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菲菲
摘要:混凝土結構是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基礎組成部分,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質量直接決定了項目最終的施工質量,隨著科技的創新發展,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技術也在不斷更新,但是由于施工環境以及技術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還存在有多種缺陷和不足。本文,將對混凝土施工中常見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究做好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以及質量控制方法。
關鍵詞: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引言
目前很多新型的建筑技術已經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這些技術不僅保障了建筑施工的質量,也推動了建筑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對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而言,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施工流程,科學選擇施工技術,降低裂縫出現的概率,有效保障施工質量。
1概述
1.1土木工程
建筑工程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科學技術活動,是一種社會性實踐活動。應用到材料、設備、人員、方案進行具體性的操作,主要工作內容包括設計、實施、養護、管理等。總的來說,就是將分散性的物質綜合在一起。目前,土木工程已經發展為我國社會經濟的中流砥柱,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創造了極大的價值,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推動土木工程走向多樣化、結構更加繁雜、功能更加齊全的道路。
1.2混凝土
混凝土是一種實用性以及適用性極強的材料,是將收集到的凝膠材料、骨料、水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混合后,再經過一段時間的硬化后形成的復合材料。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存在的問題
2.1混凝土結構裂縫
混凝土結構裂縫是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最常見的問題之一,混凝土之所以會出現裂縫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一方面在前期澆筑混凝土時沒有按照規定的要求操作,混凝土質量不達標。另外一方面則是混凝土后期的養護管理不當,因此導致裂縫出現。此外,在混凝土拌料水化期間,水泥灰發出較大的熱量,但是在此過程中水泥的散熱為上層混凝土所阻隔,水泥內大量的熱量無法在短時間內消散,而是在混凝土內部聚集,這樣很容易導致混凝土結構內外溫差巨大,在溫度的作用下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
2.2混凝土強度不夠
混凝土強度與土木工程的質量效果聯系極為密切,混凝土制作過程中強度主要會受到原料配比、后期養護的影響。不同類型的土木工程對于混凝土的原材料配比有著不同的要求,制作混凝土時所添加的砂石、水以及其他原材料有著較大的差異,在混凝土制作完成之后,必須要對混凝土的強度進行檢測,如果檢測不達標,這一類混凝土就不能投入使用。然而,土木工程實際的混凝土制作過程中,許多工程的混凝土制作并不是十分的規范,比如說,制作時沒有按照要求科學的對原材料進行配比,制作完成之后,則沒有采用科學的養護方法,導致養護效果不佳。此外,沒有及時的檢測混凝土強度是否達到標準要求,這些都有可能會導致混凝土強度不夠。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技術分析
3.1土木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對溫度應力的把控
混凝土的澆筑對溫度實際上有著較高的要求,外部溫度環境發生較大變化的情況下,混凝土的內外溫差可能也比較大,這種情況下就會形成溫度應力。溫度應力是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的重要原因之一,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混凝土所使用到的關鍵原料水泥,在水化的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的熱量,這種熱量與混凝土外部溫度存在較大差異的情況下,可能就會加劇溫度應力。針對水泥水化稀釋熱量,導致溫度應力增加的問題,可以在混凝土中適當的增加減水劑或者是減少水泥的使用量。此外,當前隨著混凝土施工技術的不斷創新發展,新型水泥材料也層出不窮,因此在施工期間還可以選擇新型的低熱水泥。而在早晚溫差比較大的季節,如夏季、冬季時則可以采取合理的養護措施,降低溫度應力的影響。如夏季時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可以實施一定的冷卻措施,降低水泥水化的影響。
3.2科學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土木工程建筑當中的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重點是加強水化熱控制力度,水化熱主要來源于水泥材料,施工企業要科學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的配合比,從根本上減少水泥水化熱的產生。在選擇水泥材料的過程當中,盡可能選擇水化熱比較低的水泥材料,常見的主要有礦渣水泥與硅酸鹽水泥等等。例如,在本工程項目當中,施工單位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為原材料,水化熱保持在42.5℃~52.5℃左右,與該地區的溫度差異比較小,使得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內部溫度與外部溫度差得到有效控制,降低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出現大面積裂縫的概率,真正達到提高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的目的。
3.3減少約束力
減少約束力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減少內部約束力和減少外部約束力。首先,內部約束力的減少方法。溫度應力是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產生內部約束力的主要原因,溫度應力會隨著內部約束力的增加而增大。而產生溫度應力的原因是混凝土內外部溫差形成的。所有減少內部約束力的有效方式是要合理控制混凝土內部溫度,盡量縮小與外部溫差值。混凝土內部溫度的控制可以通過采用覆蓋、暖棚等保溫方式。其次,外部約束力的減少方法。在進行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時,由于其面積大、結構重,而澆筑又需要連續整體澆筑,此時,地基會對混凝土形成一股外部約束力,進而引發混凝土裂縫問題。因此,減少地基對混凝土的約束力是降低外部約束力的解決之道。目前,主要是通過在大體積混凝土與地基接觸面之間設置滑動層,以此減少外部約束力,使混凝土免受裂縫的損壞。
3.4做好混凝土試件的強度試驗工作
長期以來,我國傳統的混凝土檢驗方法都是在同一澆筑地點抽取最具有代表性的試樣,然后按照既定的規則制定立方體試件,在規定的溫濕度環境內養護28天,再進行強度試驗,最終順利的測得試件的抗壓強度。在測試過程中,由于試件與混凝土結構具有相同的原材料、配比一級養護條件,因此該測試方法能夠有效的代表混凝土的真實質量水平,所以說,該試驗方法具有較強的可行性。通常混凝土大試件的內部缺陷率比較高,其多存在有試件平整度不同的問題,而試件強度越低,則試件的可塑性也就越強,其變形量也就越大,試件表面的平整度低對實際強度的影響也就越小。一般來說,大試件的表面平整度以及平行度等都低于小試件,所以說保證混凝土強度試件表面的平整度以及平行度是極為有必要的,這樣可以得出更加準確的試驗結果,對混凝土質量進行更加有效的控制。因此,在試驗前工作人員需要對試件的表面進行拋光和打磨,避免試驗結果受到影響。
結語
目前混凝土結構在建筑工程中的廣泛應用使我們不得不加強重視,要強化混凝土結構的性能需要從混凝土結構施工的每一個環節做起,研究施工中的重難點并對其進行攻克或是在施工過程中加強關注對提高建設工程的工程質量有極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蔣雪峰.淺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要點[J].全面腐蝕控制,2019,33(4):47-49.
[2] ?林波.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技術要點探究[J].智能城市,2019,5(15):164-165.
[3] ?李莉,謝京臣.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施工的技術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17).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