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娜
【摘要】知識產權管理一直以來都是企業管理系統中的重點內容,是國家落實與實施產權保戰略的主要手段,同時保障企業各項技術專利、著作權不受侵犯。初創企業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基于現有經費投入條件,才能更好的維護企業自主知識產權。本文重點分析我國當前初創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現狀,根據實際問題,提出科學管理對策,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創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現狀及對策
新時期對企業知識產權問題的研究,不僅要考慮到企業實施的知識產權戰略,還要提高對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問題方面的重視。在這種背景下,初創企業首先要強化、灌輸知識產權意識,基于現有投入資金條件,確保企業在知識產權布局、運營以及風控的方面都能做到有效掌控,進而能夠幫助企業準確預測知識產權流失的因素、防止產權糾紛,通過對知識產權的合理使用保障自身合法權益,以推動企業進一步發展。
一、初創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意義
(一)保護自身產品
初創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存在的首要意義就是保護企業自主發明創造的產品。因為產品代表著企業上下員工日復一日嘔心瀝血才創造出的特色產物,從企業角度來說,他們根本不希望自主研發的產品被其它競爭公司模仿,然后以低廉的價格出售,這會嚴重的打擊企業的自信心。如果企業沒有對自主研發的產品落實有效的知識產權管理,可能會導致商業間諜的出現并以低廉的價格出售相關生產技術專利,原生產公司面臨低成本競爭,經濟效益大大降低。企業在自主產品的研發上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資源,但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的頒布與落實,給企業管理自主創造權益帶來巨大的保障,不良市場競爭行為也隨之減少,
(二)無形資產的增加
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共同組成企業資產。知識產權就是無形資產的組成部分之一。通常情況下,當我們對一個初創企業進行估計時不單單只局限于其現金量和固定資產總量,還包括對其知識產權的估計。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與普及,一些大型企業的發展也會依賴于無形資產的價值,如阿里巴巴、騰訊以及百度。所以,企業在創業初期就做好知識產權管理工作,才能給企業增加更多的無形資產,從而為企業發展創造出更高的價值。
(三)創新能力的證明
外界人士往往不能對企業的創新能力做出有效的判斷。要想了解企業的創新能力就必須參考企業擁有的知識產權數量,因為知識產權是企業創新能力的最直觀的體現。如果一個初創企業擁有多種同類型企業的知識產權,則表明該企業是創新型的企業,企業創新能力非常強,肯定已經擁有一只非常強的設計研發團隊。知識產權管理有效,產品設計與研發人員才能盡其所能,企業實現不斷創新,進而為企業創造出更多新產品,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知識產權,擴大企業獲得的利潤空間。
(四)幫助企業企業更好地融資
互聯網科技的發展,知識產品在市場上的身影不斷增加,傳統以工業形式的方式呈現實物的產品逐漸被知識產品取代。一個不平凡的理念和創新性想法的產生,都能幫助初創企業拉攏社會資源,企業才能更好地落實與發展自身經營管理理念和發展戰略。初創企業有效管理自身知識產權,將自己的“創意”出售給其它公司,以獲取更多的融資。融資一般來源于國家投資、私營企業投資以及銀行投資等。如果企業不能有效的管理知識產權,可能就會出現企業在前一天才獲取知識產權,第二天就會被另一家公司剽竊,知識創新得不到應有尊重,企業再想用“創意”其融資的想法也很難實現。
二、我國初創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現狀
(一)知識產權管理意識淡薄
我國在知識產權管理水平上與發達和國家相比甚遠,管理經驗明顯不足,這對于需要面臨激烈市場競爭的初創企業來說顯然不夠。我國大多數初創企業都存在知識產權管理意識淡薄的問題,對自主創新成果的產權化意識不強,對技術研發人員的關注度不夠,沒有深入落實激勵機制,各種影響因素的存在導致初創企業知識產權數量偏少,且知識產權流失比較嚴重。
(二)管理缺乏戰略性和全局性
由于初創企業在知識產權管理上缺乏戰略性和全局性眼光,導致其在運營與管理過程中總會出現各種問題,具體表現為知識產權工作規劃不合理,盲目性高;知識產權的質量與數量之間無法有效平衡;將重點全面放在某一方面的知識產權保護,產權管理布局不科學;合作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與企業研發方向不符等。
(三)知識產權管理資金投入少
企業正處于起步階段,通常會面臨資金周轉不開或資金缺乏等問題,這種情況下,企業想要做好知識產權管理往往是有心無力,如果面臨侵權或糾紛等問題,初創企業很難徹底解決,從而導致侵權現象的產生。大多數初創企業領導人在面臨侵權時通常會選擇沉默,主要是因為企業剛剛起步,自身實力、背景和資源都不充足,加上訴訟又會耗費更多的資金,所以他們會保持沉默。但正是由于創業者的沉默,全公司上下的心血和努力也會付之東流,哪怕打贏官司,判決結果對于那些侵權的大企業來說根本不算什么,不會對他們的發展造成太大影響。
