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宏亮 陳猛
【摘要】2015年5月5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首次規定了民事執行抵銷制度,表明民事執行抵銷制度具有巨大功能。本文將從實體和程序兩方面出發,對民事執行抵銷制度的功能進行分析研判,以推動民事執行抵銷制度良好運行和發展。
【關鍵詞】執行抵銷;實體功能 程序功能
一、民事執行抵銷的實體功能
(一)清償功能
抵銷是債消滅的情形之一。主動債權人和被動債權人互相享有對對方的債權請求權,雙方在兩個債權債務關系中所處的地位互換,存在兩個交叉請求權。經雙方合意抵銷或者一方行使法定抵銷權,兩個交叉請求權因相互抵扣而得到滿足,雙方的債權債務在對等的數額范圍內歸于消滅。在執行程序中,執行抵銷最重要的功能是無需雙方任何履行行為,便可使執行債權與被執行人享有的債權在對等額內消滅,全部或者部分實現執行依據。這與清償在最終法律效果方面是相同的,都會導致債權債務消滅。因而,執行抵銷一經生效,便會發生債權債務消滅的法律效果,具有清償功能。
(二)擔保功能
抵銷能夠提高主動債權人實現其債權的可能性,因而具有擔保功能。雙方互負到期債務,意味著雙方之間存在交叉請求權。一旦行使抵銷權,便可使交叉債權請求權在對等數額內相互消滅。這既是對自己所負債務的履行,又是使自己的債權在對等范圍內消滅。但在抵銷之前,任一方都以對方的債權為其享有的債權進行擔保,以便對方資不抵債無力清償或者主動逃避履行債務的情況下獲得優先受償的地位。日本最高法院認為,在被動債權人資力不足的情況下,執行抵銷依然能使主動債權人的債權得到確實、充分的清償。此時,主動債權對于被動債權相當于具有類似擔保的功能。故抵銷的目的是簡易清償手續及公平實現債權,功能是擔保。
(三)溯及力功能
現代國家關于抵銷的立法模式分為法國自動抵銷模式、德國溯及力模式和英國完全形式模式。法國自動抵銷模式指的是互負到期債務在抵銷適狀之時自動發生抵銷效力,不需要債權人任何表示行為。英國完全形式模式指的是抵銷的方式由法律規定,即必須經過法院審判作出判決才能發生效力。德國溯及力模式指一方當事人應以意思表示的方式向另一方行使抵銷權,抵銷生效,但抵銷生效的時間點不是在行使抵銷權時,而是溯及至適于抵銷之時。德國采用溯及力模式的理論根基是德國法學家自創并引以為傲的法律行為和意思表示理論。從我國《合同法》第99條第2款的規定很明顯看出,我國采取抵銷溯及力模式。欲使抵銷生效,抵銷權人應將抵銷的內心意思向對方當事人作出表示行為。抵銷生效的時間點從抵銷適狀之時起算。抵銷適狀指的是雙方債權債務符合法定要件,最初享有抵銷權的狀態。該模式有效處理了抵銷通知時間與抵銷適狀時間所存在的時間差帶來一系列利息、違約金等計算問題。
債務抵銷時點即抵銷適狀之時的確定對于計算違約金、遲延履行金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雙方可以抵銷多少、還需執行機關執行多少的問題。執行抵銷成立,債權債務消滅的時間點為抵銷適狀之時,那么之后的利息、違約責任、遲延給付責任等等都不需由債務人再承擔。如果承擔了抵銷適狀之后的違約責任、遲延給付責任等,債務人可以行使不當得利請求權要求對方返還。
二、民事執行抵銷的程序功能
(一)結束執行程序功能
我國設置執行程序的目的是以國家強制力實現債權人的債權。執行機關裁定執行抵銷成立的,執行債權與對方享有的債權在對等額內消滅。那么執行債權被抵銷部分的執行程序必定結束。至于整個執行程序是否終結要具體分析。總的來說,需要比較相抵銷的兩債權金額孰大孰小,以及除被抵銷的執行債權之外是否還存在其他債權。首先,如果除了被抵銷的債權之外還存在其他債權,無論執行依據是否被全部抵銷,執行程序都應該繼續,直到所有執行依據都得到滿足。其次,如果執行依據僅是被抵銷的執行債權,并且執行債權金額等于或者小于對方享有的債權金額,那么申請執行人的債權得到實現,執行機關可依法終結執行程序。如果執行債權金額大于對方享有的債權金額,對于未抵銷部分的債權,執行機關應該繼續采取執行措施。綜上,抵銷全部或者部分執行債權,可以直接促使執行機關結束該部分債權的執行程序,高效地實現了申請執行人的債權,有效地化解了執行機關的執行壓力。
(二)處分訴權功能
通說認為,“訴權指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對其民事財產權和人身權進行司法保護的權利。訴權具有兩層含義,包括程序意義上的訴權和實體意義上的訴權。前者主要包括起訴權、應訴權、上訴權等子權利。后者主要包括勝訴權和申請執行權等子權利。”當事人行使訴權主要是為了保護自身合法權益和解決民事矛盾沖突。在執行抵銷程序中,當事人具有處分訴權的自由。如執行抵銷構成要件之一是申請執行人認可主動債權。該要件表明申請執行人對該債權債務的合法性、真實性以及債務數額等都不存在爭議,自動放棄以該債權債務法律關系為標的的程序意義上的起訴權和實體意義上的勝訴權。
三、結論
民事執行抵銷具有實體功能,既能夠消滅雙方債權債務,又可以對方債權對自己債權進行擔保以提高債權實現可能性,還能將抵銷生效時間溯及至抵銷適狀之時便于減輕當事人違約責任等。同時,執行抵銷還具有程序功能,一方面能夠快速結束執行程序,提高執行效率,另一方面主張抵銷或者認可抵銷都包含著對訴權的處分,體現當事人的主體地位。本文對民事執行抵銷制度的功能進行詳盡而充分的論述,以期最大程度上發揮民事執行抵銷的功用。
參考文獻:
[1]廖軍.論抵銷的形式及其效力[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4.
[2]黃立.民法債編總論[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3]陳元慶.論執行程序中抵銷的性質,價值及救濟[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
[4]劉得寬.抵銷在擔保上之機能[J].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1973.
[5]廖軍,解春.抵銷與反訴——歷史與價值的探討[J].比較法研究,2005.
[6]《合同法》第99條第2款:當事人主張抵銷的,應當通知對方。通知自到達對方時生效。抵銷不得附條件或者附期限.
[7]宋朝武主編.民事訴訟法學[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