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



摘? 要:土地整治作為實現耕地占補平衡的主要舉措,在農村人居環境建設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以CNKI數據庫為研究平臺,以土地整治和人居環境為關鍵詞進行文獻檢索。結果表明,隨著年限的增加,相關領域發文量逐漸增加,預計在2020年共計發文1087篇左右。相關研究主題可分為農村人居環境、農業土地整理、可持續發展和參與部門等四類,其中農業土地整理領域發文量最大,為5580篇。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為發文量最大的機構,其次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和國土資源部土地整理中心,其他相關院所也緊隨其后。可見,隨著時代的發展,土地整治和人居環境將會是多學科綜合發展、多領域共同融合、多機構共同參與的一個新農村建設方向。
關鍵詞:土地工程;新農村;鄉村建設;占補平衡;中國知網
中圖分類號:S26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20)17-0064-02
Abstract: Land remediation, as the main measure to achieve the balance of cultivated land occupation and compens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 rural areas. The CNKI database is used as a research platform, and the literature retrieval is carried out with land remediation and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s keywor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years, the number of articles in related fields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It is estimated that a total of about 1087 articles will be issued in 2020. Relevant research topic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 rural areas, agricultural land consolid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articipating departments. Among them, the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land consolidation is 5580. The 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is the organization with the largest volume of documents, follow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Land Consolidation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followed by other related institutions. It can be seen that land remediation and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will be a new trend of rural construction of multi-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multi-field integration and multi-institution participation.
Keywords: land engineering; new countryside; rural construction; balance of occupation and compensation; CNKI
1 概述
人居環境視角下的土地整治就是要通過土地工程技術手段及學科體系建設協調自然生態系統、社會發展和國民經濟間的關系,維護其動態平衡,達到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協調統一,實現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的提升耕地質量和生產輸出率、提高農村生活質量的目標。所謂人居環境就是在自然、社會和生態等多方面綜合作用下的一個適合人類聚居生活的龐大系統,而鄉村人居環境則是鄉鎮和村莊為居民活動所提供的物質和非物質環境總稱[1,2]。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建設新農村、改善人居環境和促進農民增收成為了國家發展和城鄉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2019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出,到2020年要實現鄉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的目標,同時2020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劃時代節點[3,4]。如今,城鎮化的發展加速了城鄉要素的流動,城市繁榮造就的背后導致了中國農村耕地的大面積撂荒、宅基地閑置和生態環境惡化等系列問題,嚴重影響了廣大農村居民的生態福祉[5,6]。如何統籌城鄉二元結構的發展以及人、地、業的綜合產業鏈是實現人居環境協調發展的關鍵所在。
2 研究方法
以CNKI數據庫作為文獻檢索平臺,在主頁選擇高級檢索,在高級檢索中以“土地整治”和“人居環境”作為檢索關鍵詞,詞條為“或者”,檢索時段為“200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共計20年,期刊來源選取“核心期刊”,支持基金選擇“不限”進行精確檢索,一共得到11865條文獻記錄,其中中文文獻10411條,英文文獻1454條。利用網頁數據計量可視化分析對檢索文獻進行統計分析。
3 研究結果
3.1 年發文量
