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樂友
【摘 要】音樂是人們表達和傳遞情感的重要手段,有些音樂作品讓人覺得輕松愉悅;有些音樂作品讓人覺得心潮澎湃;還有些作品讓人感動。可以說每一個音樂作品都有其特殊的音樂形象。音樂作品除了自身的主旋律外,還需要通過編曲來增加其表現力,所以編曲對于音樂形象的塑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從編曲技法的角度出發,研究如何塑造音樂作品的形象。
【關鍵詞】編曲技法;音樂形象;塑造
中圖分類號:J6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5-0047-02
一個音樂作品除了自身的主旋律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編曲了。編曲可以增加音樂作品的層次感,編曲是對主旋律的拓展和延伸,編曲可以極大地豐富音樂作品的表現力。因此,編曲對塑造音樂形象至關重要。本文首先分析編曲及其基本的技法,然后具體分析應該如何通過編曲手法來塑造音樂作品的形象。
一、編曲概述
在音樂創作中有作曲和編曲之分,作曲是創作一首歌曲演唱部分的曲調,也就是演唱者演唱的調子。而編曲則是創作人聲伴奏用的各種樂器的曲調。舉例來說,在一首流行歌曲中,歌手演唱的部分稱之為歌曲的曲調,而伴奏所用的吉他、鋼琴、貝斯等樂器的曲調就是編曲了。顯而易見,作曲是創作歌曲人聲部分的主旋律,而編曲則是通過樂器伴奏對人聲主旋律進行拓展和修飾,編曲可以使一首歌更有表現力。作曲是一首歌曲的主要框架,而編曲則是圍繞框架進行修飾,使得框架更加豐滿。編曲主要是指根據歌曲的主旋律在適當的地方采用適當樂器進行配樂。從類型上來看,編曲技法主要包括編曲的節奏、節拍、編曲風格、和弦、分解和弦、特效音、低音等。和弦和分解和弦都是樂理概念。和弦是一組聲音,而這組聲音具有一定的音程關系。分解和弦是主調音樂中的伴奏織體。從作用上來看,各種編曲技法對于塑造音樂形象有很大的作用,例如和弦可以使音樂形象豐滿立體;特效音、低音等編曲技巧可以增加音樂形象的層次感,樂曲的表現力也因此而豐富[1]。
二、通過編曲技法塑造音樂形象的方法
(一)編曲風格及樂器的變換可以塑造音樂形象
一首樂曲中始終有一個主旋律,而編曲是配樂的曲調,不同的編曲可以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編曲也有自身的旋律,通常改變編曲的旋律就能夠塑造出不同的音樂形象。以下舉幾個例子來加以說明。第一,通過改變編曲的風格來改變音樂形象。音樂的發展已經非常成熟,音樂的流派也非常多。例如流行音樂、搖滾音樂、爵士樂、民謠音樂等。每一種音樂在編曲的風格上都有一定的特點。搖滾樂鏗鏘有力,節奏比較快,其營造出的氛圍比較激烈,帶有情感宣泄的意味。而爵士樂就比較舒緩,其編曲擅長采用長線條,所營造出來的氛圍往往是婉轉的、慵懶的。所以,不同的音樂風格也可以塑造出不同的音樂形象。第二,通過使用不同的樂器來塑造音樂形象。編曲指的是對配樂的編排。樂曲的配樂往往需要依賴樂器來完成,同樣的一段旋律,不同的樂器演奏出來的感覺會不一樣,聽眾獲得的音樂感受也會不一樣。鋼琴通過不同的琴鍵發出的聲音組合出一個整體的旋律,但這種旋律有一種破碎感。如果同樣的一段旋律采用二胡或者馬頭琴來完成,就會有不一樣的音樂形象,因為二胡和馬頭琴本身的音色有一些悲涼,鋼琴卻沒有這樣的特點[2]。
(二)改變編曲的節奏可以塑造音樂形象
