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教育旨在培養適應部隊需要、具有一定理論基礎及較強實踐動手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是一種具有明確職業價值取向和職業特征的教育。任務驅動式教學有助于士官學員掌握并靈活運用專業理論知識,增強自主獨立思考和團隊協作解決問題的意識,充分挖掘其潛能,強化其專業技能和組訓能力,提高其綜合素質。
一、士官課程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教學模式缺陷有待彌補
現有的士官課程教學模式,仍以培養知識型和思辨型人才為目標,側重于知識傳授,以“一言堂”、“填鴨式”的講授法和傳授法為主。忽視了士官學員的特殊性,包括其知識基礎、能力擅長、培養目標、參與程度等。過于強調學員對工作原理的掌握,過于強調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其實踐教學也多為驗證型實踐,一方面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另一方面,難以發揮學員的創新精神,對學員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不足,不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二)內容體系設計有待改進
現有的士官課程教學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有兩個典型的特點:一是以教員系統講授課程學科知識為主,采用完整的章節知識結構體系;二是理論內容占課程總學時偏多,而且實踐訓練服務服從于理論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這些都不能滿足士官任職教育對“專業性”、“操作性”和“技能性”的要求,不符合“必需”、“夠用”的原則,更不利于士官崗位任職能力的構建。
(三)考核評價方式有待完善
現有的士官課程考核評價方式主要存在兩點不足:一是缺少對教學過程的考核,很多學員在平時壓力不大,在課終考核來臨之前則臨陣磨槍搞突擊,考核起不到督促和檢查學員平時學習效果的作用。二是缺少對學員能力培養的引導功能,由于受閉卷考試和考核時間、場地、器材等因素影響和限制,考核的內容只能是一些比較基礎的知識,依附于教材、通常都有標準答案,不能真正考查學員綜合考慮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也不利于學員口頭表達、書面寫作等能力的培養,更不利于學員發散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二、士官課程教學要滿足“三個必須”
(一)必須要有素質過硬的教員;;
一是教員應掌握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教學理念。教員應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教學內容設計在一個或多個任務之中,引導學員以自主探索的形式領會學習的核心內容。教員要善于用完成任務的成就感去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讓學員通過親歷完成任務的全部過程,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教員應具備開展任務驅動式教學的教學能力。教員應把知識、技能和情感的教學目標有機植入任務實現過程中,把植于任務中的知識講出來,要把怎么做講明白,把為什么做講透徹。教員在進行知識點的講述、操作示范、實作輔導、故障排除、師生評價和任務拓展時,可以采用直接管理方式;在進行學習討論、資料查詢、實訓制作、個人拓展、生生評價時,可以采用間接管理方式。教員的組織管理應像無形的指揮棒一樣,起到保證學習活動有序有效開展的作用。
(二)必須要有能力合格的學員;;
一是學員應具備自主學習能力。應開設一些自主學習訓練課程,使士官學員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基礎,掌握自主學習基本方法,以保證學員在面對教員給出的具體任務時,能夠有步驟的查找、分析、整理資料,獲取有用知識信息。二是學員應具備分工協作能力。同一小組內部的學員之間、不同小組之間都存在分工協作,需要相互配合以共同完成任務。如果缺乏分工協作的意識和能力,將直接導致任務的失敗。三是學員應具備組訓施訓能力。不論是何種任務,在最終形成實施方案之后,都涉及到學員組訓的過程。如果組訓能力不強,即使前面環節完成得再好,也只是“紙上談兵”。
(三)必須要有靈活適用的教材
基于任務驅動的士官課程教學必須貼近士官學員崗位實際,打破傳統教材的固有形式,突出實用性和互動性,體現“做中學、學中做,利于士官學員掌握并靈活運用專業知識、增強自主獨立思考和團隊協作解決問題的意識、強化專業技能和組訓能力。要按照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要求編制配套教材。在內容上應秉持“弱化理論、強化技能、突出應用、滿足需求”的原則,以典型任務為導向、打破傳統的章節知識結構體系,將不同的工作任務內容有機串聯起來,重新構建教材結構體系,同時還要注意突出軍隊特色。
三、士官課程教學要做到“四個結合”
(一)授業與傳道相結合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員在傳授學員崗位任職技能的“業”同時,應更加注重“認識-再認識”這兩個環節,讓學員在實踐中總結鞏固理論,會用理論指導實踐,提升認識論、方法論等智力,使學員能力從“量”到“質”的發展。
(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一要遵循士官任職教育轉型的規律,推行理實一體教學模式。教員要以實際技能培訓為主線,以專業實踐教學為改革重點,突出直觀化、現場式、實裝操作和動手能力培養,實現課堂向陣地轉移、訓練向崗位延伸。二要重新構建教學模塊,融理論實踐為一體。課內教學應全程貫穿理實一體教學模式,將應用技術與動手能力培養滲透到課程教學之中,克服以知識體系為核心、以講授教學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
(三)自主與合作相結合
學習任務既要有個人完成的部分,以鍛煉學員獨立解決問題、獨立工作和學習的能力,又要有團隊參與的部分,通過團隊活動來完成任務,使學員不僅能取得實際的工作經驗,而且培養其實踐能力、協作精神、表達能力和管理能力。要注意留給學員充足的合作探究的時間和空間,避免進行無準備的討論和交流?!白灾鲗W習”是前提,“合作探究”是主體,“成果展示”是外顯,“自我完善”是提升。
(四)實操與虛擬相結合
在“任務驅動”的實踐性學習中,可采用基于行動導向的“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過程序列,即學員實裝操作前需回答“怎樣做”、“為什么這樣做”之類的問題,并開展制定計劃、原理學習、分組討論、相互提問等活動,完成實裝操作任務后還需進行考核、撰寫總結、評估等活動,這一系列活動都屬實踐,是一種在實踐中掌握理論知識的思維性實踐,可以作為任務安排給學員。如此可使整個課堂人人有事做,學員在實操與虛擬相結合的環境中完成任務、掌握理論、強化技能。
作者簡介:吳剛,陸軍軍事交通學院汽車士官學校運輸指揮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