根據歷年國內學者關于土地整治和人居環境的年發文量,整體趨勢呈現線性增長的變化規律,根據趨勢線預測,預計在2020年底發文量在1087篇左右,較2019年增加了78篇,較2000年增加了1030篇(圖1)。根據多年的發文量規律可以將20年的變化過程劃分為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2000年-2007年、第二個階段是2008年-2014年,第三個階段是2015年-2019年。因為第一階段土地整治科學思想還不統一,眾多研究者均處于初步研究階段,年平均發文205篇左右;第二階段年發文量605篇左右,較第一階段增加了195.12%,這是因為2008年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以來,土地工程事業進入跨越發展時期,“大規模實施土地整治”等土地整治工作正式納入黨中央層面的戰略布局;第三階段年發文量906篇左右,較第二階段增加了49.75%,這是因為2015年我國首個土地工程學院在長安大學正式成立,擁有土地信息與土地資源、土地整治工程、土地利用與保護工程三個二級學科,從此一系列土地工程叢書也相繼發布,統一了土地整治的概念范疇,從研究領域、工程應用、指導思想等多方面都有確切闡述,引領了行業的開拓發展。
3.2 主題分布
以前20個主題為研究對象,結果表明人居環境主題發文量最多,為4776篇,占總發文量的37%;其次是土地整治主題,發文量3136篇,占總發文量的25%;再次為土地整治項目主題,發文量941篇,占總發文量的7%(圖2)。將前20個主題詞進行分類,主要覆蓋農村人居環境、農業土地整理、可持續發展、參與部門等四類,發文量分別為5566篇、5580篇、734篇和775篇,依次占總發文量的53.46%、53.60%、7.05%和7.44%。綜合來看,涉及到的這些主題主要涵蓋了環境學、建筑學、土地工程學、農業經濟學、地理學、社會科學、城鄉規劃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學、生態學等眾多學科,集理、工、農、人文等學科為一體,體現了農村人居環境建設過程中土地整治的多學科性和交融性,也體現了現代學科發展的綜合趨勢。連貫起來分析,在農村土地整治過程中,根據國家政策的引導以及國土部門的管理、人民群眾參與到切實的環境改造中來,借助規劃設計、工程改造、耕地利用、新農村建設等眾多工程手段,為了農村環境的治理與改善,為了建設適合勞動者宜居、宜產、宜種等集合休閑一體化的新農村而有序推進。
3.3 機構分布
以土地整治和人居環境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的文獻發文量最多的機構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學(151篇),其次是國土資源部土地整理中心(148篇),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位于第三位(137篇)(圖3)。而陜西地建土地工程技術研究院屬于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的子公司,合并兩者發文量共計為186篇,居于首位。這與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的開拓發展密切相關,以“做強自然資源主業,做精土地工程科研,做優社會和經濟效益”為主要任務,與長安大學合建了全國首個土地工程學院,伴隨著一系列叢書的出版為土地整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清華大學、重慶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南京大學、浙江大學、遼寧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為主的高校在該領域的發文量共計為1428篇,機構排名均屬全國前20,說明高校以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為主的熱點問題開始得到學界的關注,且研究對象由城市向農村轉移。
4 結束語
隨著我國首個土地工程學院的成立,近年來圍繞農村土地整治和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的研究方向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變化趨勢,年際發文量也逐年遞增;研究機構由傳統的研究院所向高校、研究所、企業、行政部門等多行業共存的趨勢發展,且關注的熱點問題逐漸從傳統的城市單一設計和規劃向新農村轉變;在研究土地整治與人居環境建設的同時,伴隨著農業經濟、占補平衡、規劃設計、土地保護等多方面熱點主題,可見多方面的綜合研究是促進學科進步和行業發展的現代化趨勢。土地環境方面的問題作為農村人居環境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行農村土地整治是優化土地資源配置、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和服務“三農”的有效途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新時期農村土地整治不僅要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土地質量,更需要重塑土地整治的社會功能和生態服務價值。
參考文獻:
[1]郭紅.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現狀及建議[J].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29(4):74-76.
[2]于法穩,郝信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研究現狀及展望[J].生態經濟,2019,35(10):166-170.
[3]于法穩.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9(2):80-85.
[4]張愛茹.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J].黨的文獻,2017(6):24-25.
[5]Kong X, Liu Y, Jiang P, et al. A novel framework for rural homestead land transfer under collective ownership in China[J]. Land Use Policy, 2018, 78: 138-146.
[6]李升發,李秀彬,辛良杰,等.中國山區耕地撂荒程度及空間分布——基于全國山區抽樣調查結果[J].資源科學,2017,3(910):1801-1811.