音樂節奏的構成要素包括樂段中聲音的力度、樂段在時間上的長短、節拍的快慢、樂段的流轉速度等。通過改變編曲的節奏來塑造音樂形象。改變編曲的前提是不改變樂曲的主旋律。節奏本身就能影響人的音樂感受,同樣的主旋律,改變編曲的節奏可以塑造出不同的音樂形象。編曲節奏緩慢悠揚,樂曲的音樂形象就相對舒緩。編曲節奏激情澎湃,樂曲的音樂形象就顯得更有感染力。以下結合節奏的幾個構成要素加以說明。第一,通過力度的強弱變化來塑造音樂形象。在編曲中常常使用打擊樂器,打擊樂器的力度不同,其營造出來的音樂形象就會不同,例如擊鼓的力度小,其音樂表達就相對平穩,音樂形象就相對和緩;擊鼓的力度很大,其情感的濃度就比較大,音樂形象就相對激昂。第二,通過樂段的長短變化來塑造音樂形象。樂段的長短是改變節奏的主要方式之一,如果樂段比較短,其音樂往往是節奏明快,情感濃度相對淡一些,但音樂形象是輕松的、愉悅的。如果樂段比較長,樂曲的情感往往非常飽滿,其音樂形象往往是厚重的,情感的沖擊力會很強。第三,通過改變節拍的快慢來改變樂曲的音樂形象。改變節拍是指不改變編曲的曲調,只是在節拍上加以變化,這樣做雖然曲調本身沒有變化,但節奏快慢的變化會給聽眾造成不同的情感沖擊力。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節奏的變化也可以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3]。
(三)通過和弦的變化來塑造音樂形象
和弦是一組有著音程關系的聲音結合在一起所形成的聲音效果。和弦至少是三個音的組合。和弦從屬性來區分有三種,即主和弦、屬和弦以及下屬和弦。每一種和弦的功能都有所不同。主和弦具有主導地位;屬和弦容易創造出緊張感;下屬和弦往往起到過渡連接作用。和弦往往是對旋律進行配合,和弦的使用讓樂曲具有更加豐富的層次,通過這種配合可以形成不同的音樂感受。所以,通過對和弦的變化也可以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
(四)通過編曲的曲式結構來塑造音樂形象
音樂作品的結構就是其曲式結構。曲式結構主要涉及到樂曲的段落之間銜接、段落自身的結構,以及樂曲的前奏和間奏等。不同的曲式結構會塑造出不同的音樂形象。其一,樂曲的前奏是一段樂曲的開端,前奏的風格為整段樂曲奠定了基調。因此,通過前奏就可以大致判斷出一個樂曲的風格,從而形成一個基本的音樂形象。前奏的長短、前奏的節拍等都是形成其風格的重要因素,前奏可以幫助歌手找到調子,找準節拍;前奏也可以幫助聽眾醞釀情緒,從而促使聽眾快速進入樂曲的氛圍。所以前奏對于一個樂曲的音樂形象非常重要。其二,間奏是曲式結構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前奏結束之后就進入到樂曲的間奏,間奏主要是對樂曲的段落進行連接,促進整首樂曲連貫、順暢和自然。如果一首樂曲的間奏編排不合理,就會導致樂曲的情感表達不暢通,從而有損音樂形象。有時候會特意在間奏中制造沖突,例如一個突然的停頓,這樣做是為了加強情感表達,強調某一步編曲。在一首樂曲中,通常間奏要比前奏和尾奏長。因此,應該重視樂曲的間奏,通過間奏塑造好音樂形象。樂曲的尾奏是間奏結束之后以及整個樂曲結束之前的那一段編曲。樂曲的尾奏是樂曲的收尾,如果尾奏編排不合理,會給聽眾造成不適感,尾奏也關系到聽眾的體驗,尾奏的處理主要是讓聽眾的情感平穩。如果一首樂曲停止得很急促,聽眾的體驗就會比較突兀。這就是尾奏的重要作用。顯然,編曲的曲式結構是塑造音樂形象的重要環節[4]。
三、結語
綜合本文的分析來看,編曲可以增強音樂作品的表現力,編曲技法可以極大影響編曲的風格,進而影響到音樂作品的形象。因此,可以通過編曲技法的改變來塑造一個音樂作品的形象。本文從編曲風格、樂器的選擇、節奏、和弦以及曲式結構等的變化,分析編曲技法的變換如何塑造一個音樂作品的形象。
參考文獻:
[1]劉亦敏.從編曲技法談音樂形象的塑造[J].北方音樂,2018(13).
[2]王和.淺談搖擺爵士樂技法對中國流行音樂編曲領域的影響[J].黃河之聲,2012,(6):52-54.
[3]韋思宇.淺談搖擺爵士樂技法對中國流行音樂編曲領域的影響[J].北方音樂,2017,(20):18.
[4]薛云軒.淺析聲樂作品中的音樂形象塑造[J].戲劇之家,2017,(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