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經病,顧名思義,即與月經相關的婦科疾病,一般包括月經提前、月經推后、月經先后不定期、月經過多過少、月經異常、閉經、痛經等。月經是女性專屬的生理現象,因而屬于極為常見的婦科疾病,盡管看似不嚴重,但也給廣大女性帶來較大困擾,甚至會影響女性的生殖健康及生活質量。中醫提出婦女以血為本,因而月經病的主要病因在于氣血失調,而不同的月經病其機理也存在著差異,下面我們談談閉經、多囊和痛經這幾種常見的月經病。
閉經準確來說屬于一種臨床癥狀,而由于女性體內遭受多種疾病的共同作用而發生的生理、病理問題最為直觀的癥狀,主要分為生理性閉經和病理性閉經。生理性閉經是受各種生理因素的影響而產生的閉經,諸如妊娠期閉經、哺乳期閉經、更年期閉經等,而病理性閉經則是由于身體疾病引發的閉經,諸如各類慢性消耗性疾病、垂體功能異常、卵巢功能異常、子宮發育不完善或子宮內膜受損、甲狀腺等激素變化等。不同問題引發的閉經癥狀各有不同,卵巢功能異常引發的閉經主要表現為陰道干澀、受孕困難,潮熱煩躁等,子宮問題引發的閉經主要表現為子宮過小等,垂體功能異常引發的閉經主要表現為頭疼、乏力、怕冷等。不同類型的閉經在治療方面也存在差異,卵巢功能異常引發的閉經可通過補充孕激素、雌激素等予以治療;子宮異常引發的閉經可通過促進卵巢內分泌、放置避孕環、卵巢激素等方式予以治療;垂體功能異常引發的閉經可通過促進性腺激素、性黃體生成素等方法予以治療。不論何種閉經問題,都需女性在正確認知的基礎上,不斷提升自身對生理、心理方面不良因素的適應性,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穩定的心理情緒,避免經期受冷,且切勿過于勞累,不斷提升自身身體機能,進而逐步改善閉經的癥狀。圖1.女性閉經臨床表現。
多囊全稱為多囊卵巢綜合征,是病因較為復雜且臨床表現較為多樣的綜合性疾病,其最明顯的表現是導致月經失調、經期延長、經量過少、閉經、不孕等。多囊在女性青春期、育齡期較為多見,也是致使處于生育期的女性月經紊亂的一個重要因素,情況嚴重者,甚至會威脅到女性的生育功能,造成女性不孕。現代醫學認為多囊致病因素較為復雜,總的來說,與遺傳、炎癥、精神心理、胰島素抵抗等因素有關。相關研究指出,多囊最早是由于胚胎時期子宮內高雄激素環境導致,其臨床表現最早可在兒童期或青春期出現,因此通過早期干預,可有效預防該病癥。如女性在青春期存在月經失調等癥狀,可通過補腎調周的方式,促使卵泡正常發育,調整月經周期,進而有效防治多囊的發生。圖2.女性多囊卵巢綜合征臨床表現。
痛經是月經前后及月經期出現的周期性下腹痛,痛感呈脹痛、痙攣痛狀,伴有腰酸、臉色蒼白,惡心嘔吐等,根據疼痛的程度,有輕度、中度及劇痛,劇痛時易發生虛脫,極大的影響到女性的生活質量。根據痛經的因由,主要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往往在女性初潮后1至2年就有痛經,發生此類病癥主要與女性月經時的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關,而繼發性痛經則是由于女性出現子宮腺肌病、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疾病引發的痛經。中醫認為痛經多由宮寒導致,通過加強日常生活的護理及飲食調理,能有效緩解并改善痛經的癥狀。生活方面,在經期應注重保暖,避免受寒,忌游泳、冷水浴、盆浴,保持經期衛生,保持下身清潔干爽。飲食方面,經期忌使用寒涼、辛辣的食物,不喝冷飲,多喝熱水、熱牛奶,食用紅糖等溫性食物,多吃瘦肉、雞肉、水果、蔬菜等,保持均衡營養。圖3.女性痛經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參考文獻:
[1] ?劉蓉.何本鴻.牟艷林.李麗麗.《內經》閉經證治初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8年(14)
[2] ?鄧超英.多囊卵巢綜合征的中醫和西醫診治研究進展[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6年(25)
[3] ?嚴淑英.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痛經患者生活方式和痛經程度的影響[J]. 中外醫學研究,2020年
[4] ?季霖(Kwai Lam).補腎活血法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Meta分析及方藥特點[D].廣州中醫藥大學 2019
[5] ?林圣朝(Scott Ling).加味五苓散聯合針灸對腎虛痰瘀型多巢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觀察[D].廣州中醫藥大學 2017
作者簡介:馬英,42歲,女,鹽源,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婦產科護理。
(作者單位:四川省鹽源縣平川中心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