三、初創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對策
(一)完善企業知識產權布局
首先,初創企業必須提高知識管理意識,針對企業研發創造產生的各種類型知識產權都要及時注冊和申請,如技術專利申請、商標注冊以及著作權等方面都進行確權方式。企業完善自身知識產權布局要加強對以下內容的控制與掌握:知識產權布局工作開展宜早不宜遲,一定要最短時間內完成,以此預防出現知識產權被其他企業先行注冊或公開使用等問題的發生,自己卻陷入被動狀態,這樣一來企業會長期處于不利局面;立足于商業進行知識產權布局;產品設計與研發之前一定要對其進行嚴格的檢索和分析;保證知識化產權布局的科學性,各類型知識產權組合科學合理,然后利用各種知識產權類型的優勢來保護企業自主知識產權。
(二)提高知識產權運營水平
通過一定模式對IP的運用和經營來實現IP的價值活動就是知識產權運營。這里以專利為例,已知知識產權運營模式共有6種,分別是內部轉化、專利轉讓、即可方式、專利聯盟、專利訴訟以及交易平臺的專利托管。內部轉化指企業生產的產品中融入了專利技術,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加快專利技術的轉化與應用,從而為企業創造出更多的價值。專利轉讓就是企業將自己研發的技術專利申請轉讓給受讓人,這種行為屬于交易行為,當專利權轉讓給受讓人之后,受讓人需支付一定的費用,專利轉讓通常是企業為了增加收益而采取的措施。許可方式其實與專利權轉讓差不多,但這種交易可以是連續性的,不像專利權轉讓是一次性的,因此那些借用他人專利的企業也要給予他們一定的費用,這種運營模式通常存在于那些擁有多數專利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中。專利聯盟,顧名思義就是以專利技術為紐帶促成企業和企業之間的合作與聯盟,企業之間存在共同的利益,以此為基礎成立專利池。專利訴訟,指企業運用訴訟作為知識產權運營模式與管理策略,主要目的是利用司法保護自身專利權,但本質是商戰。交易平臺的專利托管,與專利轉讓和許可方式不同,是在專利權不變更的前提下,聘請專業中介組織結構和交易平臺共同協作幫助權利人進行權益管理。這六種知識產權運營模式總會有適合初創企業知識產權運營與管理要求的一項,而企業則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最佳運營模式。
(三)對知識產權管理投入充足的資金
初創企業為了做好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必須對該方面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首先,將用于知識產權管理的費用單獨列支于財務計劃中。但利用知識產權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往往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并不能一蹴而就,因為只有將知識產權作為給企業發展提供的經費來源,才能在不經意間給企業創造出更多的經濟價值。企業資金在知識產權中的投入,能夠降低自身知識產權被剽竊率,同類型公司想要通過撰取知識產權給企業創造出更多的衍生產品的愿望根本無法實現。初創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高效,為企業創造出更多的自主化產品,企業更具活力。其次,政府也要幫助初創企業在知識產權管理方面投入一定的資金,同時給企業普及相關知識。最后,高校則要為社會和企業培養更多的知識產權管理專業人才,彌補我國在此方面的人才缺失,同時投入一些經費支持初創企業的創新發展。
四、結語
總之,初創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能力與水平高低直接決定企業未來是否能夠長遠發展。隨著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初創企業要想不被市場淘汰,站穩腳跟,必須基于自身發展實際,對企業知識產權布局、運營和資金投入等方面進行戰略定位,利用國家相關福利政策,對企業知識產權人才提高重視與培養力度,建立有效的知識產權管理機制,促進企業綜合競爭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璐,張玉清,于海燕, 等.我國高校科技成果研究現狀、熱點和趨勢的可視化研究——基于科學知識圖譜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17):99-109.
[2]楊忠黎.山東省知識產權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價值工程,2019,38(11):193-196.
[3]江光華.文化企業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的困境及對策研究——以中關村示范區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6):46-52.
[4]馬萬里,史婷婷,辛曉燕.高新技術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現狀研究--以中國寧波鎮海地區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3,(22):15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