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全媒體記者 丁 浩 特約記者 韓 浩 符 浩

“突、突、突……”5月12日,記者來到位于河南省淮濱縣防胡鎮蔡坡村的河南好知艾艾制品有限公司艾草基地,只見兩臺收割機正開足馬力,一刻都不停歇地收割著艾草。
“這眼前的艾草有好幾百畝,現在已經進入收割期,天氣預報說過這兩天有雨,我們要抓緊在雨前把他們全部收上來。”公司負責人張國印說,擔心人手不夠,我們還專門請了淮濱縣淮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收儲隊來幫忙收割。
艾草渾身是寶,全草可入藥。艾葉曬干搗碎,可得艾絨,用于制作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也是畜禽優質飼料的添加劑,能制天然植物染料。此外,艾草還可用于房間消毒、制殺蟲藥等。
“這艾草一年種、多年收,像‘割韭菜’一樣,能收割3到4茬,每年5至10月份是其豐收期。我們請了專家,也拿過土壤去研究所化驗,這里很適合種植艾草。”張國印告訴記者,每茬可收割1000斤左右,按每斤1.2元計算,一畝艾草可收入3600元。除去當年艾草的投資成本,凈收入能達2500元,從第二年起,每年每畝凈收入3000元以上,可連續受益至少6年。
“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膽去做。”看到艾草效益不錯,防胡鎮黨委書記鄭海中在該鎮的脫貧攻堅大會上說:“要做就做最好,咱們要抓緊時間招商,對接市場,延鏈、補鏈,建立起‘一條龍’的艾草產業鏈。”
“當時在推廣前,已經有群眾零星種植。后來我們積極招商,2018年引建了河南好知艾艾制品有限公司。”鄭海中告訴記者。
該公司采用“公司+示范基地+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的模式,建立起了集艾草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生產企業。在該公司的帶動下,防胡鎮從事艾草產業的有116戶464人,帶動貧困家庭106戶456人,種植面積將近1萬畝。
“俺家里總共有9畝地,流轉7畝給公司種植艾草,自己還單獨種了2畝,現在每天都在公司打工,一天平均能賺60多元,一年賺個2萬多不在話下。”蔡坡村村民周恩抖說。
為促進艾草產業抱團取暖同發展,淮濱縣依托河南好知艾艾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了艾草“黨建聯盟+產業聯盟”,鄭海中擔任聯盟盟主,防胡鎮、期思鎮、王店鄉、張里鄉、趙集鎮和欄桿街道辦事處等地的19個艾草生產經營主體加入了艾草產業聯盟。
“聯盟的成立,為做大做強艾草產業把穩了方向,吸納的123名黨員,像一面旗幟指引著農戶‘航行’的方向。我們現在正實行‘給人種、幫人種和自己種’三種種植模式,計劃從2020年開始,每年增加1萬畝,逐年遞增,實現3萬畝的種植面積,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礎上,早日實現鄉村振興的目標!”鄭海中滿懷信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