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畢沙羅是印象派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是印象派繪畫大師,在十九世紀后期的法國繪畫領域中,他是最受尊敬和受人愛戴的畫家。這位大師在表現光感和色彩方面有獨到的研究,對后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的作品風格獨特,繪畫技法完美精湛。其藝術風格可概括為:其一,表現溫馨與完美的田園主題;其二,畫面構圖嚴謹、層次分明;其三,注重畫家情感和畫面內在的融合。他的藝術風格和色彩語言影響了我,我將所感受到的應用到我的創作中去,受益匪淺。
關鍵詞:畢沙羅;藝術風格;田園
淺析畢沙羅的藝術風格
畢沙羅的藝術風格可概括為:其一,表現溫馨與完美的田園主題;其二,畫面構圖嚴謹、層次分明;其三,注重畫家情感和畫面內在的融合。畢沙羅喜歡描繪美麗的自然風景,每當他有所發現,便支好畫架和繃好畫布,盡情地把他對大自然的美好印象描繪下來,力求表現出他從這一對象上所看到的光與形的平衡,表現出對象的宏偉氣勢及其全部的結構力量,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很具藝術效果。畢沙羅說:“畫你所觀察和感覺到的,要豪邁和果斷地面對。因為最好不失掉你所感覺到的第一個印象。畫者要尊重自然,向自然請教和學習。”畢沙羅一生作品并不算太多,題材多數為風景。他在畫面上表現出的及其豐富艷麗的色彩和嚴謹的構圖等藝術風格和特點在藝術作品中發揮的淋漓盡致。
(一)表現溫馨與完美的田園主題
田園主題中,描寫、繪制、表現的是鄉村生活,這種主題對客觀對象的描繪是理想化的,它以習俗的手法表現客觀的對象。很多畫家都喜歡以田園為素材作為表現對象進行創作。田園風光是自然的杰作,田園主題是藝術領域創作和表現的古老題材,從古代開始就存在,到了18世紀,人們更加癡迷于田園題材的創作和表現,陶醉于自然的田園風光,向往在田園生活中的幸福時光。畢沙羅其藝術風格正是與田園主體為主,表現溫馨與完美。
《艾尼麗街》1這幅作品把鄉村的力量和在明媚春光下的大自然的溫馨完美結合的絕好典范。畫面中的綠色是春天的嫩綠色,繪畫筆法也倍顯柔和,盡情地宣揚田園的主題。畢沙羅一家在1883年前,一直住在埃爾米塔日街。這條街把瓦茲河畔和艾尼麗路連在一起。艾尼麗路通向往北八公里處的小小的艾尼麗村。畢沙羅再一次離開大城市,沉醉在附近保留還完好的小鎮,陶醉在鄉野的自然氛圍中。與此同時,畢莎羅不回避對街道做出了現代化的改造,這條他走了十年的街道因此有了新的生命。事實上,這條加高的路和畫中右邊的小橋就剛剛被改造過。改造后的景物與周邊的景色融合在了一起,這種融合很自然,對畫面中和諧、溫馨氛圍的營造沒有絲毫不好的影響.作品注重色彩的調和,構圖線條幾乎像幾何圖形一般相互連接。它采取橫向的構圖形式,并一直延伸下去,使得我們產生了一點點幻覺,似乎感覺到馬車行走速度的緩慢,處于中心位置的馬車在空間位置上發生了位移,相向而走的路人在各自的步伐中,不緊不慢地體味著生活的休閑、愜意。他們有的戴著無邊軟帽,穿著長裙,有的穿著藍色工作服,戴著鴨舌帽。這些人物身上所傳遞出來的是一種安定的感覺,藍灰色的天空寬闊而寧靜,可以看出天氣是極好的,地平線處的天空接近于無彩色系的白色,與畫面頂部藍灰色的天空之間有了色彩上的微妙變化,使得天空神秘而清透,在天空的下方,鄉村小路又將畫面的空曠感、孤寂感發揮到了極致。如此表現溫馨與完美的田園主題,這是只有畢沙羅才能做到的。
(二)畫面構圖嚴謹、層次分明
畫面的構圖層次分明,即構圖的次序清晰可見。畫面構圖可以有很多種,例如三角形構圖,可以使畫面具有穩定性。在畢沙羅的畫面中構圖非常嚴謹,注重畫面的層次感和空間感,使作品層次分明。
畢沙羅的畫面構圖嚴謹、層次分明,我們可以從《埃爾米塔日的坡地》2感受到這一點,這幅作品是畢沙羅一家回到法國兩年后畫的,所表現出的景象在畢沙羅的筆下更顯堅固和年代久遠,房屋厚實,也表現了潛心于菜園的老農。畫面整體色調略顯古老,但不失色彩的豐滿與和諧。整幅畫種都洋溢著鄉村的氣息。一八七三年到一九七三年,畢莎羅在龐圖瓦茲一住就是十余年。他夫人和三個孩子都都住在挨爾米塔日街區的房子里,這些新建筑和遠處的古鎮形成了新舊的對比,枯樹、冒煙的煙筒為畫面增添了幾許情趣,田地被耕作的井然有序都有效的烘托了初秋時節的景致。畫面右側的前景樹以簡影的形式出現,起到了豐富畫面層次的作用,樹木的靈巧造型與房屋的厚實感之間的對比為畫面增添了沉穩感和力量感。畢沙羅充分的利用了自己所擅長的筆法之曲折的筆法進行繪畫創作,畫面充滿著靈動感,使視覺中心不自覺地投向馬吐蘭城堡。畫面用色簡潔,藍、綠、米黃、紅都極致地表現著畫面元素,服務于構圖。
(三)注重畫家情感和畫面內在的融合
畫家在創作的時候常常會把自己的內心情感融合到畫面中。例如心情低沉時,畫面的色調較冷,筆觸較為狂野;若心情高漲時,畫面的色調較暖,筆觸較為柔和。畢沙羅在他繪制油畫風景作品的時候,總是懷有一顆熱愛大自然,熱愛土地的心,就如同農民般熱愛著這片大地,畢沙羅眼中的風景是鮮活的,是有生命的和有生氣的東西,畢沙羅將這種情感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當中,所以他的畫面總是那么地吸引人的眼球,使得每一個看到他作品的人都能夠走入到畫家的內心當中,對自然的無限熱愛是他成功的真正原因。
結語
畢沙羅其藝術風格為表現溫馨與完美的田園主題;畫面構圖嚴謹、層次分明;注重畫家情感和畫面內在的融合。其色彩語言為明朗清新的色彩和變化豐富的色調。畢沙羅熱衷于寫生,他的作品幾乎都是通過寫生直接完成的。我試著學習他這一點,以此搜集素材。我在畢創作中也把復雜的自然物象進行簡化,是一種心情的寫照,我力求講景物賦予情感和生命。
參考文獻:
[1] ?百合.《外國近現代名家作品選粹·畢沙羅》[M].出版地: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年:2004年.
[2] ?何政廣.《畢沙羅—世界名人傳記叢書》[M].出版地:浙江兒童出版社.出版年:2001年
[3] ?<法>卡米耶·畢沙羅.《畢沙羅》[M].出版地:人民出版社.出版年:2003年1月.
作者簡介:谷倩(1991-),女,漢族,遼寧大連人。
(作者單位:大連甘井子迪派信息技術培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