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
【摘要】為了更好地應對突發性公共事件和自然災害帶來的巨大挑戰,應急物流得到了國家的政策鼓勵和資金支持。一個國家應急物流系統的是否完善,直接影響著國家對突發事件的處理好壞。我國是受自然災害影響較嚴重的國家之一,加強應急物流管理和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首先對應急物流的內涵進行了闡釋,進而分析了我國應急物流發展面臨的主要困境,最后從三個方面論述了應急物流建設和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應急物流的基本概念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和科技能力的提升,應急物流實現了快速的發展。但是,和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應急物流還處于發展階段。應急物流在中國尚處于起步的發展階段。2006年底,經國資委、民政部批準,全國第一個從事應急物流的專業組織——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應急物流專業委員會成立。近年來,應急物流理論的研究已經步入團隊協作、系統開發的良性軌道。
關于應急物流的概念,我國可以參考《國際標準物流術語》中對其的定義所謂應急物流指的是針對在未來有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做好相應的預案,同時能夠在事件發生之后以最快速度行動的物流活動。在我國,自然災害比較頻繁,突發性公共事件較多,這些都給應急物流發展提出了機遇和挑戰。
二、我國應急物流發展面臨的主要困境
(一)應急物流體系還不夠完善
近些年來,國家給予應急物流體系較大的支持,應急物流體系建設有了實質性的進展,但是,應急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物流體系構建還需要進一步強化。第一,指揮調度水平有點提高。我國還沒有建立專門的應急指揮調度專門機構,往往都是臨時組建,在職能分工過程中還不夠明確,往往會影響應急物流的整體效率。第二,應急物流預案存在隨機性。自然災害、公共安全事件的發生往往具有隨機性,這也就決定了應急物流管理的隨機性,很難充分發揮應急預案的作用。第三,庫存管理和物資儲備需進一步整頓。雖然應急物資的采購都是以招標的形式進行,但是質量要求不科學、物質種類不完善的情況時有存在。
(二)應急物流的信息化水平有待加強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應該滲透到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應急物流管理也不例外。當前,我國應急物流在信息化技術方面的使用程度還不夠,信息報告還不夠及時,信息的透明度還不夠,往往在一些突發性事件發生之后,信息發布和共享平臺缺乏,應急物流管理部門很難及時有效地掌握相關信息,從而不能夠制定出較為合理的應急物流應對方案,影響了整個應急物流管理的進程。
(三)應急物流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待健全
就目前來看,我國在應急物流條件下,關于土地征用、臨時場地建設、應急維護以及撫恤補償等方面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相關法律建設相對薄弱。各類預案由于缺乏足夠的經驗,可操作性與真實情況有很大的差別,演練方面又缺乏演練基地加強訓練,并缺少專業人員的參與和指導,再加上我國的應急物流法律法規的欠缺,所以對重大災害事件、公共衛生事件以及安全事件的處理時,對于社會發展的需求難以適應,不利于應急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三、應急物流建設和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強化應急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第一,完善應急物流預案體系。要根據國家、地區的實際情況和容易出現的應急問題,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應急預案。一旦有應急事件發生,能夠迅速并準確反應,對應急事件進行高效的應對。第二,強化應急指揮中心的建設。在應急物流開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建立一個應急指揮中心,不斷強化應急管理能力,提高應急管理調度水平,對各環節進行有效的監控。第三,加強庫存管理和物資儲備管理,進一步減少應急物流工作開展中的屏障和難點,能夠在突發事件面前積極應對。
(二)提高應急物流的信息化水平
在信息化水平不斷發展的今天,充分強化應急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尤為重要。第一,構建多樣化的應急信息化平臺。根據國家標準搭建信息平臺,完善通訊網絡基礎設施。要加強與通訊運營商的合作和溝通,擴大信號的范圍,提高信號的強度,確保應急信息通常。第二,充分利用大數據進行應急物流管理。要用大數據對應急物流、庫存進行管理,利用GPS衛星定位,對相關物流情況進行調度監控和跟蹤。第三,強化信息共享。要積極依托政府建設一個應急物流公共信息網絡平臺,實現應急管理體系中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溝通。
(三)健全應急物流相關法律法規
第一,加快空缺方面的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非自然氣象地質等災害的法律法規的建設,根據現有的政策法規,結合現實的情況,做出周密的分析和部署,明確職責范圍,優化體制機制。第二,加強政府的市場監管機制,強化對市場資源的利用和整合,優化相關的法律法規,做好應急物流各方面的政府保障。第三,要不斷完善應急法律體系,構建系統配套、功能齊全的應急物流政策法規體系,保障在突發事件發生后能迅速反應并高效完成工作。
參考文獻:
[1]李柯,譚柱森,唐小艷.基于貝葉斯網絡的應急物流風險預測與控制研究[J].物流科技,2017,(02).
[2]林奎星,黃娟.關于應急物流建設的若干問題[J].全國流通經濟,2017,(10).
[3]符瑜.突發事件下的海南食品應急物流體系構建研究[J].物流科技,2017,(06).
[4]張王君.青海救災應急物流體系即時響應能力的研究[J].青海交通科技,2011,(04).
[5]曹繼霞,梁長坤,張靜.軍民融合應急物流協同機制文獻綜述[J].軍事交通學院學報,2018,20(6).
[6]錢婧,陳兆波.互聯網+時代應急物流行業發展模式探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8,(12).
[7]嚴文俊.對建設西北國家應急物流基地的戰略思考[N].現代物流報,2014-05-16(C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