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琳琳 修鑫鈺 路元莉

摘要: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在胃腸外科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在2019年4月到2020年5月以我院胃腸外科為例,在實驗組和常規組中分別入選患者60例患者。入選時的依據參考隨機數表法。常規組和實驗組分別提供常規、健康教育的護理方案。統計對比兩組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評價。結果:實驗組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綜合評價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結論:胃腸外科應用健康教育的實踐性價值較高,可以有效提高臨床護理工作價值,值得普及。
關鍵詞:胃腸外科;健康教育;護理加害者
健康教育屬于臨床醫護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其不僅是滿足醫護服務模式發展改革的一項護理措施。臨床中充分應用健康教育可以更好的提升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情況,從而實現對自己不良生活習慣的控制,提升綜合預后水平[1]。對此,本文以我院部分患者為例,以對比分析方式總結健康教育護理的應用價值。現將研究內容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2019年4月到2020年5月以我院胃腸外科為例,在實驗組和常規組中分別入選患者60例患者。15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87例,年齡最小1歲,最大65歲,平均39.54歲。入選時的依據參考隨機數表法,分組每組例數77例,上述指標以無統計學意義為原則進行分組,P>0.05。所有患者均接受胃腸外科手術治療。
1.2方法
常規組提供常規護理,主要是基于病情和藥物等治療過程進行護理。
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同時開展健康教育護理:1、術前。在手術治療之前先為患者提供心理護理,因為患者對于疾病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再加上住院治療的經濟成本與陌生環境影響,導致心理壓力相對較高。對此,在手術之前需要做好對患者的心理疏導,規避應激反應的發生,改善護患溝通質量,提高患者的綜合康復效果。同時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促使患者可以了解手術的治療方案、過程以及主語是想,并在手術治療之前的3d左右借助口頭方式為患者提供示范或講解,促使患者可以在術前就適應功能鍛煉,涉及到大小便、咳嗽可談方式、肢體手勢、唇舌訓練等;2、術后護理。在手術治療后護理人員需要主動做好與患者的交流,借助談話方式消除患者顧慮心態,促使患者可以保持一個積極的康復心態。術后患者想了解手術效果、是否存在后遺癥等,所以比較緊張,護理人員在患者完成各項治療之后對其心理狀況進行著重評估與了解,幫助其緩解緊張情緒,在其徹底清醒之后告知其手術結果以及病情穩定情況。期間注重患者的病情體征的監測,讓其感受到來自醫護人員的理解與關愛,讓患者家屬多陪伴患者,積極與其溝通交流,幫助患者建立安全感。護理期間需要做好與患者的溝通交流,語言交流中盡可能做好安撫、鼓勵,促使患者可以保持一個積極的康復心態,降低因為情緒問題而導致的負面預后風險。
1.3觀察指標
統計對比兩組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評價。
滿意度指標劃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以及不滿意,患者填表期間需要由通過專業培訓的護理人員陪同。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臨床對比研究應用SPSS19.0軟件完成數據的錄入與統計對比。數據資料P值<0.05時代表數據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綜合評價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如表1。
3.討論
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標在于提升人們的健康理念,促使患者逐漸形成健康意識,并構建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實現對個人或社會群體的健康水平正面推動作用[2]-[3]。以胃腸外科患者為例,臨床中借助健康教育措施,可以更好的為患者提供相應的指導幫助,并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提供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指導,盡可能減少各種不良反應的發生,從而實現醫護依從性的提升,達到提高整體治療效益。另外,對家屬提供健康教育,可以更好的緩解家屬的緊張、焦慮等情緒,針對患者的生存狀況、疾病特征等提供不同的健康教育內容,可以更好的保障患者家屬滿足患者康復需求,為急性胰腺炎的醫護工作開展提供支持。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對于護理服務的綜合評價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本次研究結果證明健康教育護理的應用價值較高,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對于胃腸外科疾病的認知水平,提高護理滿意度,降低糾紛風險,可以作為常規護理方案。
綜上所述,胃腸外科應用健康教育的實踐性價值較高,可以有效提高臨床護理工作價值,值得普及。
參考文獻:
[1] ?韓婉霞.健康教育用于白血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價值研究及對患者消化系統影響[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8,14(A01):277-277.
[2] ?趙麗萍,付強.個性化延續管理模式在十二指腸潰瘍胃大部切除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8,29(23):110-112.
[3] ?孫琳,姚寒暉,王家成,等.移動健康教育平臺在直腸癌預防性造口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16):2019-2023.
(作者單位:山東英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