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莎莎 王鵬
摘 要:目前,推動高等教育內涵發展,提升本科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強化學生的學業管理已成為共識。讓學生聚焦學業,需要充分發揮高校輔導員的作用,而明確自身定位是輔導員保證工作質量的關鍵。在提升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的背景下,輔導員的定位應更加精準,積極發揮其在職業生涯教育、輔助課堂管理、開展第二課堂、營造學習風氣、強化學業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關鍵詞:本科教育教學;輔導員;定位
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辦好中國特色大學,要堅持辦學正確政治方向、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等三項基礎性工作。當前,全國高校都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提升本科教育教學質量。2019年,教育部出臺了《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教高〔2019〕6號)和《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號)。這兩個文件都強調,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必須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讓學生忙起來,讓管理嚴起來。
一、輔導員參與本科教育教學的必要性
目前,部分高校存在對本科教學重視程度不夠,更愿通過學科建設、科研項目等途徑提升學校知名度等現象;部分教師存在重科研輕教學,更愿通過論文和項目獲取快速進步的渠道,教學精力投入不足等現象;部分學生存在不認真讀書、應付上課、逃課替課等現象。部分高校對本科教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管理不嚴格,教師缺乏對教學工作的熱情導致課堂吸引力不足。
讓學生忙起來,真正求真學問、練真本領,除了學校要加強管理和教師要發揮作用,還必須重視輔導員的作用。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因此,在提升高校內涵建設、強化本科教育教學的大背景下,嚴格大學生學業管理,讓大學生聚焦學業,需要明確輔導員的定位,充分發揮輔導員的作用。
二、本科教育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現狀
高校的核心職能是人才培養,大學階段的本科教育教學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正所謂“本科不牢,地動山搖”。大學時期是大學生樹立人生理想、價值觀念的關鍵時期,是知識結構、專業能力、綜合素質的形成期,是人生中重要的學習時期。目前,大學生在對本科教育的認知、學習精力投入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
一是對本科教育的認知模糊。部分學生在經過嚴格的高考制度升入大學后,出于對新環境的不適應和對大學生活的好奇,會放松對自己學業的要求,學習的勁頭漸漸減弱。尤其是一些低年級的大學生,迷失在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和形式多樣的無效社交中,“打游戲”“談戀愛”,對職業生涯和大學生活缺少規劃,對大學階段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本科教育的認知模糊,往往到了高年級才開始努力,錯失了大學期間寶貴的讀書和實踐的機會。
二是課堂與學業的管理不嚴。部分高校教師更看重學歷、科研、論文等內容,“重科研、輕教學”現象較為普遍。有些教師不愿投入更多精力在本科教學上,更愿意去報課題、爭項目、發論文,導致課堂教學管理不嚴,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師生互動性不強,應付了事。而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的日常管理者,往往忙于事務性工作,過于關注學生的安全、情感等方面,容易忽視對學生的學業管理和要求。
三是學習倦怠情況普遍存在。有調查研究表明,當前不同年級、學科、專業的大學生,對待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但整體來看,學生普遍存在學習倦怠的情況,表現為課堂遲到、玩手機、逃課、不認真復習等,主動學習的意愿和積極性不強。
四是本科期間學習成績堪憂。網上流傳“選修課必逃,必修課選逃”的順口溜,甚至在網上能查到很多關于“替課”的QQ群,更有部分學生的作業、論文乃至畢業設計都是通過網絡平臺“購買”的。有一項調查顯示,曾曠過課的大學生比例超過7成,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有不感興趣、兼職創業、起床晚了、參加活動、有事耽誤等。在校生尤其是低年級大學生的基礎課掛科率高居不下,甚至有的課程一個班級中一半以上的學生掛科,有相當比例的學生因為課程成績不合格不能畢業。
三、輔導員在本科教育教學中的定位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人才培養與教材體系、教師水平、教學方法、教學藝術分不開,同樣需要嚴格的課堂管理、第二課堂輔助、學習氛圍營造等環節。《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第43號令)明確提出,輔導員有九大職能,其中和教育教學有關的就是“學風建設”。在提升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的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有必要從人才培養和學生成才的角度來細化自身定位。
