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
【摘 要】優秀的民族文化體現出中華民族良好的精神面貌,對人民思想起到引導作用,給予人民積極的精神力量。地域文化帶有地域特色,與當地人民的生活緊密相連,對當地人民產生深刻的影響。地域文化和群眾文化是個性和共性的關系,組織帶有地域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會給人民帶來親切感,讓人民群眾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
【關鍵詞】群眾文化;地域文化;融合發展
中圖分類號:G123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5-0215-01
群眾文化活動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也在不斷進行活動內容和形式上的創新,反映地域文化的群眾活動,能喚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吸引更多群眾參與其中。地域文化活動和群眾文化活動是共性和個性之間的關系,文化建設者可以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價值,利用當地的風俗習慣開展文化活動。
一、群眾文化活動和地域文化關系
(一)群眾文化可以傳承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帶有獨特的地域風格,它可以是當地的文化傳統或者是民俗風情。地域文化是當地的名片,游客可以通過參加當地的民俗活動,了解當地文化。地域文化是當地人們寶貴的財富,游客欣賞當地美好風光的同時,領略當地獨特的地域文化。當地居民對當地文化有強烈的認同感,地域文化讓群眾凝聚在一起,匯聚成巨大的力量。地域文化讓群眾易于接受,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所以融合地域文化的群眾文化活動也易于推廣。融合地域文化的群眾文化活動也是在傳承地域文化,成為外界了解本地文化的一個途徑。
(二)地域文化是群眾文化活動的源泉
城市中的人們在住所和工作場所之間奔波,人們的精神生活比較單一,群眾文化活動可以起到精神調節的作用,人們從活動中獲得精神力量。人們可以從群眾文化活動中學習到先進的文化,知識得到普及,同時審美水平得到提高。社區的居民在參與群眾文化活動中能夠相互認識,在生活中互相幫助,凝聚力量。地域文化給群眾文化活動提供靈感,群眾文化活動會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體現地方特色。
二、群眾文化活動和地域文化發展情況
近幾年政府十分重視文化建設,群眾文化活動變得豐富多樣起來。群眾文化活動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第一種是政府或者文化部門組織的群眾文化活動,比如2019年春節期間,武威市涼州區舉辦了雷臺廟會藝術燈會,在燈會上市民可以猜燈謎、吃小吃、看雜技表演。現代燈光和傳統工藝技術完美融合,讓人們感受到節日的氣氛,給人們留下美好回憶。第二種是民間團體開展的活動,如涼州區民間藝術團到農村進行表演,豐富了村民的業余生活。
地域文化為當地旅游事業的發展增添助力,推動當地經濟繁榮發展。武威是歷史文化名城,文化資源非常豐富。武威的酒文化、茶文化歷史悠久,保存十分完好。涼州社火、涼州攻鼓子、涼州賢孝等傳統民間藝術受到眾多游客的喜歡,成為當地旅游的名片。當地政府十分重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這些民俗文化得到有效傳承,但是與群眾文化活動融合不夠,很多群眾文化活動沒有體現地域文化特點。
三、推動地域文化與群眾文化的融合發展
(一)善于運用地域文化,凸顯地方特色
群眾因為年齡、職業、受教育水平差異,產生不同文化活動需求,文化建設者必須堅持多樣化的原則,尊重群眾的意見,組織人民群眾滿意的活動。地域文化帶有地方文化特色,是群眾文化活動的源泉,群眾文化活動應該“就地取材”,把地域文化融入到群眾文化活動中。地域文化體現當地人的生活,與人們的生活習慣密不可分,人們根據生活需要創作出民間藝術品。如甘肅剪紙和其他地方的剪紙有所不同,獨具特色,文化建設者可以舉辦剪紙大賽,凸顯地域文化的同時起到傳承的作用[1]。
(二)發揮政府部門的主導作用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民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斷變化,政府對群眾文化工作越來越重視,并號召文化建設者滿足群眾的交流娛樂需要,宣傳先進的文化,增強人民群眾素養[2]。政府應當認識到文化的重要性,不僅在人力、物力上予以扶持,還要給予財力支持,完善群眾文化活動的基礎設施。
(三)加大人才隊伍建設
如今,人民群眾的喜好不斷變化,文化工作者應該根據時代的發展,為群眾文化活動增加新鮮血液,創新文化發展形式[3]。傳承地域文化,組織人們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需要人才的支持。政府擴大地方文藝傳承人群體,對傳承人進行專門的業務輔導,鼓勵其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群眾也可以在活動中增加對地方文藝的了解和喜愛。
四、結語
群眾文化活動是面向社會群眾,具有全民參與的特點,它通過形式豐富的活動傳導給各個階層帶來正確的價值取向和健康的文化內容。群眾文化活動受到地域文化的影響,也會帶有地域特征,生活在某個地域的群眾會對地域文化有著強烈的認同感,不自覺地傳承地域文化,
參考文獻:
[1]賀佳佳.關于如何在群文活動中推動地方特色文藝發展的思考—以志丹為例[J].大眾文藝,2015,(013):4.
[2]韋妮霞.發展群眾文化活動 繁榮地方文化事業——關于文化館群眾文化工作的策略思考[J].人才資源開發,2017,(08):59-60.
[3]李臣之,張利純.我國地方文化與綜合實踐活動融合研究述評[J].課程教學研究,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