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
【摘要】近年來,勞務派遣已經開始作為一種新型用工形式出現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其形式正在不斷完善,更多的國有企業也開始選用勞務派遣的用工形式來發展自己,并不斷完善企業自身的人才機制,在此基礎上,傳統人才機制開始受到沖擊,勞務派遣用工正在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開始實踐,為了能夠實現勞務派遣用工形式的長效發展,本文對我國國有企業勞務派遣用工的實踐與思考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國有企業;勞務派遣;實踐與思考
一、勞務派遣的涵義、產生的背景及目前發展現狀
(一)勞務派遣的涵義及產生的背景
勞務派遣,也叫勞動力派遣、勞動者派遣、人才租賃、勞動派遣。在我國常用的是勞務派遣,準確地說,指的是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后,將該勞動者派遣到用工單位從事勞動的一種特殊的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模式的出現是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結果,其產生有其必然性。計劃經濟時代,所有的勞動者都由國家統一安排,由于農業不發達導致大量的勞動力浪費。隨著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20世紀80年代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需要轉移就業和城鎮下崗失業人員需要再就業,在這種歷史的大背景下,勞務派遣用工形式在我國產生并得到發展。目前,我國勞務派遣用工模式涵蓋了外企、私企、國有特大、中小型企業,被派遣勞動者也從農村富余勞動力、城鎮下崗失業人群擴大到城鎮其他勞動者和大中專畢業生。
(二)我國國有企業勞務派遣用工的現狀
勞務派遣用工形式在我國正處于發展初步發展階段,在其實踐應用過程中,盡管起到了促進就業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由于勞務派遣用工形式在我國處于初始狀態,所以,與其相關的合同還存在不規范的問題,相關手續辦理也難以第一時間辦理成功,經常出現員工已經在派遣工作單位時間較長但并未收到相關勞務派遣合同的問題,長此以往,會導致被派遣員工和派遣單位之間出現權責問題。其次,關于勞務派遣社會保險問題,我國《勞動合同法》對此已經有過明確規定,但是有許多派遣公司仍然行走在法律的邊緣,甚至無視國家相關法律,在派遣員工的過程中,無視社會保險問題和派遣員工的合法權益,并最終出現相關的問題。最后,由于被派遣的員工與企業在編人員之間存在區別,所以,企業中的勞務派遣人員與在編人員通常會由于業務的不同和身份的不同在薪資待遇方面出現差異,并最終出現差異化問題。
二、改善和解決國有企業勞務派遣用工問題的措施
(一)嚴格操作程序,依法簽約
從派遣單位方面來說,一定要嚴格遵循相關法律組織相關派遣活動,并保證被派遣員工的權益,首先,在正式進行派遣工作之前,派遣單位要與派遣員工簽訂相關的派遣合同,建立起合法的勞動關系,在相關合同條款中,要明確派遣員工自身的權責,以及員工和派遣公司之間的權責關系,同時,還要對派遣員工所派遣單位、工作時間、勞動報酬等進行標識,方便派遣員工了解相關信息。
(二)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相互監督
派遣公司將員工派遣到相關單位就職以后,要積極保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并按照先前簽訂的相關合同條款旅行企業對派遣員工的相關義務,比如要定期的為員工支付社會保險費用和監督用人單位是否按照勞動保證法律對員工進行任用,同時,還要對派遣員工進行技能提升,幫助其更好的適應工作崗位。
(三)勞動保障部門應加強對勞務派遣工作的監察
各地勞動保障部門應加強對勞務派遣公司和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的執法監察,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及勞務派遣政策規定的勞務派遣公司和用人單位,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依法責令限期改正。并依據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規章的相關規定予以處理處罰,以確保勞務派遣和使用勞務人員行為的規范化,確保勞務人員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四)建立以工作績效為基礎的薪酬制度
要在現實中真正打破“身份”界限,實行薪酬收入公開化,實行同工同酬,對所有員工一視同仁,認可被派遣員工的工作成果,調動其為單位努力工作的積極性。
(五)加強勞務派遣用工管理
國企黨政工應該形成合力,積極開展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活動,有效落實“政治上平等,利益上趨同”的理念,實現勞務派遣工的體面勞動、尊嚴生活,使所有勞動資源都充分發揮最大作用。首先,文化要先行,用和諧的文化凝聚人。一是從精神文化層面樹立起“一家人一家事”的觀念,克服勞務派遣工“短期、臨時”的打工思想,把企業的興衰榮辱與他們的前途命運緊密相聯,真正根植“我與企業同成長共甘苦”的價值觀。企業要重視勞務派遣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加大典型培養和宣傳力度,將個人價值的實現與企業的發展緊密相連。二是從行為文化層面營造出“一起想一起干”的氛圍,從簽訂工資集體協商合同和個人勞動合同都應將勞務派遣工納入范疇,從法律法規上確立他們的勞動權益,從規章制度上確定他們的工作責任與內容,生活上關心他們,工作上指導他們,讓他們建立起一視同仁受尊重的認同感。其次,制度保障不僅能夠從根本上保障勞務派遣工作實行正軌管理,也能夠針對其中存在的一些隱性問題制定相關的管理策略,達到提升勞務派遣管理科學化的目的,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在勞務派遣用工過程中,要嚴格遵照相關法律法規辦事,加強人事管理,遵章辦事,保障勞動派遣員工的合法權益,提升其工作積極性。
另一方面通過公平公開的制度去激勵,給與他們同等的入黨(團)、評先評優、備推職工代表參政議政等政治權益,調動他們為企業出謀劃策的積極性,直接參與企業的源頭管理,感受到當家做主的榮耀感和責任感。建立正常的工資增長機制保障其經濟權益,組織各種勞動競賽、技術比武活動提高他們的技能,鼓勵并尊重他們競爭晉升的發展權益,把人文關懷的精髓落實到政策制定和日常工作中,讓大家看到希望,提升企業歸屬感。第三,作風得轉變,用務實的態度感染人。國企黨政工干部由于長期處于企業后臺,容易給人邊緣化的感覺,所以作風要更加務實,態度要更加誠懇。如果企業內部的勞務派遣工,相關負責人也要一視同仁。
參考文獻:
[1]王偉.我國勞務派遣制度的完善及研究[J].今日財富,2018(1):119-119.
[2]陳思.事業單位勞務派遣員工激勵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8(2):20-21.
[3]陳哲娟,楊紹文.衛生事業單位勞務派遣用工管理探析[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8,34(11):914-917.
[4]王中一.國有電力企業勞務派遣用工制度的公平與效率研究[J].絲路視野,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