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恩澤 丁穎
【摘 要】唐納德·諾曼在《設計心理學3:情感化設計》中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決定一件產品的好壞,情感交互比功能更為關鍵。這個觀點表達了用戶的心理情感因素會直接影響設計的好壞,以及對于產品的購買欲望。在情感化越來越重要的大環境下,本文將以廣受贊譽的深澤直人開創的一種設計的新流派——“無意識設計”為切入點,簡單概述無意識設計與情感化設計的聯系,通過深澤直人設計作品研究無意識設計對用戶情感的不同層次影響,分析深澤直人設計作品中以人為本的理念,最后提出設計師應該把握的方向,為今后的設計提供思路。
【關鍵詞】無意識設計;深澤直人;情感設計;情感層次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5-0129-02
一、關注情感的無意識設計
隨著產品設計與制造業不斷發展,產品僅僅依靠實用功能性已經不足以在龐大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因為市面上的同類產品大多在功能、定價、質量上都沒有太大的區別。因此在產品設計中開始逐漸強調“人”本身在使用產品時的情感體驗,“以人為本”這個理念越來越受到設計師的重視,它要求設計師關注用戶內心情感,在設計產品的過程中,在形態、結構、色彩、材質、使用方式等方面融入目標用戶的情感預期。而在產品設計中,用戶需求具有不確定、隱形、變化的特征,用戶在復雜的意識支配下往往很難提供明確的需求感知。而無意識設計則是去對用戶的心理與情感進行察覺與探析,日本設計師深澤直人則是目前國際上在無意識設計領域的代表性人物。
(一)無意識設計概述
何為無意識,無意識是那些被我們埋藏在內心深處,連自我都沒有發掘的欲望、恐懼、秘密、想法等等。這些意識具有含糊性、內隱性及動態性的特點,它在日常生活中在不經意的狀態下左右著我們的選擇行為和思考方式。
(二)本能層次
本能層次是用戶最先接觸到產品時的下意識反應,是通過各種表層的感知產生的反應,也可以說是產品外觀展現的吸引力。深澤直人設計的加濕器就屬于人們所喜歡的形態,它具有光澤感的材質,形態圓潤而飽滿,展現了曲線的優美而又不失簡潔,即使在沒有功能附加的情況下也可以作為一款裝飾品,而它本身的造型具有水的流動感,與加濕器的產品語意相互吻合,使人們在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就會產生聯想。
(三)行為層次
行為層次設計體現在用戶和產品交互時所得到的良好體驗,優秀的基于行為層次的設計可以在使用感上給用戶極大的愉悅和滿足,它與產品的使用方式和功能特性緊密貼合,讓使用行為具有趣味性、可供性與安全性。深澤直人有一個茶包的設計,他在線繩的末尾系上了一個半透明的環,環的顏色是紅褐色,泡茶的時候,當茶水的顏色跟這個環的顏色相一致了,就證明茶已經泡好了。這個環的顏色就是屬于行為設計,通過一個簡單的使用行為上的設計就可以讓用戶在簡單的泡茶行為中感受到趣味性和人性化的關懷。
(四)反思層次
反思層次作為人的情感最高級別的形式使人們區別于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它代表著我們大腦的思考,不再是生理上的反應和行為學習,它是有意識的思維,需要對世界上的新概念加以歸納。如他設計的三宅一生的TWELVE系列手表,這款手表沒有帶刻度的表盤,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空白的表面,在第一眼看上去會讓人感到疑惑與不解,引起人們的思考,當人們注意到它十二邊形的表盤外輪廓,則會恍然大悟地明白每一條邊線代表著一個數字。它的整個造型設計屬于西方的“極簡風格”,只留下線條利落的時針與分針,表盤、指針的白色與表帶的黑色形成了絕妙的反差。雖然它在功能層面上比不得卡西歐的手表,但是炫耀這款手表和解釋它的設計思維都給用戶帶來了反思的喜悅。
二、深澤直人設計作品在不同層次下的設計方法
(一)本能層設計方法
本能層設計包含語意設計方法、材質設計方法、色彩設計方法。
1.語意設計方法
