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妍暄
【摘 要】我國現行的對外漢語教材,為方便留學生的使用,在生詞表中通常有對應的英譯詞。然而,現今許多教材在處理生詞表中的英文注釋方面不夠準確,有時還甚至會出現一些錯誤。本文通過對對外漢語教材中生詞表中英文注釋的具體考察,梳理綜述前人有關對外漢語教材中生詞英譯的研究成果,進而試圖針對生詞英文注釋方面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希望能對日后對外漢語教材詞匯的編寫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對外漢語教材;生詞表;英譯;原則方法
中圖分類號:H195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5-0159-02
詞匯作為語言三要素之一,是語言的建筑材料。沒有建筑材料就不能蓋房子,沒有詞匯人們就無法進行交流。除了最初本的語音教學之外,可以說,詞匯教學貫穿整個第二語言教學活動。詞由內容和形式兩方面構成,其中內容,即詞的意義,是詞的核心部分。學生對詞語意義理解的準確性,直接影響他對該詞的使用情況。因此,在第二語言詞匯教學中,詞義教學尤為重要。
對外漢語教材中生詞表的注釋通常采用詞匯英譯的方式,借助留學生的母語來遷移,幫助其更好地理解漢語詞匯的意義和用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然而,現今許多對外漢語教材在處理生詞表中的英文注釋方面不夠準確,有時還甚至會出現一些錯誤,這直接影響了留學生的學習效果。這個問題近幾年引起了業界學者、教師的熱切關注,對此,他們也指出了一些對外漢語教材中生詞英譯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詞匯英譯的原則和方法。
鑒于此,本文旨在梳理綜述前人有關對外漢語教材中生詞英譯的研究成果,進而試圖針對生詞英文注釋方面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希望能對日后對外漢語教材詞匯的編寫提供些許參考。
一、生詞英譯研究現狀
(一)生詞英譯存在的問題方面
教材中生詞的英文注釋是母語為英語的學習者學習漢語的重要媒介。對于留學生而言,教材是最直接的學習資料,其中的生詞注釋對他們學習漢語詞匯起著很大的作用。然而,現今的教材在生詞的英譯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這直接導致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偏誤。
王素云專門針對對外漢語教材的生詞表做過研究,在詞匯英譯方面提出了兩點建議:“注重詞的概念意義與非概念意義;考慮生詞與譯注在漢英中的用法差異”。[1]
舒雅麗在《初級漢語教材中的詞匯處理研究》一文中,以國內通行的五種對外漢語教材為研究對象,指出漢語教材的詞匯處理應與印歐語的處理有所不同,需“充分考慮漢語詞匯的系統性、漢字與漢語詞匯的特殊對應關系以及漢語復合詞為主的構詞法等特點”。[2]
錢多、李雷調查分析了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的《對外漢語本科系列教材》,由此收集了由于翻譯不當造成的錯句123個,并在此基礎上加以整理分析,進而在“詞條翻譯”、“義項選擇”、“文化差異”[3]三方面提出了針對生詞翻譯的原則和方法。
趙曉麗選取《漢語口語速成(提高篇)》一書作為依據,深入研究關于詞匯的互譯問題,具體從詞性、釋義和文化層面三個角度,詳細闡述了詞匯英漢互譯中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為“生詞詞性的標注與課文中臨時詞性不一致;英文釋義畫蛇添足、本身有誤、片面、不準確;英文注釋未體現詞語的社會與文化內涵等”。[4]