一是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由于我國高中階段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缺失,大學階段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就顯得尤為迫切,其關乎大學生的自我認知、專業認知、目標確立、生涯決策、學業指導和就業指導等。輔導員要借助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大學生了解專業特點和發展前景、培養專業興趣、正確認識專業學習和職業選擇的關系,提升大學生的決策能力。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形式多樣,不僅限于輔導員開展工作。輔導員的知識結構、專業學歷與所管理學生的專業也并不一定吻合,但要通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實現專業教育的目標,讓大學生真正投入學習,這就需要輔導員不斷優化知識結構、了解學生所學專業概況、熟悉學生成長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這樣才能更好地為高校本科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服務。
二是輔助教師管理課堂。讓管理嚴起來,首先要讓課堂管理嚴起來。課堂教學是育人的主渠道,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專業興趣、學習效果都與課堂教學密切相關,高校教師要把上好課作為職業本分。輔導員要對學生上課情況進行嚴格管理與考核,不能讓“翹課”成為常態、不能讓“替課”屢禁不止,通過抽查、班委組織日常登記、“掃碼簽到”等方式,保障學生的到課率。輔導員還要引導學生尊師重教,注重課堂禮儀,要和任課教師溝通配合,將學生缺課的行為納入期末課程成績考核中。
三是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大學生的第二課堂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輔助,可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家國情懷教育的重要渠道。大學生第二課堂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如校園文化、社團活動、體育文藝、社會實踐、志愿公益等形式。輔導員既要讓學生積極參與第二課堂活動又要讓學生抓好課堂學習,這就需要輔導員在制度設計、精細管理、時間精力、思想引導上投入更多,保證學生既不沉迷第二課堂活動而忽視專業學習,也不會局限于學習課堂知識而忽視第二課堂對自身專業知識、家國情懷、責任感、人格的培養。
四是營造良好學習風氣。學風包含教師風范、學習風氣和學術文化氛圍。學習風氣是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精神、方法和習慣的綜合表現,而不僅是對學習結果的評價。因此,輔導員在抓學風建設、營造良好學習風氣的過程中,不能用掛科率、通過率等指標簡單地評價學生學習風氣好壞,而要注重學生的學業過程管理和學習氛圍營造。輔導員要關注學生的精神狀態、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習慣的養成等要素,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還要通過榮譽授予、事跡報告、學習交流等形式塑造學業典型,形成示范帶動效應,營造重視學生學業的氛圍。
五是強化學業引導管理。嚴格學生學業管理是人才培養質量的保證,強化學生的學業引導也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學生的學業引導管理需要協同開展,學校要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完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教師要端正教學態度、提升教學水平,輔導員要強化日常管理和引導服務。具體來說,輔導員要加強對學生課堂內外的管理,將學生課外活動的設計與學業專業有效結合;要與任課教師建立對接制度,召開學習委員工作例會,動態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定期對學生的學業情況進行分析研判,關口前移,不能做“事后諸葛亮”,等學生考試掛科后才去了解情況;要通過“學長導航”“結對幫扶”等朋輩教育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動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要完善家校聯系制度,建立學生學業檔案,及時向家長匯報學生在校表現及獎懲情況,對學業有困難的學生要開展幫扶補救工作。
總之,在強化本科教育教學的大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是高校與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的主要負責人,因此,對于輔導員這個職位應當有一個正確的角色定位,進而幫助大學生塑造良好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使學生能夠擁有專業的知識以及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林伯海,饒世權.大學生“基礎”課學習狀況及其改進對策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2019,(1).
[2]唐莉蓉,肖建磊.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下大學生轉專業思想探究[J].大學教育,2019,(12).
[3]張洋子,康彥.輔導員在學風建設中的困境與反思[J].中國校外教育,2019,(27).
[4]鐘江順.大學生學業引導與管理協同創新路徑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8).
責編:若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