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繼軍
摘? 要:現階段,隨著生豬飼養量的不斷增加,豬病呈現出高發勢態。豬患病后往往會出現機體發熱現象,影響到豬的生長和發育。在這種情況下,做好針對性處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病豬治療中的機體發熱現象及其處理方法進行了相應的探討分析。
關鍵詞:豬病;機體發熱;原因;處理方法;分析
中圖分類號:S854.5+2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20)03-0040-02
病豬發熱時,獸醫需要結合它的體溫變化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以便取得良好的效果。
1? 引起病豬機體發熱的原因
豬發病后一般會出現發熱的情況,這是判斷病情嚴重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在治療時,獸醫可通過病豬的體溫變化判斷所采取的治療方法是否具有良好的效果。要想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獸醫必須充分發揮病豬發熱在豬病治療中的作用,進而促進病豬更快恢復健康,減少損失[1]。
2? 病豬治療中的機體發熱作用分析
發熱是動物機體抵抗疾病的重要表現。短時間內出現中等熱度的發熱能夠更好地抑制病原體的活性,有效抵抗致熱源。另外,動物機體發熱能夠有效提高單核巨噬細胞的功能,使淋巴細胞更快完成轉化,加快抗體的生成,顯著增強肝臟的解毒能力。因此,發熱是動物機體抵抗病原體的正常反應。但是,如果豬出現長時間且高熱度的發熱,那么將會極大加快其機體的分解速度和新陳代謝速度,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導致精神萎靡和食欲不振等。當大量酸性物質發生新陳代謝并聚集在一起時,豬會發生酸中毒,器官出現功能性障礙[2]。此外,微生物在繁殖過程中需要充足的鐵元素,而機體發熱會消耗大量的鐵元素,進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導致豬的抗病能力降低,并引發一系列的并發癥。
3? 機體發熱的處理方法探討
豬生病后發熱屬于常見的臨床癥狀,是機體正常的防御性反應,并不是獨立的疾病類型。如果病豬的體溫發生變化,表明病情發生了一定的轉變。在診斷疾病的過程中,體溫變化是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在沒有掌握具體病因時,如果豬出現了短時間的低燒,在沒有引發并發癥的情況下則不需要進行藥物治療,因為這屬于機體正常的防御性反應,豬可以康復。一旦確診疾病,結合病豬的病因和癥狀后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則機體的發熱問題就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如果忽略了病因,一發現豬發熱就匆忙采取降溫措施,這不僅會掩蓋病情,而且還會影響疾病的正確判斷,延誤病情,造成更大危害。
豬的正常體溫為38 ℃~39.4 ℃。如果豬的體溫超過正常值3 ℃,心臟以及中樞神經將會受到影響,因此獸醫要及時采取降溫措施。如果病豬出現持續性發熱,獸醫也要結合實際病因做好針對性的治療工作。針對機體發熱的成年豬,獸醫可給病豬肌肉注射2 g安乃近注射液;如果仔豬發病,則應結合豬的體重適當降低藥物劑量,避免出現不良反應。如果長期使用安乃近注射液,病豬往往會出現一系列不良反應,最明顯的癥狀是病豬體內粒細胞數量減少。在這種情況下,獸醫必須合理控制好藥物劑量,降低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
養殖戶要確保豬舍環境的衛生和健康,保證光照和通風正常運行,合理控制豬舍內的溫度以及飼養密度,避免出現過度擁擠;要及時清理糞污,避免細菌滋生,定時定期做好消毒工作,尤其是墻面、地面以及槽具,做到全面徹底的消毒,為豬群的生長及機體康復打下良好的基礎。如果病豬能夠自行采食,豬場應為其提供易于消化并且營養豐富的食物,減少鐵制劑的使用。如果病豬出現炎癥反應,獸醫可以用地塞米松治療,不僅毒副作用小,而且效果非常理想,能有效抑制結締組織的生長,在降低毛細血管壁與細胞通透性和抑制組織胺產生的同時,避免病原體的大面積擴散。如果病豬出現了非常嚴重的中毒感染,獸醫應在第一時間用抗菌類藥物進行消炎,同時對其進行降溫,以避免疾病惡化[3]?,F階段,在治療一些急性細菌感染性疾病時,地塞米松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被廣泛應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地塞米松的殺菌效果非常一般,其抗炎性能為非特異性,無法徹底殺滅病原菌,反而會降低病豬自身的免疫力,引發一系列的并發癥,因此只有在面對急性感染性疾病時才使用該藥物。
4? 結語
綜上所述,受眾多因素的影響,當前生豬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豬患病后,機體發熱往往是最顯著的癥狀。本文通過分析病豬機體發熱的原因和作用,探討了機體發熱的處理方法,希望能給豬場獸醫提供一定的參考,幫助病豬更快恢復健康,降低養殖生產的損失。
參考文獻:
[1]高明杰. 豬體發熱的生理作用及處理方法[J]. 養殖技術顧問,2017(04):97.
[2]石新軍. 豬病治療中的解熱與抗炎的機理與方法[J]. 現代畜牧科技,2018(12):171-172.
[3]劉臣華,魯秀瓊. 豬持續發熱與不食癥的治療[J].中獸醫學雜志,2015(0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