趙杏梅老師對教材教法進行線上培訓。
作為文化企業,經濟效益固然是考察出版社能力的標準之一,但是作為文化單位,社會效益才能真正顯現出版的能量。正如我國著名出版家、中華書局創辦人陸費逵先生所說:“我們書業雖然是較小的行業,但是與國家社會的關系,卻比其他任何行業大些。”在特殊的2020年,在同新冠疫情的較量中,廣西教育出版社勇于擔當、敢于作為,以公益事業助推教育發展,被評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出版發行系統防疫抗疫先進單位”,“植根教育,含哺八方桃李;鑄造精品,傳承人類文明”的光芒在這一刻越發閃亮,這是對出版公益事業的激勵,更是對背后出版人的擔當的肯定。
公益之路并非坦途,常有荊棘相伴,但正所謂“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廣西教育出版社走在公益的道路上,完成了從自發到自覺的轉變,參與出版的每個人才真正品嘗到公益的甘甜,體會到出版的力量。
我們,繼續走在出版公益的路上……
(作者單位系廣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