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芳
(楚雄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云南 楚雄)
自1981 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例報告以來,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范圍迅速蔓延,目前,艾滋病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問題。我國青年學生艾滋病疫情呈顯著上升趨勢,2015 年新發現的15-24 歲青年學生感染艾滋病的人數比2010 年增長了4倍[1]。2015 年,男性同性性行為傳播所占當年新發現學生艾滋病感染者的比例高達82.6%[1]。
云南省是我國艾滋病的高發區。截至2018 年10 月31 日,云南省累計發現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10.56 萬例。云南省艾滋病疫情形勢嚴峻,疫情流行時間長、感染者基數大[2]。近年來,學校特別是高等院校(以下簡稱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 一些地方學生艾滋病疫情上升較快,傳播途徑以男性同性性傳播為主,部門間疫情信息溝通不暢,部分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工作不到位,學生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加快了學生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速度。本次研究重點調查檢驗專業新生,這些學生未來的工作可能直接面臨艾滋病檢測,作為入學后第一次接觸禁毒與艾滋病相關的課程,學生對教師的課堂效果更有發言權,故開展本次調查。
被調查對象為某醫學類高等院校院校檢驗專業2019 級新生,整群抽樣2 個班級,并且已經學習完8 學時《禁毒防艾》課程(該專業所有班級為同一名老師授課)。
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量表)設計問卷,無記名方法填寫,問卷圍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維度設計問題。回答由正向到負向分5個等級,依次賦予分值:非常(好/充分/豐富/合理等)5 分,(好/充分/豐富/合理等)4 分,一般3 分,不(好/充分/豐富/合理等)2分,很不(好/充分/豐富/合理等)1 分。對2019-2020 學年秋季學期在該校檢驗專業就讀并且已經學習了《禁毒防艾》這門課程的101 名同學進行了課堂教學質量滿意度調查,問卷發出101 份,回收98 份,回收率97%,有效問卷98 份,有效率100%。
采用EPi Data3.0 進行數據錄入,應用SPSS 17.0 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表1 教學過程學生滿意度得分情況
在整個教學過程(課前、課中、課后)中,學生對教師的授課的評價平均分值都在4 分(滿分5 分)以上,即總體上表示滿意。尤其在課前評價中,學生滿意度均達到了90%以上。學生認為在授課準備和教學進度安排的合理性方面,老師做得很好。但是分析學生評教結果不難發現,教師在課堂互動方面仍需加強。另外,教師應該在課后強化督促,確保學生充分掌握教學的重點及難點。

表2 學生對各個具體教學治療評價指標的滿意度分析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發現,單純依靠枯燥的禁毒防艾理論教育僅能滿足學生短期的知識點掌握,課外如何強化自我防護意識需要我們多加思考。讓乏味的禁毒防艾理論教育與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充分結合,讓禁毒防艾的意識和行為在素質教育活動的參與過程中得到不斷升華,這才是課程開設的真正目的。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可考慮是否與社團活動相結合,以此探索該校大學生預防艾滋病效果最佳的健康教育干預方法,例如:同伴教育、生活技能培訓、健康專題講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