姜藝琳曾對《發展漢語初級綜合》中的詞匯英譯情況做過具體考察,結果表明這本教材存在詞匯的英文注釋和詞匯本身在課文中的含義有所偏差的問題。她進而指出:“同一個詞語在不同的使用環境下意義則不同,因此教材中的詞匯英譯不應脫離課文,否則英文注釋將失去存在的意義。”[5]
(二)生詞對譯的原則和方法方面
不同語言的詞匯系統之間不存在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漢語詞匯英譯的過程十分復雜。生詞的英譯過程既要考慮漢英語言結構的差異,又要考慮義項選擇以及文化差異等問題。近幾年,許多學者都針對詞匯英譯問題相繼提出了一些原則和方法。
盧偉結合對外漢語教學特點和實際情況,提出“詞語語義等值”[6]的原則:生詞的對譯詞應體現課文中的意義;以概念意義的對應為主,感情意義和風格意義的對應為輔,并提供語言規則方面的說明;翻譯時既要弄清生詞與對譯詞之間的關系,又要理清注釋詞內部義項之間的關系。
蘇英霞在《淺談對外漢語教材詞語例釋的編寫》一文中認為,對外漢語教材中的詞語例釋應具有“生成性”[7],并對詞語例釋的編寫方面提出建議:細化對詞語語義特征的說明,細化對詞語語法功能的介紹,加強對詞語語用特征的介紹等。
魯潔從對等翻譯的視角出發,對生詞英譯的不足進行重新分類,總結出了以下三點啟示:不盲目追求詞性對等,應建立在滿足譯詞和對譯詞意義、語用基本相同的條件之上;翻譯的對等只有近似性,沒有完全相同的對應;字詞的翻譯要考慮語境,語言接受者的同等反應是翻譯的最高境界。[8]但是,其對于具體操作方法未給予說明。
徐娜從漢英語言結構上的差異、義項的選擇以及中西文化差異幾個方面,提出了詞匯英譯的三個原則:“注重漢英語言結構差異的原則;義項選擇準確、適度的原則;翻譯與文化相融合的原則”。[9]
二、對外漢語教材英文注釋的建議
筆者曾以《漢語會話301句》上冊為研究對象,對其生詞表中形容詞英文注釋的匹配度情況進行過具體考察。現結合上述學者針對詞匯英譯方面提出的原則和教學策略,對今后對外漢語教材的詞匯編寫提出以下幾點具體建議:
1.除專有名詞外,兩種語言在詞匯方面對譯不可能完全匹配,二者在適用對象、詞義側重點方面都存在一些差異。因此,可以采用括號內加注的方法來對生詞在搭配對象、詞義側重點方面進行具體的解釋說明。例如:短可以解釋為“short(of clothes)”、“順利”可以解釋為“successful(without any problems)”。
2.如果英文注釋詞語是一個多義詞,最好加注一個同義詞,使它們在詞義上相互限制,從而更加準確地解釋課文中生詞的詞義。
3.如果英文注釋詞項為兩個及以上,應理清注釋項之間的關系。注釋項之間是在詞義上相互限制,還是多個注釋項共同構成課文中生詞的意義,對于這兩種關系,教材可以適當區別標注。
4.在初級漢語教材中,最好不要脫離課文語境堆砌生詞的其他義項。比如,《漢語會話301句》上冊第九課的“對”標注為形、介、動(right;opposite;to face),而文中只取形容詞“right”之義。筆者認為教學應考慮階段性,在初級階段,應隨文釋義,只需注釋出課文語境中的具體意義即可。
參考文獻:
[1]王素云.對外漢語教材生詞表編譯中的幾個問題[J].漢語學習,1999(6).
[2]舒雅麗.初級漢語教材中的詞匯處理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博士學位論文,2003.
[3]錢多,李雷.試論對外漢語初、中級教材生詞的英文翻譯問題[J].焦作大學學報,2007(3).
[4]趙曉麗.中級對外漢語教材中詞匯的英漢互譯研究[J].語文學刊,2011(22).
[5]姜藝琳.對外漢語教材中詞匯英譯存在問題及教學策略[J].青春歲月,2014(19).
[6]盧偉.對外漢語教材中課文詞語漢譯英的原則和方法[J].廈門大學學報,1995(2).
[7]蘇英霞.淺談對外漢語教材詞語例釋的編寫[J].漢語學習,2004(4).
[8]魯潔.從對等的角度研究對外漢語教材中生詞的英語翻譯問題[J].安徽文學,2009(3).
[9]徐娜.對外漢語教材中詞匯英譯的原則[J].科技信息,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