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麒 王一丞
摘要:“一帶一路”倡議自提出以來就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是一種更加包容和諧的國際經濟合作發展新形式,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和新資源。國際商務管理是為應對國際經濟貿易、經濟全球化的挑戰,解決國際經濟貿易中投資、市場開發、合同管理、經營活動執行等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的綜合管理工作,對于從業者的實踐能力、外語交流能力、應變能力等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推廣和發展,國際商務管理面臨新境界,如何應對“一帶一路”的潮流,創新國際商務管理是本文的重點內容。
關鍵詞:“一帶一路”;國際商務管理;創新;人才培養
目前“一帶一路”使得中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往來和文化交流更加密切,新型經濟貿易關系也對出口企業、跨國公司的經濟戰略、合作與競爭提出了新要求,這對國際商務管理的整體發展提出了新挑戰,充實調整國際商務管理的目標和內容,針對“一帶一路”新形勢提高國際商務管理人才適應能力和實踐能力,發揮國際商務管理對于國家“引進來”“走出去”的積極作用是目前新形勢下國際商務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
一、國際商務管理需要做出創新的原因
(一)“一帶一路”推動國際形勢產生巨變
“一帶一路”自2013年被提出至今已有七年,得到了極大的國際關注和相關國家的強烈響應,逐漸吸引了越來越多國家、企業的加入,在國際上形成不可逆轉的潮流。一方面,“一帶一路”為全球化經濟發展提供新機遇,以中國為首的相關國家紛紛推廣和分享自己的優勢產能和資源,對有需求的國家、地區輸出產品、建立工廠,促進各地區社會基礎設施的完善,同時提供諸多崗位,滿足就業和生存生活需求、減輕社會負擔和贍養壓力,通過新型企業與傳統企業的對接交流,推動相對落后地區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生產力從而吸引外資企業投資,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和綜合實力增強;另一方面,“一帶一路”促進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有利于本國吸收其他國家的優秀文化成果,豐富本國文化資源,帶動國家教育方式理念改革進步,促進本國文化走出國門,提高國際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而不同文明之間的包容互鑒能夠促進世界文明的共同繁榮和百花齊放,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二)“一帶一路”幫助實現精準定位
“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我國國際市場愈發繁榮、內外經濟交流愈發頻繁,但隨著國際商務活動的發展也暴露出一系列的問題,由于中外雙方在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存在制度性和本質性的差別,在營銷方式、品牌建立、產品質量、結算方式多個方面很難在短時間內達成妥協,再加上受貿易壁壘、資本壟斷、保護主義、不良競爭將為國際商務管理帶來負面影響。國際商務管理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需要重新調整管理目標和管理策略,立足于國際經濟貿易背景,運用溝通談判、磋商、市場營銷、國際貿易多種商貿技能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及時抓住“一帶一路”背景下新的商業發展機遇和商機,根據國際經濟貿易形式的變化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競爭優勢、戰略目標做出改變,緊跟國際發展的潮流。
(三)“一帶一路”幫助繁榮國際經濟貿易
“一帶一路”密切了交流聯系,在經貿過程中,企業、商人等充當文化交流的載體,在促進本國文化傳播、擴大影響的同時,也吸收各國優秀文化資源,進而豐富本國文化意涵,推動各國文化共同繁榮和人類進步。在“一帶一路”整體過程中,連接了多達126個國家地區、26個國際組織,并且這一數據還在持續增長。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國際競爭加劇,不同地區和國家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時常受到貿易大國設置的貿易壁壘和經濟威脅, “一帶一路”能夠有效整合國際資源,加強國家之間的合作交流,從而重新組合國際局面,平衡經濟體系,實現國際經貿繁榮。
二、創新應對“一帶一路”的具體措施
(一)積極主動接受的心態
“一帶一路”的發展所形成的新型經濟發展形態和地區合作紐帶,是不可逆的潮流,盡管許多發達國家為了避免威脅、保證自身在國際上說一不二的世界地位,惡意揣測、無端造謠中國提倡“一帶一路”是一種債務陷阱、地緣戰略、新殖民主義,然而參建國和人民愈發接受共商共建、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愈發認識到“一帶一路”帶來的積極意義和發展機遇。國際商務管理必須以包容接納的心態正確認識“一帶一路”,隨著交往交流的深入,各國在維護本國利益的前提下,在經濟貿易的過程中自然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貿易摩擦,這種貿易摩擦是在特定歷史文化環境、政治制度環境下產生的,無論是貿易摩擦還是友好合作對于國際商務管理而言都是一次機遇,主動學習中國及沿線國家在面對資源競爭、戰略合作等方面出現問題時的應對措施,深入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國家解決貿易糾紛的方法策略,以及跨國企業、投資商在當地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機制體系,堅持從實際出發,保持開放包容的心態。
(二)提高國際商務管理人才隊伍素質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之間交往越來越密切,跨國公司、外資企業對于國際商務管理領域內的員工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帶一路”的新形勢下,國際商務管理應當更加注重第三語言的培養,不單單只是注重英語的學習,還應注重面向中東歐、中亞、東南亞等三大重要地區所涉及的包括緬甸語、印尼語等20余種語言,推進“一帶一路”非通用語種商務人才培養;另外,由于“一帶一路”連接的是不同政治體制、經濟形態、文化背景的國家,各國在經濟法規、貿易政策上多有不同,國際商務管理人員要熟悉國際貿易規則、國際金融法律知識,熟知貿易往來中談判的要領和技巧。
(三)國際商務管理人才要有堅定的立場
首先,從事國際商務管理的人員,應尊重國際制度差異、民族文化差異以及不同國家在經濟交往方面的合理訴求,在此前提下保證自身企業利益,減少不必要的紛爭和摩擦,在國際經貿法律內展開經濟活動磋商與談判;其次,從事國際商務管理工作的人員要始終牢記自己在國際商務活動中代表的中國企業形象,在管理國際商務貿易時要維護祖國立場和國家形象,堅持企業利益和國家利益至上,在出現涉外貿易摩擦、貿易活動糾紛時,要注重配合國家的對外活動和方針政策。
三、結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 “一帶一路”是應對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積極措施,是中國向沿線國家推廣的戰略友好型合作,也促進國際商務管理成為涉外經濟活動的戰略堡壘和保護屏障,為對外經濟貿易、促進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持、活動規范、發展機遇,在“一帶一路”新形勢下國際商務管理應做到積極應對和創新創造管理目標和策略,適應國際形勢的巨變和國內市場環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敏,朱澤燕.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的社會網絡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9(14)
[2]尹航.基于一帶一路導向的國際貿易走向分析[J].才智,2019 (17)
[3]鄒瑜.應用型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現狀分析[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5(4)
作者簡介:余麒(1986-),男,四川榮縣人,經濟師,主要從事國際商務管理和外事管理研究;王一丞(198 8-),男,四川南充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油氣國際貿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