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瑞
摘 要:“文·畫·美·劇”是河南理工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二級心理輔導站“氧心閣”實施的心理輔導精品項目“‘氧心閣用‘文·畫·美·劇點亮學生成長心燈”的簡稱。該項目實施5年來,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職能有待加強、隊伍專業化水平有待提高、活動影響力有待提升、項目品牌化有待推進等問題。本研究從明確職責、加強培訓、更新理念、創新形式四個方面提出解決對策,為各高校二級心理輔導站開展項目提供借鑒。
關鍵詞:“文·畫·美·劇”;高校;心理輔導項目;二級心理輔導站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2011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設標準(試行)》(教思政廳[2011]1號)指出,各高校應在院系建立“二級心理輔導站”。河南理工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氧心閣”心理輔導站及其開展的“‘氧心閣用‘文·畫·美·劇點亮學生成長心燈”精品項目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
一、“氧心閣”心理輔導站及“文·畫·美·劇”項目概述
“氧心閣”心理輔導站成立于2013年9月,是對該院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與成長輔導的服務機構,其服務宗旨為“為心插氧,為愛綻放”,其服務理念是“讓心靈沐浴陽光,讓快樂充滿胸膛”。該輔導站自2015年3月開始,以積極心理學和表達性藝術為理論基礎,精心策劃組織實施了“‘氧心閣用‘文·畫·美·劇點亮學生成長心燈”活動項目(以下簡稱“文·畫·美·劇”項目)。“文·畫·美·劇”項目于2017年7月獲批河南理工大學2017年輔導員工作精品項目,被列入重點資助對象。
“文·畫·美·劇”項目以構建大學生“幸福文化生活”為宗旨,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以文字、繪畫、尋美、演繹等形式,以積極心理學和表達性藝術為理論基礎,以幸福美好生活為向往,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從而促進大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該項目實施5年來,舉辦了以“珍愛生命,快樂成才”“生命從容,我心優雅”“相知相伴,一路同行”等為主題的心理美文征集評選活動,開展了以“珍愛生命,快樂成才”“理性·平和·自信”“疫情當下,停課不停學”等為主題的心理漫畫比賽,舉辦了尋找“最美微笑宿舍”“最美獎學金獲得者”“最美家庭照”等主題評選活動,舉行了以“不忘初心,成就自我”“大學·游戲·未來”“堅定抗疫信心,書寫青春風采”等為主題的心理微劇制作比賽。“文·畫”描繪多彩生活,“美·劇”演繹快樂人生……5年來碩果累累,創作出1958篇心理征文、889幅心理漫畫、72部精品心理短劇,拍攝到132個最美瞬間。活動項目點亮了學院3000余名學生快樂成長的心燈,凸顯了“幸福理工”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文化。
二、“氧心閣”心理輔導站及“文·畫·美·劇”項目的主要成效
(一)受眾群體增加
“氧心閣”心理輔導站成立以來,受到學院學生的廣泛關注。通過開展活動,越來越多的學生了解了心理輔導站,關注并參與到活動中。通過實施項目,各班級心理委員與心理輔導站的聯系日益緊密。各班級心理委員在輔導站中接受技能培訓,在班級中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并每月向輔導站提交“班級學生心理健康晴雨表”,幫助輔導站及時了解班級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二)獲獎情況提升
在學校舉辦的心理委員技能大賽中,“氧心閣”心理輔導站培養的班級心理委員先后有8名獲得學校“十佳班級心理委員”榮譽稱號。通過該項目選送的心理美文在學校評選中多次獲獎。2016年,輔導站實施的“我們一起演繹成長的‘文·畫·美·劇”項目榮獲校級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精品項目,該站也被學校評為心理健康教育輔導站建設示范單位。
(三)項目特色漸成
“文·畫·美·劇”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逐漸顯現“立意新”“隊伍精”“形式活”“效果佳”的特點。第一,項目取名“文·畫·美·劇”,諧音是“文化美劇”,寓意為大學生活就是一部有文化內涵、富有美感的多姿多彩的心理劇;第二,隊伍由“氧心閣”心理輔導教師和“氧心使者”團隊組成,并由其聯系各班心理委員,由各班心理委員聯系各個班級的學生,使活動能有效輻射到全院學生;第三,活動采用文字書寫、圖畫描繪、尋找最美、演繹故事等形式展開,從不同角度詮釋大學生的美好生活;第四,學生們用文字和圖畫描繪多彩的生命藍圖,探尋遠大的夢想人生,通過“尋找”整合各種美,通過“表演”展現感人故事,梳理自己的同時感染他人。
三、對“氧心閣”心理輔導站及“文·畫·美·劇”項目實踐的思考
(一)項目存在的問題
1.思想政治教育職能有待加強