產品語意是指對形態的構建、重構、提煉,用擠壓、組合、加減、排列等方式對形態元素進行整合。語意設計方法中可以運用類比、相似、想象等多種修辭方法。深澤直人在談他的CD機的設計初衷時,說到他起初開著CD播放器,看著旋轉的CD,音樂隨著旋轉傳播開來,這種形象讓他聯想到馬達驅動的通風扇,當拉下通風扇的線繩,葉片就開始轉動,于是通風扇的語意通過他的設計完美地融入到CD機中,并且給予用戶一種“音樂猶如風一般流出”的感覺。
2.色彩設計方法
色彩設計要比語意設計更加的抽象,因為色彩本身就帶有強烈的情感因素,它作用于人們的視覺心理,與人的情緒甚至與文化背景都有著密切的相關性。根據不同類型的產品以及產品的不同用途,搭配符合產品語意的色彩,這樣可以喚起用戶對于色彩的感性聯想。
3.材質設計方法
產品設計過程中,材質本身的光澤、紋路、特性呈現出各種形式的傳達表現,使產品與材質之間營造出相同或者相異的氣氛,不同的材質給予用戶的感受是不同的。材質是一個包含了材料本身特性、顏色、工藝等的綜合體。目前關于材質設計方法可以根據可拓學共軛原理,建立基于觸覺、視覺、味覺等多感官通道的“體感評價特征”,然后通過可拓創新四步法,對情感和體感進行描述,最后得出最佳方案給予驗證。深澤直人的果汁包裝設計,被稱作“一目了然的果汁包裝”,當你看到包裝盒就聯想到香蕉、草莓、獼猴桃等果汁。
(二)行為層設計方法
行為層設計上的情感是用戶和產品交互時所感知和體驗到的“可用性”,以及所產生的“高效率”帶來的愉悅感和滿足感。從行為層出發的設計應該著重于產品的使用和操作方式,意想不到的使用方式為產品的體驗增加了多種可能性。
(三)反思層設計方法
反思層次上的情感是人們對于產品的信息、蘊藏的文化背景產生的更深層面上的反饋。這個層次的設計對自我思維與情感傳達都有影響力,如自我形象、個人滿足與記憶。反思設計方法分為情景故事設計與人文關懷設計,情景故事設計方法是指產品是基于一種主題意念表現出來的,用戶看到產品形態時,可以迅速與其產生共鳴,從而打動用戶。
三、深澤直人作品中所推導出的情感設計系統方法
(一)概念推導
無意識設計的出發點是用戶感知。情感這個詞也并不是泛指一種感覺,歸根到底,也是由人體的多種感知信息所組成的,復雜而多變。現有的感情測量技術分為生理與心理兩個方面。對于生理來說,可以通過生理感應機器進行參數測量,比如面部表情測量、聲音測量等。對于心理來說,例如最常見的語意差異法,通過自我描述的方法去探知用戶情感。
(二)需求共性
通過對目標用戶的深入研究,尋求在各個階段中的設計需求。角色模型構建法是通過建立3個或者3個以上的人物角色,每一種人物角色都代表著一種典型的用戶人群,對這些人物角色進行動機、行為、心理感受上的描述與分析,從而發現其需求共性。
(三)策略定制
將上一步所得到的人物角色放到具體的事件中,了解用戶的行為方式,來制定設計策略是我們所熟知的全面情景法。在交互設計中,考慮到用戶心理感受,從而完整分析用戶在使用產品時的各項因素間的關系,這樣設計師則可以了解用戶心理,提出情感化策略。
四、結語
對于一個優秀的設計師來說,要具備自己對于設計的獨到見解,從與常人不同的視角挖掘人們的潛意識,才會打動別人。正如深澤直人的“無意識設計”理念,一切的設計都是為生活服務,而人作為生活的主角、產品的體驗者,是設計唯一的宗旨。一個好的設計一定是可以與人產生共鳴的。在物質生活極為豐富的現在,很多的設計也早不再是以功能為主的單調設計,而是賦予了很多情感因素,這樣的設計給人增添了無形的感觸。就像深澤直人的設計,將情感通過產品傳遞下去,一切恰好,才是最好。
參考文獻:
[1]余森林,毛一鳴.從設計師深澤直人的作品來談聯覺要素與通感設計[J].包裝工程,2018,39(06):24-28.
[2]丁鋒,吳衛.深澤直人與他的“無意識設計”[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6(02):138-141.
[3]黃奕佳,劉蘇.從深澤直人設計風格解讀極簡主義新內涵[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9,2(07):33-35.
[4]黃燕妮.回歸產品設計的本源——淺析深澤直人的設計思想和設計實踐[J].裝飾,2008(11):112-114.
[5]鄭銀童.日本工業設計大師深澤直人——用設計暖心[J].工業設計,2015(10):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