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艾檐
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
解構主義作為設計界的熱門詞匯,尤其在風格多元化的今天,以其獨特的魅力帶給觀者視覺上的沖擊,令人嘆為觀止。同時也開拓了我們的傳統思維,增長我們的見識。解構設計主要以分解破壞、創新和構成的方式使服裝的表現語言變得更為豐盈飽滿。此手法不但拓寬了設計的發展空間,更是對設計師創新思維和個性化作品的考驗。設計師在突破常規的同時,也反復從各種文化中取其精髓,他們通過對服裝造型、面料、圖案紋樣等的解構,對服裝設計的傳統方式進行了顛覆性的突破。從某種層面上講,服裝從原始的遮羞蔽體和保暖功能轉向用來表達美與感情的載體。未來也將會呈現出更加豐富精彩的風貌,演繹出其獨特的魅力。
解構主義,即分解與構成,恰好與“結構主義”相悖,是對當代正統原則和常規標準批判性繼承。用分解的觀念強調打亂、疊加、重組;強調個體、部件本身,摒棄總體統一,來達到零散破碎和不確定感的效果。
解構主義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法國,涵蓋哲學、藝術、歷史和社會等諸多領域,是從構成主義中演變而來的反常規設計手段,致力于語言和思想的自由嬉戲,盡管這種自由僅僅是一曲“帶著鐐銬的舞蹈”。
優秀的設計師不僅是結構的破壞者和重組者,也是結構主義的革新者。設計師務必深刻理解及掌握設計原型的結構,懂得如何將結構與設計進行完美的匹配,進而發揮其最佳設計效果。另外,對于原始面料或常見廓形還可以進行開放性創新設計,解構傳統型面料或結構的原始狀態及固有模式,進而打造出煥然一新的不規則形態。
關于不完整和不對稱,著重以突破服裝固有的風格概念為出發點,打造風格迥異的全新組合,反常規錯位搭配能夠呈現不對稱的設計感和獨具匠心的風格。雖然解構主義的內容和理念頗為廣泛,在設計領域也有各自的特殊性,但并不影響其發展的總方向。
解構主義設計師在挖掘面料解構的新元素方面甚是敏感,他們運用切割、堆砌和蓬松等多種方式改變了原始面料的肌理,使其達到支離破碎和疏松零散的狀態。在面料上運用加減法進行處理改造,破壞面料的統一性和完整性,以此呈現出不完整或破爛的殘缺感。
服裝面料作為設計的物質基礎,所有風格款式的服裝都要通過面料展現出來。通常來說,運用分解、批判和改進等方法進行二次改造和加工創新,再通過變換服裝材料固有的特性和形態,設計出風格迥異的視覺效果便是現代服裝面料的解構方式。
圖1
圖2
關于增型處理面料,就是把各種不相關的材料進行創新組合塑造出全新的面料肌理和不同維度。
圖3
圖4
而減型處理面料,則是運用鏤空、抽絲、激光切割等手法進行面料二次創作。
色彩解構是最能直觀表達設計意向和最清楚地令觀者接收的一種表現方式,即對色彩選擇、分析、歸納和重構。而今服裝設計不斷在色彩領域嘗試用解構主義理念進行創新搭配。在接受、分解、批判作品的色彩時,著力尋求重新構造、創新與整合、挖掘和發現新的色彩。
圖5
如圖所示,細碎的色塊仿佛是解構主義大師蒙德里安的經典畫作,取之為元素給予時裝幾分明快之感。
解構主義圖案具備強大的包容性,不需要統一的圖案風格為主導,傾向于服裝造型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變化與統一相輔相成的原則。圖案設計不僅要相互關聯與呼應,還要表現整體造型的烘托,和諧與主次關系,追求圖案紋樣的韻律感與協調美。
圖6
圖7
正如川久保玲2018春夏系列,設計師在大膽夸張的服裝廓形上,借鑒了藝術家的繪畫作品和粗拙的拼布以及噴漆的涂鴉藝術。這種應用手法給整個服裝與造型增添了無限趣味。
服裝的造型設計涵蓋了廓形和內部結構設計,首先針對廓形設計,主要把握和處理服裝結構和人體的各方面充分協調的關系。通過拆分、夸張、變形和重組創作出與傳統的服裝構圖法相對的非常規秩序。運用解構手法把它們變得既豐滿有創意,又新穎獨特。
圖8 Christian Dior 1947 New Look
其次,則是遵循人體結構原理與活動特征的規律。憑借變化多端、復雜豐富的解構處理和設計視角,使服裝展現出深度的內省與人文主義理念。
山本耀司就是那個時期的先鋒派代表人物之一,當時裝界仍以西方傳統緊身衣裙表現女性曲線美時,他勇于突破傳統,利用垂墜、重疊和纏繞等方式,使女性曲線被隱于中性化服裝內,引起時尚界新潮流。
圖9 2018秋冬系列
圖10 2017秋冬系列
在2017秋冬女裝秀場,其作品給人以淡定從容的視覺沖擊,干脆利落的剪裁與繁簡有度的結構相互結合,將面料打褶堆疊,以不對稱和具有建筑感的方式表現出來,令人大開眼界。
不同于山本耀司,川久保玲在堅持立體剪裁的同時,除了具有敢于突破的勇氣,她在進行解構設計時,還不講究結構嚴謹性,反映了傳統服裝向現代服裝過度自覺性的淡化。她的設計作品往往看似結構被打亂,實則卻是疏而不散。
2017秋冬秀場
此系列作品利用白色絮料制作出龐大的無袖連衣,它們展現出宛如雕塑的曲線,貌似球莖。讓人聯想到斷臂的維納斯和雪女的形象,和對于女性軀體的形象戲仿,令穿著者深陷一種荒誕的概念里,同時也給觀者帶來深思與啟迪。
三宅一生的作品一向堅持以“自然、簡樸、現代”為設計理念,他在自己的設計中蘊含著人道的思考——服裝不應是束縛。其作品著重于所采用的材料設計,在服裝上呈現的線條,織物的色彩,往往成為他的表現方式,他把傳統面料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結合自身的哲學理念,改造出獨特新穎的織料與服裝。
2017秋冬系列
這組2017春夏時裝秀中極光·蒸汽伸展系列,詮釋了他與團隊是如何打造面料形狀和肌理,那些從中心點呈散發環繞式的波浪型網格線條,在著裝者行走時,形成懸掛系統的造型,把面料質地表現得甚是美妙。
當代的解構主義思想正確處理了批判與繼承,解構與建構的關系,既解構了傳統形式又為其提供了發展的可能性,賦予設計師追求非理性和自然本能的新方向,涵蓋更多的創造性,使常規傳統形式在解構重組后轉變為新的非常規形式,重新擁有秩序感。在解構主義思維的影響下,衍生出的服裝設計作品看似散亂殘缺、千奇百怪、變化多端,但在雜亂與無序的背后卻隱藏著平衡與統一的內在邏輯。局部設計雖然比較出彩,既充滿個性又張揚獨立,但終將相互組合形成具有整體性的作品。解構主義所追求的非理性平衡依然是一種平衡,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解構主義可以被視為另一種形式的構成主義。解構主義設計不同程度地拓寬了服裝設計的思維方向與空間,使人們多層次感受時裝本身的魅力,不斷賦予服裝設計行業新鮮的血液,推陳出新。讓我們跟隨這顆火種往更新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