2018年7月,中共教育部黨組印發的《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教黨[2018]41號)指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因此,各高等院校二級心理輔導站的心理健康教育職能與思想政治教育職能是不可分割的。而“文·畫·美·劇”項目旨在尋找各種美,讓美生活化,讓生活充滿美,與大學生一起編排演繹成幸福、快樂的“文化美劇”,其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欠缺,目標定位不夠全面,沒有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職能作用。
2.隊伍專業化水平有待提高
一方面,該項目的師資隊伍由有心理咨詢師資格證的輔導員組建而成,由于他們忙于學生的日常管理與服務,接受培訓學習的機會不多,專業化水平有限,且他們在該項目中的投入不能直接與工作量和酬勞掛鉤,因此,積極性始終難以調動起來。另一方面,在該項目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氧心使者”接受培訓的機會少,專業水平有限,因而在策劃、組織、實施活動時,難以達到要求。
3.活動影響力有待提升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的工作,包括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精神醫學等多學科領域,要求從業者有較高的理論水平、操作技能與實踐經驗。同時,該項目在開展活動時,主要圍繞生命意義、調適情緒、挫折應對、人際關系等主題,較少開展與工科學生的專業知識相結合的活動,因此,雖然當時參與的學生較多,但無法有效調動其積極性,難以帶來持久的影響。
4.項目品牌化有待推進
該項目活動形式新穎多樣,信息平臺搭建也較為完善,有官網、微信公眾平臺等,但缺乏專業的網絡宣傳隊伍,育人信息平臺利用得也不夠充分。每年開展的活動缺乏統一規劃,活動主題之間沒能進行較好地銜接,導致活動開展沒有層次感,活動影響力與預期效果差距較大,項目品牌化效應還不能沖出學校上升為省級品牌。
(二)解決對策
1.明確職責,強化目標定位,增添項目思政教育元素
該項目心理健康教育的職責是在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的同時,結合大學生的思想意識、政治觀念、行為品德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廣泛開展活動,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進而指導其學習和各項實踐活動。因此,項目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不能只停留在淺顯的層次,而應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結合當前形勢,如此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危機等,深入淺出地開展活動,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融合。
2.加強培訓,爭取經費保障,確保項目專業水平
爭取經費支持,加大對心理輔導員和“氧心使者”的培訓力度,尤其是積極心理學理論和表達性藝術理論方面的培訓。此外,要制定項目實施人員定期學習研討制度,對開展的活動進行統一規劃,從思想意識、政治觀念、行為品德、專業成長等方面,分年級分層次分時間段地開展活動,運用心理輔導理論與技巧,傳播心理正能量,以點帶面、以面帶全,使全體學生受益。
3.更新理念,緊密結合專業,拓寬項目滲透學習領域
要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將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定位于大學生積極潛能的開發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從防治心理疾病轉變為促進心理發展,從服務少數問題學生轉變為聚焦全體學生的心理成長,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將專業學習納入該項目,如征集專業文章、專業知識漫畫、尋找專業之美、演繹專業發展的故事等,引導學生思考生涯規劃、專業發展。
4.創新形式,搭建信息平臺,積累項目品牌發展資源
利用官網和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宣傳、即時互動的速度較慢,因此,創新信息互動模式,擴大項目影響力尤為必要。應開展調查研究,了解不同年級學生的需求,分年級、跨年級建立不同主題的線上QQ、微信動態交流群,根據學生需求開展活動,分享活動成果及優秀作品,提升學生的心理正能量。通過線上、線下活動的開展,積累項目資料,評估項目效果,為實現項目更高級別品牌化做好充分準備。
參考文獻:
[1]馮剛.堅持立德樹人 注重提升質量 扎實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創新發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
[2]張曼.院系二級心理輔導站工作模式初探[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1).
[3]高坡.高校二級心理輔導站建設與發展探析[J].亞太教育,2016,(21).
[4]柯曉揚,張玲.高校二級心理輔導站背景下心理輔導員專業化成長的思考[J].教師,2014,(32).
[5]仇妙芹.高校院系心理輔導站建設的探索[J].管理觀察,2018,(19).
責編:初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