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福軍
摘要: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地基尤為重要,足夠的承載力以及強度是建筑工程順利完成的基礎和前提。在地基的處理工程中,樁基礎是較為常見的施工技術,通過這一技術與地基土層結構相結合,可以有效提高土層原本的承載能力。因此,樁基礎這一技術尤為重要,文章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樁基礎技術要點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樁基礎;技術要點
引言
我國經濟水平的穩步提升,促進各行業的快速發展,目前,我國建筑工程項目的不斷增多,對城市的發展起到了有效的促進作用。在高層建筑的土建施工過程中,基礎工程建設起著穩固建筑的作用,地基的澆筑作為基礎工程,采用樁基礎技術實現了良好的推廣和應用,并且有效的提高了建筑的穩定性。樁基本身屬于隱蔽性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具有較為復雜的工藝過程,并且由于施工環境以及人為因素比較復雜,所以在樁基的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缺陷,例如地基比較軟,嚴重影響樁基礎技術的應用,從而導致建筑本身出現沉降和傾斜的現象,影響建筑的使用壽命。為此,科學地運用樁基礎技術進行土建施工,并結合實際的施工情況,完善樁基礎的施工環節,提高建筑的整體質量。
1樁基礎施工技術重要價值
樁基礎在土建施工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由于樁基礎可以為持力層提供承載力,使得持力層本身可以承受建筑的豎向荷載。在樁基礎結構下,豎向單樁的剛度大,在自身荷載與有關因素的約束下,建筑地基可以始終保持在一個較為穩定的狀態,因此,樁基礎技術的應用提升了建筑本身的穩定性。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樁身穿越液化軟基層固定于基巖,一旦受到自然災害,極易出現沉降等現象,此時,土層中的樁基礎可以發揮其作用,由于其抗壓性較好,可以在災害作用下保持良好的穩定性,因此,對沉降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單樁側向剛度大,可以抵御水平荷載與力矩荷載等的威脅,提升建筑結構的抗震性,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建筑物坍塌、傾斜的發生。
2我國主要使用的樁基礎施工技術及其要點
2.1靜壓樁基礎施工技術
在我國很多建筑施工中,對于內樁基礎工程通常采用靜壓樁的基礎施工技術。這一技術在使用過程中有著突出的優勢,它本身的技術難度不高,應用簡單、成本低并且在施工中幾乎不會產生噪聲,對于周圍環境的影響較低,安全系數高。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這一技術主要是通過靜壓樁機以打擊擊沉的方式將樁基沉入地基結構中,施工簡單。但是這一技術也有著一定的弊端,它對地基土層的打擊壓力較大,很容易增大水壓,因此在使用這一技術時需要不斷地對土層的壓力進行檢測,防止土層壓力過大。同時,在作業過程中還需要保證機械作業的連續性,不可以中斷,以增強對土層的保護。
2.2人工挖樁基施工技術
人工挖樁基施工技術是一項更加便捷、快速的施工技術,在實際應用中,這一技術主要是通過鉆挖機和人工共同作業的形式開挖樁孔,通過人工以及機械的結合,不僅可以充分借助機械作業的速度和力度,也可以借助人工作業的深度,使得挖掘效率更高。同時,使用這種挖鉆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整體的施工強度,還可以不用借助泥漿對樁孔進行調整,避免建筑工程周圍的施工環境受到影響,有著環保的優勢。在應用這一技術時對于選取的鉆孔設備有著較高的要求,需要鉆孔設備通過壓力分層錨使得螺栓均勻平穩地受力,才能達到分散施工壓力的結果,使得鉆孔工作效率更高,并且具有保護孔壁的作用,最終達到低成本、高效率的目標。
3樁基礎技術在土建施工中的應用
3.1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對土建工程項目施工而言,其包含的施工內容較多,且工程工序繁雜,因此,為保障后期施工的順利進行,就必須做好前期的施工準備,為樁基礎施工技術的應用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施工準備主要包含了以下方面:(1)勘察與了解工程現場實際情況與周邊環境,根據勘察結果分析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對各種不利影響采取必要的控制與處理措施。(2)結合工程的各方面情況,確定樁基礎施工方案,保證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確保樁基礎施工的高效進行。
3.2預制樁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
預制樁技術在應用中也有著不同的類別劃分,實際應用時也會按照不同的要求以及施工環境選擇不同的施工技術。當前,預制樁技術在應用中的類型主要有靜力壓樁、振動沉樁以及錘擊沉樁。在應用中,預制樁施工技術主要考慮的是對周圍環境產生的影響,為了進一步降低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在使用中必須考慮沉樁力度、沉樁深度及作業強度等。同時,還需要結合土層的結構提升計算數據的準確性。除此之外,對技術工作人員也有著較高的要求,由于樁基礎技術在土建施工中有著一定的重要性,因此需要操作人員有著一定的技術經驗。對于機械等設備也需要定期檢查,避免在施工中出現設備故障等問題,通過這些措施推進土建施工的順利展開。
3.3灌注樁施工技術的應用
在灌注樁的施工技術中,主要具有三種類型,第一種為沉管樁。這種方式主要是利用夯擊的形式對沉管進行沖擊,不但操作簡單,并且消耗的成本也比較低,并且施工效率也比較快。第二種是挖掘樁。這種方式主要依靠機械設備進行鉆孔。第三種是鉆孔樁。這種施工方式主要是在地面直接打孔埋樁,在打樁前,需要對周圍進行清理,同時也要做好孔壁的維護工作,避免出現孔壁的坍塌。
3.4樁位復核技術
土建施工樁基礎技術的應用中,常常存在著樁位的偏差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樁位復核技術的應用具有必要性,該技術可以實現對樁位偏差問題的分析,從而制定更為完善的糾偏方案。在樁位復核技術的應用中,相關的工程人員要重視對已經完成的樁基礎的復核,保證其建設要求能夠滿足工程建設的基本標準,避免施工不規范影響后期的施工進度。另外,對于一些土質較差的樁基礎要重點復核,避免由于土質因素所引起的樁位偏差等問題,進而實現對樁基礎質量的控制。在樁位復核中,一般需要使用專業的設備,如經緯儀等,保證測量的精確性,使得樁基礎施工滿足工程建設的基本要求。
3.5混凝土的攪拌、灌注與成樁
混凝土攪拌采用的是現場攪拌的方式,混凝土的配比設計要科學,保證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混凝土灌注采取的是水下連續性灌注法,在灌注過程中灌注導管需要深入到孔底大約50cm的位置,混凝土從導管全部灌注到孔底,直到混凝土面擠出泥漿。第一次下料時要保證混凝土的底端埋到混凝土的下端80cm以后逐步提高,之后要保證導管提高與混凝土澆筑的同步性,導管提高的過程中,盡量保持導管的底部可以與混凝土面保持超過2m的距離。混凝土的灌注過程中必須保持其連續性,如果存在特殊情況要立即停止灌注,但間隔時間需要在45min以內。混凝土灌注結束以后拔出導管,清除樁頂表面的浮漿等雜物。
結語
綜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領域中,樁基礎技術對于建筑的整體質量具有重要的保障,在土建施工中,根據地基的土質和環境樁基,合理的選擇樁基礎技術,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的承載能力,提高建筑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確保建筑不會出現沉降和傾斜的現象,提升建筑本身的整體質量和使用壽命,對土木工程建筑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貢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樁基礎施工技術應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6(36):150.
[2] ?劉國強,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樁基礎施工要點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6):204.
[3] ?馬勇鋒,蔣文斌.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樁基礎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6(8):37~38
(作者單位:東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