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養慶
摘 要: 充分認識關愛“空巢老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正確分析“空巢老人”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老敬親,真情關愛,探索關愛與養老機制,做好“空巢老人”親情關愛工作,使他們安度晚年。
關鍵詞: 老年工作;“空巢老人”;關愛
【中圖分類號】C913.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4-3733(2020)04-0274-01
“空巢老人”是老年人中的一個特殊群體,新形勢下關愛“空巢老人”對于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實現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具有重要意義。要充分認識關愛“空巢老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針對新形勢下“空巢老人”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做好“空巢老人”親情關愛工作。
1 新形勢下關愛“空巢老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空巢老人”作為老年人中的一個特殊群體,是最需要關心和幫助的群體之堅持以人為本,必須維護包括“空巢老人”在內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使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惠及包括“空巢老人”在內的全體人民。關愛“空巢老人”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保持社會穩定的需要。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新時代、新階段我們黨提出的重要戰略任務,關愛“空巢老人”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隨著社會老齡化速度的加快,需要特殊照料的老年人包括“空巢老人”大量增加,這不僅直接影響了社會、經濟發展,同時使社會保障、醫療保健、社區服務以及關愛“空巢老人”等問題日益突出,認真解決“空巢老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讓他們安享晚年顯得十分迫切。
2 “空巢老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
獨居、空巢老人普遍都有一種“空巢”感,也就是孤獨感。但這種孤獨感里又增添了思念、自憐和無助等復雜的情感體驗。“空巢綜合征”會導致老年人的內分泌紊亂、免疫功能減退、抵御不住各種疾病的入侵,甚至會引發老年癡呆癥。
營養障礙。獨居和空巢生活時老人常常懶得做飯,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營養障礙,像蛋白質攝入不足或是維生素補充不夠等。
骨折。行動不便加上老年性骨質疏松癥,老年人的骨折發生率極高,而股骨頭骨折后果是相當嚴重的。相依為命的老夫婦家庭,當一個老人生病時另一個尚可陪同就醫;但當夫婦倆都因病而躺在床上時,就不堪設想了。獨居老人對此憂慮更大,隨著年齡的增加、精力的衰退,越來越難以獨立地照料自己;尤其生活中發生意外的時候,迫切需要得到完善的服務保障。還有,現代老人渴望社會與人們的尊重,而不是同情,需要的是人格尊嚴的維護與權益的伸張。
3 對做好關愛“空巢老人”的幾點對策與建議
在現代城市里,“鄰里之間老死不相往來”已成為一大遺憾。隨著社會的深刻變動以及老齡化時代的到來,“空巢老人”已經由一個個的“個案”發展為一個全社會必須面對的社會問題。對此,應該有所作為,日益高漲的健全社會養老機制的呼聲也說明了這一點。不過,從另一方面看子女應該且能夠為此做點什么呢?
“空巢老人”最需要精神慰藉。解決的辦法是以兒女孝心,滿足父母的思念之心?,F代社會,經濟發展,老人的文化程度也較高,在城市中,凡是有條件的家庭,老人和子女更愿意分開居住,獨立生活。在這種情況下,青年人盡孝就不必非得與老人同處一個屋檐下,而是本著孝道精神,關心老人的生活,解除老人心理上的孤獨寂寞。老人們也非常支持兒女離家謀生,打工青年一般每個月都按時往家里寄錢,但他們更該多在假期、回家探望老人,多打電話回家,如能自覺主動地行孝,父母的“心病”就會大大地減輕。青年人要經?;丶姨酵?,不要因為老人生活能自理,自己有居住條件,就把老人拋在腦后。一旦老人有病,應該及時治療,積極陪護。青年人應該盡量把生活不能自理的又同在一個城市的老人接到自己家里,一起居住。不在一個地區生活的,應該多回家探望,或者想方設法安排進入條件合適的老年護理中心,讓他們在精神上得到慰藉,在生活上感到溫暖。
關愛空巢老人絕不像一些人所說的“健全社會養老機制”那么簡單,同樣要做到以人為本?!敖∪鐣B老機制”固然可以“保證”空巢老人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兒住,甚至有人陪聊陪玩、有活干、有事做,但卻不能替代老人對親情的呼喚和渴望。面對“不得不”離開父母的境況,古人有“游必有方”的智慧。今日遠在異鄉的游子,同樣需要“游必有方”,把父母放在心上,也把自己放在父母心上。在這個高度分工合作的現代社會,老人作為社會分工的一部分自然應該受到社會的“安排”。
同時不可忽視的是關愛老人也是下一代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就具體情況而言,每家子女有每家子女的情況,對老人盡孝的方式也不盡一致。但就“孝”本身而言,每個子女的“孝”心卻應該是樣的。當所有子女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時候,也就是“空巢老人不是問題”的時候。俗話講“遠親不如近鄰”,關愛“空巢老人”已引起了政府、社會、企業的高度重視,不少地方都對養老模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企業、社區、社會志愿者團體也對“空巢老人”的生活給予多方幫助。由于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速度加快,工作和生活壓力大、成本高,有人稱之為“未富先老”,現在還不能像發達國家一樣把老年人養起來。面對這樣的現實,針對街道“空巢老人”的生活現狀,采用青年志愿者的服務方式是彌補社會福利保障缺陷,解決“空巢”家庭養老問題的一個好辦法。在“空巢”面前,企業和社會都有責任,每個青年人也有責任,應該重視與積極行動起來,不錯過父母在世時的機會?!翱粘怖先恕背俗优男⑿耐?,同時需要整個社會的關愛。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從自身家庭的角度,青年有責任照顧自己的父母;從社會的角度,對于別人的父母,應該動員全社會來關心,積極參與養老體系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