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亮
摘要:隨著國家的發展越來越好,城市化建設的持續深入,涌向城市的農民也越來越多。在各級城市,人、車流量越來越大,這給城市道路運行帶來相當大的壓力,所以城市道路也日益擴寬。其中,給水排水管道與人們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在規劃道路建設時,應控制給排水管道的合理設計和施工,以確保給排水的安全與穩定,促進城市的健康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市政工程;給排水管道;施工技術
引言
給排水管道施工在市政工程項目建設中占有較大的地位,其施工過程關系到整個城市的排水有效性,對城市的發展具有較大的影響,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給排水管道施工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施工團隊和施工要求,因此,應充分在市政建設中將給排水管道施工提上重點工程關注對象之一,以完善的給排水管道施工為城市建設添磚加瓦。
1市政道路給排水管道工程設計與施工的關系
1.1工程前期給排水設計與施工的關系
工程前期給排水設計與施工的關系主要體現在規劃階段和設計調研階段。1)規劃階段:市政工程涉及專業繁多,在城市建設時如果全方位開工,需要投入的資金非常龐大,為了滿足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市政工程一般都采取分段、分專業的建設方法,相應的詳細規劃也分專業進行,這使得各專業之間無法統籌進行,施工時給排水管道在通過已建道路或者管線時,需要采用一些如頂管、盾構、管道保護等的施工工藝,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施工難度,增加了工程造價。2)調研階段:在設計前期,沒有進行現場調研,僅根據地形圖確認管線位置,施工單位進入現場開挖后,發現設計與現場情況不符,需要重新調整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施工進度。
1.2工程后期給排水設計與施工的關系
工程后期給排水設計與施工的關系主要體現在設計對施工的現場指導。在工程前中期對設計足夠重視,可避免后期施工可能遇到的一些重大問題。由于一些不可抗力導致的施工問題需要設計配合時,及時積極地解決問題,盡可能減少由于技術問題導致的工期延誤和造價增加。
2現代市政道路中給排水系統管道工程的整體設計與施工要點
2.1工程圖紙設計與現場勘查
工程設計圖作為給排水管道施工的重要依據,對于工程的施工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圖紙的設計人員應當對施工場地周邊建筑情況,地下線纜與管道情況,地址水文情況等等,充分了解施工現場的環境情況,并在經過反復和多次的商討之后確定最終的設計圖紙。施工人員應當熟悉圖紙的內容和設計的具體要求,了解設計意圖,與設計人員充分溝通,做到對圖紙充分理解,躍然紙上,從而保證后續施工能夠順利展開。
2.2認真開挖溝槽、做好基礎施工
在給排水管道中,管線分布路線確定好以后,應先開始開挖溝槽。而在開挖溝槽前,需根據現場測量結果,設計好溝槽邊坡的實際坡度。倘若發現溝槽太深,則應針對性地加強支護,以免在具體開挖的時候,出現塌方等現象。在設計溝槽底部寬度時,應綜合考慮溝槽邊坡的實際坡度、具體深度、基礎底部寬度等。在開挖土方后,應在指定位置回填,不可任意到處堆放。倘若適用于回填,則應將其用于回填,從而降低工程成本。在開挖溝槽的過程中,應錯開雨水天氣。如果有需要,則應予以截留雨水等手段。監理人員在開挖完溝槽后,還應詳細檢測溝槽的深度、施工質量、寬度等,以控制實際的溝槽完全符合圖紙設計,只有在達到設計要求后才能開始施工。在基礎管道施工環節,應區分開給水管道和排水管道。其中給水管道應盡可能選擇砂墊層作為基礎,而排水管道則應盡可能選擇天然砂作為基礎。在實際的施工環節,應先進行骨料拌制。待均勻拌制好以后,再在溝槽底部加以攤鋪,然后以平板振動等方式將其加以夯實。在施工環節,倘若用到了混凝土材料,則要求嚴格制作模板、做好中心線放樣工作,并確立好澆筑施工面。在開挖溝槽的過程中,必要的撐護系統應做好。在選擇支撐種類時,應根據開挖溝槽的實際尺寸,來選用具體的支撐方式,主要涉及橫向與縱向支持。對于橫向支撐,還有兩種不同的擋板形式,即斷續、連續。倘若土體并不濕,則施工可采取斷續式擋板。相反,倘若土體較濕或相對松散,則應盡可能地選用連續式擋板。而對于支撐結構,在進行支護施工時,則應綜合考量框架結構的穩定性。若水體、土質被施壓,則極易發生結構不穩現象,以致支撐失效,而發生塌方等現象。目前,在對支護進行施工時,一般采用板樁支護這種方式,以全面抵抗來自土體、水體的壓力。倘若開挖得過深,則應選用井點降水法這種施工工藝。在土體中直接打入板樁結構,以有效引導地下水,避免發生流砂等現象。倘若四周有建筑物,則在施工環節還應中綜合考量建筑物的沉降等,具體可選用進行打板樁支護施工等。
2.3管道安裝技術
在給排水系統管道施工環節,具體的管道安裝內容極為重要,且容易發生質量問題。只有根據操作規程來嚴格執行,把控好各施工要點,方可真正控制好管道安裝質量。在進行管材排放前,應先清除雜物、積水等,以便確定樣板標高、中心處。在下放管材的時候,應一定的順序來嚴格執行,盡可能自下而上。排水規模大、需要安裝大量管道時,應借助起重機來輔助管道放置。在使用起重機時,宜控制起重機至少距溝槽邊緣2m,以防因起重機重力而導致溝槽出現坍塌等現象。在安裝管道的過程中,應選用柔性吊索,在具體起吊時還需注意管道中心穩定,以免導致碰撞基底的現象。此外,在對接管道時,還應做好密封處理,盡量防止因密封問題而引發滲漏。
2.4回填施工
在安裝完管道后,則要及時加以回填。在回填施工實踐中,一般在管道兩側,以對稱的方式來進行機械化回填,并輔以人工回填。這能在提高回填效率的同時,控制好回填質量,完成回填后還應予以壓實。同時,一般以粗砂作為回填土,在開始回填前還應認真檢查土壤,以控制回填土均可達到回填施工要求標準。
2.5水壓、避水試驗
在安裝完管道后,還應認真檢測管道,以確保可以正常投入使用,避免發生漏水等。根據相關要求,通過水壓試驗來檢測給水管道,而通過避水試驗來檢測排水管道。在做水壓試驗前,應仔細檢查管道之間的接口處、所用的試壓設備等。此外,還應設計好排氣體系、水的進出管路等。在做試驗前,應先適當浸泡管道。再沿管道底開始充水,待水流中不再出現氣泡后,再關好排氣閥。而在進行避水試驗時,則應控制溝槽內沒有積水出現。
結語
綜上所述,在市政道路建設過程中,給排水管道施工工程涉及十分廣闊,技術要求也較為復雜,相關施工團隊應在探索新技術的同時,完善城市化建設,以使管道施工為城市的建設提供更有強勁的支撐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金祥.現代市政道路給排水管道工程設計及施工研究[J].民營技,2019(11):121.
[2] ?劉杰.現代市政道路給排水管道工程的設計與施工研究[J].智能城市,2019,4(15):46-47.
(作者單位:沈陽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